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染河流治理技术综述

2014-04-06唐艳

河南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钝化剂复氧底泥

唐艳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污染河流治理技术综述

唐艳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本文简介了污染河流治理的几种技术,介绍了各种治理技术的国内外实际应用案例和实施效果,提出要针对河流具体特点、区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借鉴国内外河流治理的实践经验,开发集污染河流治理、资源化利用及生态修复于一体的集成技术,为我国污染河流治理提供参考。

污染河流;治理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入河流,早已超过了河流自身的容量,使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即使当外污染源得到控制后,从内污染源底泥中不停释出的各种污染物仍在污染河流水体。因此,河流综合整治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对污染河流的治理迫在眉睫。

1 污染河流治理技术介绍

1.1 曝气技术。河流曝气技术是利用自然跌水(瀑布、喷泉、假山等)或人工曝气对水体复氧,促进上下层水体的混合,使水体保持好氧状态,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加速水体复氧过程,抑制底泥N、P的释放,防止水体黑臭现象的发生。

1.2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有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水生动物修复技术。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机能,对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TN和TP,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明显效果,且能有效抑制藻类生长。

1.3 环保疏浚技术。环保疏浚技术是利用机械疏浚方法清除江河湖库污染底泥,整个工程对环境及周围水体的影响都较小。疏浚能消除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疏浚对沉积物中的营养物、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去除明显。

1.4 原位覆盖技术。原位覆盖技术是一种控制江河湖库内污染源的技术。通过在污染底泥表面覆盖清洁的一种或多种覆盖物,来阻隔底泥中的污染物向上覆水释放迁移。

1.5 原位钝化技术。原位钝化技术是指通过向水体中加入钝化剂或向底泥中注入钝化剂,使底泥中的污染物与钝化剂结合或被钝化剂吸附,以有效减少底泥中污染物向上覆水的释放。

2 污染河流治理技术应用实例

2.1 曝气技术应用

通过在水体水质变化的不同时期应用曝气技术,可以分别达到消除黑臭,减少水体污染负荷,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等目的。德国Saar河,英国泰晤士河,美国密西西比河,澳大利亚斯旺河,葡萄牙塔古斯河,我国北京的清河,重庆的桃花溪,上海的上澳塘等曾采用曝气复氧技术治理污染河段,并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综合国内外曝气工程实例可以看出,曝气技术对即时消除水体黑臭效果良好,是治理河道水质黑臭的一种好方法,且无二次污染,是种低成本、见效快的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2 生物修复技术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徐亚同等利用一种水体净化促生液对上澳塘1 260m长的河段进行水体修复试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污染水体中微生物由厌氧向好氧演替,生物由低等向高等演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藻类多样性指数可恢复到轻污染或无污染的水平。通过促生作用,使污染水体中COD、BOD迅速下降,藻类的生长增加了水体的复氧,经生物修复后,上澳塘严重污染水体恢复至洁净状态。

福州市将城区内污染最严重、周边人口密度最大的白马支河作为示范采用该技术进行治理。生态浮岛上栽培的植物有近40种,有沙草、蒙草、三白草、马齿觅,水竹,美人蕉植物等外,还有多种鱼类、昆虫、两栖类和鸟类等动物。该实验河道每天排入的污水约5 000t,进水水质BOD为80~120mg/L,经处理后的BOD小于11mg/L。该工程建设费用与传统污水厂相当,但运行费用则较低。

2.3 环保疏浚技术应用

我国于1998年4月至1999年2月实施了草海底泥疏浚的一期工程,疏浚工程量达400万m2,疏浚面积4.617km2。通过底泥疏浚,共去除TN39 600t,TP7 900t,分别是外源治理工程每年削弱氮、磷污染物的5.9倍和7.0倍;荷兰投资1.1亿美元治理Kelemeer湖,疏浚了350hm2的污染底泥,是西欧最大的环保疏浚工程;瑞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治理Trummen湖,通过底泥疏浚最终使湖水的磷含量减少了90%,平均生物量从75mg/L减少到10mg/L;等等。

2.4 原位覆盖技术应用

1984 年在华盛顿西雅图Duwamish航道覆盖了0.9m厚度的沙子以控制重金属及PCBs的污染。12年后对该工程的监测表明未见沙子被侵蚀。1992年至1993年,加拿大环保署选取了一块区域Dofasco Boatslip来进行原位覆盖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有效防止了底泥中的PCBs、PAHs及重金属进入水体而造成二次污染。Bona等对威尼斯环礁湖沙土覆盖污染底泥工程评价表明沙土覆盖可有效的阻止污染沉积物扩散。我国薛传东等选取天然红土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及石灰粉作为覆盖物对滇池富营养化水体进行覆盖修复,取得效果良好,大大消减了底泥中TP,TN的释放量。

2.5 原位钝化技术应用

1989 年夏季,在长春南湖现场用硫酸铝进行了磷的絮凝沉淀和底质封闭试验。试验区选在四亭桥北—南湖污染最重的水域,封闭试验进行了40天。通过测定可见,硫酸铝对可溶性磷酸盐的去除非常有效。试验第二天,监测水体中可溶性磷的浓度均有明显降低,底泥中磷的释放得到了抑制。

3 展望

综上所述,曝气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环保疏浚技术、原位覆盖技术和原位钝化技术各有利弊,所以我们要针对河道具体特点、区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借鉴国内外河流治理的实践经验,开发集污染河流治理、资源化利用及生态修复于一体的集成技术,为我国污染河流治理提供参考。

X522

A

1003-5168(2014)03-0179-01

唐艳(1981—),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

猜你喜欢

钝化剂复氧底泥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钝化剂对催化剂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及其在催化装置的应用
不同组分与配比钝化剂对Pb、Cd污染土壤修复时效性研究
不同时间下钝化剂对污染土壤中Cd和Pb的钝化效果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幂律流底泥的质量输移和流场
德兴铜矿HDS底泥回用的试验研究
灵芝多糖肽对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兖州卷柏的肽类化学成分及对低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