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法

2014-04-06杨朋珏

华东经济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流通业流通上海市

杨朋珏,胡 昊,朱 洁

(1.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200240;2.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贸流通处,上海200010)

●上海经济

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法

杨朋珏1,胡 昊1,朱 洁2

(1.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200240;2.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贸流通处,上海200010)

文章基于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和新形势下上海市流通业转型发展的要求,建立了包含流通业增长规模、增长质量、现代化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国际影响力五个方面的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求解指标权重和方面权重,分析了其实际经济意义;测算出可以实现流通业发展能力年度纵向比较和城市间横向比较的流通业发展能力指数,并以上海市、北京市为例说明了该指数的应用。

流通业;因子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发展能力指数

一、引言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流通产业,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上海处于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流通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市政府相继制订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意见》和《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必须努力推动流通业发展,不断提高流通市场引导力、资源配置力、科技支撑力和综合竞争力,使之助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然而,上海的流通业发展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差距。与香港和新加坡等区域重要城市相比,上海没有足够完备的流通制度,在金融、税收、法律、监管等方面不利于创新流通企业的成长和国际化;与东京、伦敦、纽约等世界级城市相比,由于包括流通成本在内的商务成本不断推高,上海在资本、人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在与外资企业的市场竞争中,上海本土流通企业在市场集中度、资产规模、销售额、人均利润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总体上处于劣势。另外,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尽管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实际工作中,重工轻商、理念脱节的痕迹依然存在,流通业的战略定位在制订规划、产业布局、基本建设投资等方面并没有充分体现。上海只有将自身放在国际、国内流通业发展的大环境中,识别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找出促进发展的关键因素,才能推动流通业的发展。因此,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前提是要对其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

国内对流通业评价的研究可分为对流通业本身的评价和对流通业竞争力的评价两方面。对流通业本身的评价一般建立在对流通业内涵探讨的基础上,旨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孙薇(2005)提出包括规模力、商流力、物流力、信息流力、资金流力、贡献力、发展力等的地区流通力评价指标体系[1];张磊等(2011)用市场整合度、市场集中度、技术效率、消费者满意度、流通差价、交易费用、流通时间七大指标来综合评价流通效率[2];荆林波(2013)利用行业人均年毛利、库存周转率等指标分析流通业效率并指出流通业创新方向[3]。对流通业竞争力的评价基于不同的评价目的:李志玲(2005)着眼于流通产业投入运转能力、流通产业回报能力、流通产业竞争程度等3个方面[4];王德章等(2006)着眼于规模竞争力、增长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和效益竞争力等4个方面[5];张赛飞等(2006)的评价方面更为细化,包括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方式、流通效率、流通组织、流通国际化、流通技术、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9个方面[6]。流通业竞争力评价主要应用于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宗颖(2008)和王丽雯(2012)比较了江苏省地级市和上海市的流通业竞争力水平[7-8];马龙龙等(2009)主编的《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报告:2008》对33个城市进行了流通竞争力指数排名[9];李佛关等(2012)研究了我国品牌分布与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关联[10]。另一方面,刘根荣等(2011)对1978-2008年中国流通业增长能力进行了4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和评价[11],将流通业竞争力评价用于流通业自身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然而,对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的科学评价既要求明确流通业范畴、以系统的方法对流通业发展能力做出评价,又要求评价必须真实反映上海市流通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上海市目前并未对流通业的范畴做出明确界定,更未建立流通业评价体系。

本文认为,一套科学合理的流通业评价指标体系应可以实现流通业本身发展水平度量、城市本身流通业纵向发展阶段比较和城市之间流通业横向竞争力比较等多重目标。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托上海市发改委2012年重点招标课题《新形势下加快上海市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思路研究》的成果,着重解决两个问题:①建立体现新时期、新形势特点的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②测算流通业发展能力指数,以实现上海市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年度纵向比较和上海市与其他城市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

二、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取既要考虑指标是否能够覆盖流通范畴和切中要害因素,又要考虑来源条件的限制,不能设置无法获得真实数据的指标。本文在选取指标时,客观考虑了从属于流通业或与流通业密切相关的经济、商贸、投资、消费等方面,并在设计指标时以政府和行业已有的统计指标为基础,即指标计算所需的数据均可从统计年鉴、经济发展报告等官方资料中获取,由此保证指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基于此原则,并综合前人研究和多次调研、座谈的结果,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流通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增长规模。增长规模反映流通市场运行的总体情况,可通过流通业产值水平和增长速度衡量。

(2)增长质量。流通的本质是通过优化配置流通领域的资源,减少流通损耗,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可通过流通效益和劳动效益衡量。

(3)现代化水平。流通业的运行效率和先进程度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表现,可通过国际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流通方式衡量。

(4)城乡一体化水平。城乡流通资源分布是否合理、发展是否均衡关系到城乡统筹发展的宏观政策,可通过城乡收入差异和消费差异衡量。

(5)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从宏观角度看表现为流通业在GDP产值中的贡献度,从微观角度看表现为对消费增长的推进作用。

具体指标见表1所列。

(二)指标权重计算

对流通业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需要对各基础指标进行加总。由于各指标对流通业评价的重要性不同,需为各指标赋权重值。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可根据因子权重将变量表示成各因子的线性组合,生成综合评价指数[12-13]。

1.基础指标计算

根据课题组收集和整理的相关数据,计算基础指标如表2。

2.指标无量纲化

由于所选各种指标的计量单位和数量级不同,各指标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对其采用均值化方法消除各指标之间单位和数量级上的差异,得出指标特征值,计算公式如下:

无量纲化后基础指标特征值均在1附近波动,离1越远,说明该项波动越大。

3.指标权重计算

一般来说,因子分析法根据提取公因子的累计平方和(达到85%以上即说明反映了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确定主成分的个数,反映的仅是抽取公因子单独综合原始信息能力的总和,其综合原始信息的能力不可能超过所提取公因子的累计综合能力,也不可能超过第一个公因子综合原始信息的能力[14],因此本文以第一个公因子中各基础指标特征值的系数作为各基础指标权重,并采取相同方法确定方面指标权重。利用SPSS Statistics19.0统计分析软件求得结果见表3。

取指标权重绝对值,采用归一法计算方面指标权重,如表4所示。

4.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指数

科学的评价要引导和鼓励被评价对象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对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评价不能仅限于对自身的分析,还应将其放在国内国际环境中考量其发展水平。因此,本文基于流通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利用该指数可对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进行纵向年度比较,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可对上海市与国内主要城市进行横向比较,较为准确地估计上海市流通业竞争力,从而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流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根据上述计算公式,本文测算了2008-2011年上海市、北京市流通业发展能力指数如表5、表6。

三、结果分析

由表4可知,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的五个方面发展并不均衡。其中,权重最大的为增长规模(A),占比达37.3%,这说明现阶段上海市流通业发展主要依赖于流通业的增长规模,主要体现在流通业范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等的较快提升上。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流通业增长质量(B)权重较小,仅为17.6%,这体现了上海在流通资源配置、投入产出、流通业就业结构、流通效率和效益方面的不足。现代化水平(C)权重为20.9%,略高于平均水平。现代化水平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发展态势、统一配送水平等相关,仍需完善。城乡一体化水平(D)在五个方面中权重最小,这说明上海市城乡差距明显,这将成为流通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间流通的发展空间很大。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E)偏低,约为12.5%,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就已达到15%,因此,上海市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差距。总体上看,现阶段上海市流通业发展不均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产业集中度高、辐射效应大、综合竞争力强,与上海‘四个中心’定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相匹配的现代流通体系,使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加大”的总体目标存在差距。

由表5可知,金融危机以来,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2008-2009年度恢复态势良好,增长速度较快;2009年后发展速度渐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随着发展能力绝对值上升,相对增速的参照值增大,造成增速在数字上的减缓;二是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减缓了经济整体增速,市场消费信心不足,不敢消费、不愿消费;三是上海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唯发展速度、增长规模论,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

由表6可知,北京市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不及上海,但金融危机后两市流通业发展能力的差距逐步缩小。由此可见,上海在流通业方面并非处于绝对的竞争优势地位,其他城市也有迎头赶上的趋势。

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评价体系的进步在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紧扣新时期流通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能够反映上海市流通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突破了评价指标体系单一目标的限制,测算出能够实现城市自身纵向对比和城市间横向比较的发展能力指数。然而,本文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我国对于流通业范畴没有明确定义,统计数据不够完善,故本文的流通业指标并不能全面覆盖新时期流通业的各个方面。同时,流通业的制度完善程度、规范实行效果、行业监督水平等没有相应的定量统计,无法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出来。另外,由于统计项目的差异,本文在测算北京市流通业发展能力时,调整了部分基础指标以保证评价体系的完整性,但两市基础指标不完全一致会造成横向比较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四、政策建议

为了促进新形势下上海市流通业的发展,本文建立了包含流通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和流通业发展能力指数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及分析,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上海市流通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1)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流通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流通业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转变,由单纯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最终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在增加物质资本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的投入,通过加快流通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

(2)注重信息技术,创新流通模式,推动流通业现代化。加强流通技术、经营和模式创新,将信息化作为发展现代流通业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的有机融合;鼓励信息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推广应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电子标签、移动销售等先进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加强流通领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处理好传统企业与新兴技术之间的关系,鼓励流通企业采用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线上线下一体化等创新发展模式。

(3)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快城乡流通一体化。农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物流链不畅通、追溯系统建设不完善、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条发展困难等原因阻碍了流通业的城乡一体化。上海市应采取加大城乡流通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加强市民消费与市内外农产品生产基地产销的对接,建设农产品流通公共信息平台,鼓励发展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措施突破城乡障碍。

(4)加强政府重视,提高流通业战略地位。政府资源的投入将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整体推动流通业发展,政府的正确决策将进一步提升流通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增值能力。政府明确流通业的战略地位,保障流通业发展用地,支持流通设施项目等是提高流通业在国民经济贡献中份额的前提。加强政府与企业沟通联系,提高大型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也是提高流通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要条件。

(5)“瞻前顾后”,扩大流通业规划时间跨度。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指数能够反映上海市流通业的年度发展速度。只有与以前年度的发展能力指数相比较,上海市才能把握流通业的现阶段增长情况,预警流通业发展瓶颈,对流通业增长速度进行宏观调节,前瞻规划流通业的整体发展。

(6)提高竞争意识,借鉴先进流通城市经验。上海市流通业发展能力指数能够反映上海市流通业在国内或国际大环境中所处的水平。只有与国内外一线城市进行对比,上海市才能“知己知彼”,找出差距,取长补短,借鉴先进城市的流通业发展思路,加快流通业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加快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保持上海市流通业在国内的竞争领先地位,提升上海市国际竞争力。

[1]孙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区流通力比较研究[J].财贸研究,2005(4):36-42.

[2]张磊,王娜,谭向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指标设计[J].华东经济管理,2011(4):18-21.

[3]荆林波.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6):13-17.

[4]李志玲.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初探[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2):16-20.

[5]王德章,宋德军.哈尔滨市现代流通业竞争力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6(5):19-23.

[6]张赛飞,欧开培.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6(4):10-12.

[7]宗颖.江苏省流通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7-11.

[8]王丽雯.上海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价值工程,2012(33):159-160.

[9]马龙龙,刘普合.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0]李佛关,谢佩洪.我国品牌的分布与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关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9):92-94.

[11]刘根荣,付煜.中国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11-18.

[12]Harman H H.Modern factor analysi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13]Thompson B.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Understanding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M].Mashington: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4.

[14]马强文,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增长能力的综合测度:1978-2008[J].财贸研究,2011(2):33-41.

[责任编辑:余志虎]

The Evaluation on Shanghai’s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Circulation Industry—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Method

YANG Peng-jue1,HU Hao1,ZHU Jie2
(1.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Ocean and Civil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2.DepartmentofEconomic,TradeandCirculation,ShanghaiMunicipalDevelopmentandReformCommission,Shanghai200010,China)

Based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circulation industry in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of Shanghai’s circulation industr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e paper build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Shang⁃hai’s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circulation industry from five aspects:growth scale,growth quality,modernization degree,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level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Factor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of the basic indexes and aspect indexes,and the practical economic meanings are analyzed.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dex is estimated and applied in the annual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of one city and the horizontal comparison among cities,by taking Shanghai and Beijing as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dex.

circulation industry;factor analysis method;evaluation index system;development potential index

F061.5

A

1007-5097(2014)07-0007-04

10.3969/j.issn.1007-5097.2014.07.002

2014-0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1324011)

杨朋珏(1988-),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物流;

胡昊(1970-),男,湖北黄冈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航运与物流管理,交通工程管理;

朱洁(1980-),女,上海人,硕士,研究方向:贸易经济,流通业发展。

猜你喜欢

流通业流通上海市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