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建设

2014-04-06周忆陶

关键词:校园院校高职

周忆陶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150080)

浅析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建设

周忆陶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150080)

校园文化是构成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的兴起,对高职院校的文化资源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谐稳定的网络文化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更影响着学校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人生导向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认知网络,使用网络,建设网络,是高职院校构建网络文化的基本策略和重点需求。

高职院校;网络兴起;网络文化建设;机制

一、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往往是依托于校园网的建设,其发展和更新更是在校园网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应充分积极利用校园网的覆盖域及其强大的操作平台,丰富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灵活借助网络信息的流动性、传播广泛的特点,抢占学生资源,让网络文化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武器,推动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步伐。但由于我国的校园网络建设起步晚,难免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1.手机终端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冲击。手机正成为学生最重要的上网终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指出手机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终端。截至2013年底,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种上网设备的比例分别为86.3%、71.2%和51.2%。手机是青少年上网使用最多的设备且使用热度持续上升,而这种上网传统方式的改变,对于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建设更是一个新的挑战。

2.网络平台的多样性。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不断加深。除电子商务类应用,青少年网民在各类互联网应用上的使用率均高于总体网民。其中,网络娱乐类应用是青少年群体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在青少年各个群体中的占比均高于全国水平,虽然商务交易类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率低于总体网民,但大学生网民对商务交易类应用使用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商务交易类应用的活跃群体。网络和相关产品成为大学生活的主流,而学校却难以发现、回应和管控,为和谐校园建设埋下隐患。

3.校园基础设施的滞后。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建设过程中,在校学生上网需求增长速度明显,而受资金和经费严重不足的影响,学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却只能以每三至五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进行更新,这种滞后性与大学生网络基本需求生活方式相冲突。由于对学校的网速与应用设备不满意,更多大学生选择进入学院周边的网吧,或者直接利用手机上网业务,长此以往导致学校对学生的可控性不断削弱。

4.校园生活的单一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停留在各种社团上,而一些院校在发展过程对文体设施建设资源配备不足,使得更多的社团生活还是以广播、歌曲比赛、体育活动等传统形式的校园生活为主,这种和外部社会、将来就业、兴趣专业脱节的方式,对学生的吸引程度有限。反观网络上,3DMAX、声像动感,奖励优厚,应用环境宽松,而恰恰是这种多元性吸引学生加入,沉迷其中,严重威胁着和谐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二、建立高效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机制

1.以学生为主体提升校园网的空间内容。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建设过程要充分引入“学生参与”机制,按照他们的喜好与特色建设他们熟悉的网络,不仅可以让他们在学业建设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对他们提升专业水平也是一个树立信心、强化理念、夯实信念的过程,尤其当他们顺利完成校园网建设时,整体网络建设应该遵循的法律法规、道德品行,对他们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演练工具和教育手段。

2.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手段净化网络环境。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建设改造过程包括需求设计、设备设施购置、更新技术与从业人员、软件研发和改善运行环境,是一项长期工作[1]。在建设过程如何应对新技术与各种变化给校园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健全跟踪服务机制是营造绿色网络环境的必要措施。首先要开发有利于引导高职学生健康发展的网络软件,制定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制度措施和能够激励学生健康向上发展的网管标准,使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有法规、有政策、有制度,不再是一笔糊涂账。其次在监管过程引入人性化管理方案,充分利用网络安全检测监控技术,如信息重组与加密、相关的电子身份认证手段、各种防火墙的组建等,通过屏蔽、过滤、删除敏感及有害信息,监控和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以感情加法制的有力手段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3.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保障学生权益。由于网络强大的开放作用,使得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而其中各种网络民间组织入门限制少、管理松散、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从而对思想活跃崇尚自由的在校学生构成了挑战。如果没有完善校园网络机制的保证与介入,容易引发学生网络行为失控、网络伦理混乱、网络道德缺失,甚至造成网络犯罪和群体性事件,影响高职院校的校园安定[2]。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应构建高校信息素养文化培育机制,通过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素养标准、行为准则、奖惩措施,营造良好的信息素质培育氛围,在教育、娱乐、享受中培养学生的网络价值坐标,构建新时代的道德标准,从而保护学生的正当网络权益,让学生在享有网络服务的同时也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

4.形成培养模式,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建设中把握网络发展建设的主导权。从学生自身出发,加强对网络的梳理水平,提升学生管理人员的网络素养与能力,甚至可通过大范围组建微信群、QQ群等方式,营建学生自己的组织群体,展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学生的个人成果与精神风貌,通过这种网络管理核心学生自我建设成果的展示和宣传示范,引领校园网络时尚行为,吸引学生快速加入,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内涵。

通过制定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信息素养标准、行为准则、奖惩措施,组织信息素养认证考试等培养方法和模式,从基本规范抓起,把价值认同实践体现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把制度规范与文化熏陶结合起来,重在养成,明确新时代高职学生的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对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尊重网络传播的导向作用。高校网络文化的传播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以多对多的方式进行的互相沟通,其核心是互动[3]。高校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自由的和大众的互动文化,其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高校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是一种新的培养工具和教育手段。因而在校园网络建设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上网习惯和手段,在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又可以最大程度促进学业和心智的同步提升。

2.继承与创新共举的原则。网络文化是具有集继承性和延续性的新时代文化,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但却难以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校园文化建设固有的规律。而不断创新,是我国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增强高校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4]。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既有利于学生在参与过程实现自身价值,又可以让学生自我体会创业过程中智力与情商的不断结合。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快速实现自我价值转变,从而让校园网络文化成为学业建设培养的一支生力军。

3.定位服务,寻求新的网络文化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从学业到生活处处管理引导学生,重在堵而不是疏,这种管理模式难以为同学们提供优良的教学服务,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在网络上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利用网络信息、网络服务的引导介入,让学生从感兴趣到认同,再到共同参与;利用享受网络生活的过程带动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自我成长;充分发挥网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网络发展成高职院校的花样学习生活交流圈。

[1]施建国,项小红,程丽丽.浙江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2]章剑峰,祝伟华.自组织视野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及管理体系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5).

[3]张社强,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网络建设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9,(2).

[4]陆伟华,张社强,陈洪涛.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网络建设的理论研究,思想教育研究[J].2009,(2).

[责任编辑:赵天睿]

Cam pusNetwork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

ZHOU Yi-tao

Thecampuscultureisan importantpartofspiritu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Sothedevelopmentofthenetworkproposed thenew challengeofcultureresources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in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Harmoniousand stablenetwork culturenotonly representsaschool'sspirit,butalsoaffecttheschool culturalatmosphere,and itplaysan importantrolein thestudents'learning,life,and lifeorientation.Soitisabasicstrategy and key requirementofconstructingnetwork culture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oguidestudentstocognitivenetwork, usingnetwork,andnetworkconstruction.

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hedevelopmentofthe Internet;networkcultureconstruction;mechanism

G641

:A

:1008-7966(2014)06-0159-02

2014-09-12

201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高职院校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12535131)

周忆陶(1970-),女,河北宁晋人,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校园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