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探讨
2014-04-06杨增荣
杨 增 荣
(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山西 太原 030002)
·环保·节能·
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探讨
杨 增 荣
(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山西 太原 030002)
简述了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环境监测目前的现状,并针对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引进高素质人才、添置先进仪器、开展减排监测考核等建议,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和管理的综合水平。
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经济建设,监测队伍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环境污染源监查、污染纠纷的解决、环境质量分析及污染事故界定的重要依据,对环境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环境监测人员素质、仪器设备配套、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目前环境污染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新的挑战,须不断探索和完善环境管理新模式。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加快建立先进的环监预警体系,提高环监能力,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监测手段的现代化、监测方法的标准化、监测质量管理的科学化,为环境监管部门提供第一手科学和准确的数据信息,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1 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
1.1 环境监测人员素质和技能
环境监测工作受人员素质和监测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任务重、分析项目多、监测频率高、人数相对较少、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仪器设备配备不完善、实验室用房相对不足,导致对一些监测项目不能进行现场测试[2]。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也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环境监测人员对紧急情况处理的能力普遍较低,与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影响着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1]。
实验室分析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学习。由于监测任务的繁重,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逐年递增,实验室分析人员很少能静下心来认真系统地学习。导致目前实验室普遍重视数据的对比、加标回收样、平行样品、盲样、密码样及标准样品等的测试工作,而很少对某监测项目进行各种条件影响的实验论证。
1.2 现场布点和采样人员的影响
环境监测布置点位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由于监测时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环境因素、河流状况、排污口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导致了很难取得较为满意的采样点,使监测结果出现了偏差[1]。采集样品与人员的职业素质有直接关系,采样方法、采样时间和频率是否按照采样技术规范严格执行,采样容器、运输条件、保存方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场监测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1.3 应对突发事件,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新污染源类别层出不穷,监测技术更新不断加快,迫切需要加强监测能力的建设。对于处置突发事件须有应急预案。通过演练提高应急人员对应急监测与处置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快速、有序、高效应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积累实践经验。对涉及危险企业,应建立危险源专项档案,从危险源储存、运输、使用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2 环境管理的规范化监管
2.1 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健全
环境监测管理应以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文件形式,管理各技术岗位人员专业化素质及实验室条件。对岗位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监测管理须进行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特别是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监测管理部门应利用充分的有利条件,联络两地区监测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相互学习互搓技术,以整体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选拔专业对口的人员融入到监测队伍中,提高整体监测管理的水平,完善环境监测管理的规范化和体系化。环境监测管理从搜集资料、现场勘察、制定监测方案、样品采集、运输条件、保存方法、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报告编制和结果报出等环节需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措施,对各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水平,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第一手数据信息。
2.2 做好环保宣传和监管工作
为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公众监督,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促进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对违法企业设立曝光台,需要引导公众关注环保,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设立环保监督员,这是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重要举措之一。拓宽执法范围,创新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设立环境远程视频监视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12369”自动投诉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化,对于环境信息网络功能需要不断升级,以形成支撑环保管理的信息网络平台。
2.3 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但环保设施建设基础却相对薄弱,跟不上环保发展的需要。监测人员严重不足,成为监测事业发展的瓶颈。工作经费缺口较大,制约环境监测正常工作开展。工资待遇差别明显,影响了监测队伍的稳定性。人员素质不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监测业务拓展的需要[3]。
3 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几点建议
1)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拓宽进人渠道,解决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环境监测人员是环境管理的关键,培养一批高素质环境监测技术人才和环境管理人才,是环保部门的首要责任。由于科学技术和监测方法、标准化的发展变化,很多新知识、新技能需要重新学习,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环境监测管理尤其需要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专业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但如果人员配备不合理,监测效率和监测水平则难以保障。
2)加强现场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
影响现场监测工作的因素很多。采样容器的选择、采样点位布设、采样过程是否按照规范执行、样品运输条件及样品保存方法,会严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对现场监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完善和提高现场的监督监管,最大限度减少现场监测对分析数据的准确度。
3)添置先进仪器和技术创新,提高监测能力。
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计划地配置先进的精密仪器,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和测试技术,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实验室分析的准确度和时效性,有利于新项目的开展和科技研发工作。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监测人员整体素质、增加监测项目、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合理分配技术结构也是增强监测技术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4)开展减排监测考核,推动监测整体工作。
对于环境监督考核,国务院曾明确要建设科学、完善和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加强减排体系建设的考核办法,严格审查监测数据、监测质量及自动监控和实验室监测能力,确保监测结果准确性和权威性,提高环境监测水平,促进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4]。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环境管理的质量,乃至影响环保决策的正确与否。
5)建立标准化的监测队伍,形成网络化体系。
建立标准化的监测能力,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在环境监测全过程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数据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科学和准确的依据。在监测技术考核过程中,形成网络化管理,自动化采集样品,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传输建档、监测技术的互联网化,使环境管理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建立一整套环境监测的标准化程序,实施、验收及考核为一体的法规和技术长效监督机制,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可提高环境监测和管理的综合能力。
6)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应急措施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5]。制定《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适应新时期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需要。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掌握环境监测能力和规范化的监督体制,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形成社会监督与监管的统一。应急和专项环境监测仪器的配置,环境监测标准化机构设置、监测经费、监测用房、仪器配置和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对人、财、物的合理利用,是监测能力建设的有力保障,使环境监测得以科学有序的发展。
4 结语
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已度过了几十个年头,在这些时光中,通过我国监测人员的共同努力,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未来的环境监测中,工作人员要不断的进取和创新,使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不断提升、壮大。
[1] 张 影.对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35.
[2] 李志伟.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2014(1):167.
[3] 徐广华,陈 静.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09,25(5):1-4.
[4] 李南奎.环境监测管理作用及加强管理的几点建议[J].河南科技,2013(11):164-165.
[5] 陈志龙.加强环境监测管理之我见[J].江西建材,2014(17):285.
On exploration for key role of environmental inspection in environment management
YANG Zeng-rong
(Taiyuan Environment Inspection Center Station, Taiyuan 030002, China)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environmental inspec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alyzes current status of the environmental inspection, and points out some suggestions to attract high-qualified talents, add advanced equipment, and implement the emission reduction and inspection checking according to main problems in th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environmental insp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standards of management effectively.
environmental inspecti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team
1009-6825(2014)36-0169-02
2014-10-13
杨增荣(1963- ),女,工程师
X8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