良好住区环境的邻里环境营造
2014-04-06尹茹高玲
尹茹 高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城乡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城镇化不仅是盖房子,而是在塑造我们未来的社会生活。随着住区建筑的规模壮大,住区环境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充分关注,在水、电、暖等基本硬件设施陆续得到解决后,人们的关注点向自己生活的环境品质和交往空间转移,也就是邻里这种软环境的提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人为邻意味着什么,是交几个好朋友,是向对方借点零碎东西,或者在街上跟对方打个招呼,难道点头之交这样十分淡弱的联系在一般情况下也很重要。海宁和里伯格(Henning and Lieberg,1990)两位学者受格兰诺(Granovetter,1973)研究的启发,考察了邻居间弱联系的功能,邻居间的弱联系就是“发生于邻里环境中的平时的日常接触”。两位学者强调邻里对于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人群的重要意义,因为和全职或兼职工作的人群相比,这些人群在家里或家居周围度过的时间要长得多。这样的弱联系需要适合的空间以及尺度来创造,类似于胡同里小伙伴们随时吆喝两声就能三五成群的组成一个游戏小团队,老人们有固定的玩伴,而其他人群也可以仅作为一个“看客”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消磨时光,弄堂里在自家门口可以与人进行闲适、高频率接触,增强个人存在感和归属感,回家的路上随时可以与人闲聊就能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人离开了社会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的个体,总会同社会广泛接触,同他人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是维护和发展人际关系的纽带,而且是形成舆论、时尚等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同时也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正是由于人们不断进行人际交往,传播社会思想,吸收相关信息,才使得个体心理由低级走向高级。邻里就是这样一个提供广泛接触的环境。
1 失落的邻里环境
1.1 邻里环境的衰退
还记得小时候回家时路过邻居家,闻到饭香味就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夕阳下老奶奶们坐在门前闲聊着还不时招呼着嘻戏的孩子们跑慢点,门前小伙伴在跳着皮筋、打着沙包,自己便回家扔下书包匆匆扒了几口饭加入小伙伴的行列中,饭后妈妈们也迅速做完家务到邻居家聊聊孩子、工作、织毛衣的新花样。而今日走在小区里甚至楼道里遇到的都是一些仅仅见过几面的人,同乘一个电梯没有交流,到自己的楼层就匆匆下去,回到家里打开电视、电脑,想要闲聊几句拿起手机却不知道应该打给谁。为了弥补人们交往需求空间的不足,居住区活动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及商场电影院等出现了,由于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人们自娱自乐的能力也加强了,但是通过这些渠道人们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答案是否定的。
1.2 邻里环境衰退的原因
随着快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多的转向了工作关系、同学关系或者其他社会关系。除社会因素之外,过于追求图面效果的设计对人本身的需要有所忽视,人们的生活环境往往被简单的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即使是面积不大的居住小区为体现图面效果也要分出中心区、居住区和服务区等,导致图面整体实际零散缺乏有机联系;往往把活动场所限定于小区固定的公共中心,缺乏近距离、小尺度交往空间,组团绿地的利用缺乏创造性和人的自主选择性而使组团空间仅仅是交通空间;居住方式由以前简单自然的住屋形式演变为现在的“鸽子楼”形式,行走路线由多姿多彩的胡同转向电梯、楼梯,过程单调、乏味,楼房的排列形式几乎以排排坐的形式为主,不能营造让人有安全感的半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缺乏联系和过渡,而大尺度、远距离的活动中心不能增加熟悉人群的频繁接触;儿童的活动方式缺乏多样性、老年人的活动交集有限,致儿童缺乏交流,老人缺乏伙伴,因此人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区域却失去了邻里的关系、减弱了邻里的交往。
2 营造良好邻里环境
2.1 营造良好邻里环境的重要性
英国卫生部的一份报告特别指出邻里环境对人的健康和幸福构成影响。这份报告把身体健康同一个地方的社会互动的质量和本质联系起来。报告称:邻里是群众彼此了解和信任的地方,社区该如何经营,群众是有发言权的;所以,在应付有损于健康的日常生活压力时,邻里可以提供有力的帮助。社区兴衰我有份儿,让群众有了自尊感,感觉更好。
因此,作为社会场所的邻里可以从多方面独立影响人们的生活际遇。邻里交往是居住环境和社区生活中重要因素之一。虽然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以及其他社会环境中获得所需要的社会关系,但是人们更愿意在工作学习之外的居住区获得闲适轻松的交往环境,尤其对于老人和儿童这些活动范围有限的人群,他们也更需要一个安全、归属感较强的交往环境。
2.2 营造良好邻里环境的措施
在邻里环境日渐衰落的今天,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有直接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居住区邻里环境的营建不够合理,使得小区规划忽视了社区感和家居感。人们的活动空间被人为局限在一个小区的中心广场而缺乏离居住地点更近的半公共活动空间,仅仅解决了设计功能的需要,却忽视了邻里交往的社会生活质量。有限的居住区外环境正是现代居住区邻里交往的重要渠道及物质载体,因此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与居民邻里间的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
1)设计的公众主体性。随着汽车的普及,城市的设计越来越脱离人的尺度和需求,在居住区这样私人的区域里,人的表达和诉求更应该充分得到重视,设计师的单方面设计有很大的个人逐利性和非客观性而不能对居民的实际需要考虑周全,使现在的小区环境是千篇一律的铺装和绿化。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原因在于他的设计方法,设计师直接在公园里撒下草种,让行人踩踏,再按足迹铺设道路,根据人们走的最多的足迹来设计道路。功能分区把人们的生活分割的失去乐趣之后开始意识到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重要性,但如何能使功能呈现多样性往往使设计师感觉黔驴技穷,因此即使在设计了秋千和健身器材等也难使一个区域长期保有活力,老北京胡同和老上海里弄那种能在家门口看别人下一下午棋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人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活动的空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去活动什么,非固定的活动设施设置能让人们更有兴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不愿意被束缚的儿童只给他们提供一块空地他们就能有很多种活动方式方法,把公众置于设计的主体地位同样能解决公共空间功能的多样性问题。
2)半公共空间的重要性。扬·盖尔把人的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的(上学、上班、购物、候车等行为),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晒太阳等行为),社会性活动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儿童游戏、互相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仅以视听来感受他人),而这三种活动是“连锁式”的关系。半公共空间则是这种连锁关系的起点,半公共空间通常是楼前范围内的半围合区域,研究发现人们更愿意长时间停留在一个相对围合的空间里,住房的商品化使小区楼房呈排排坐的模式,使楼前的区域仅仅作为一个交通空间,而这个区域是人们活动的必经区域,是进行偶然接触的场所,偶然的接触可以使人们建立一种认识与熟悉的模糊感情,人们在这个区域活动既能保有一定的安全归属感也能满足与别人交流的需要,因此把这个区域设计为一个有意思的半围合空间可以把人们偶然性的经过变为长时间的驻足和停留,因为人们可能看清别人和活动过程的距离在20 m~100 m范围内,在居民楼上能看到活动的人们也会自主地加入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闲聊,从而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空间。半公共空间同时也可以充当过渡的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信息集合与传播的初始场所,通过这个介质,公共空间(小区公共活动中心)的大型活动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流,使整个小区的公共空间呈系统性、关联性。
3 结语
邻里的失落作为共同经历的地理空间,重要的因素很多,包括新的家庭形态、传统亲情关系的消解、新的休闲活动。尽管如此,邻里仍旧保留着一些传统功能;比如,邻里是开展浅表性社会互动的区域,是我们和伙伴或孩子们交流的地方,是我们感觉最放松的地方;邻里这种功能的连续性依然是很强的。我们也许拥有空间上散漫的、互相交叠的社会网络,但邻里仍不失为一个开展日常生活、日常事务的关键场所,如何更好的营造良好的邻里环境仍需要我们去探索。
[1]朱锡金.重视居住环境设计中的社会因素[J].城市规划汇刊,2010(33):59-61.
[2]吴芳芳.基于邻里关系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研究——以北京回龙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