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症48例

2014-04-05钟郁鸿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食量厌食症病证

钟郁鸿

(北京军区总医院263临床部护理部,北京101149)

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我们用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症48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门诊患儿。男32例、女16例,年龄10个月~8岁,病程1~11个月。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食入量较前减少1/3~1/2以上,发病时间最短2周,伴有腹胀或腹痛、恶心、呕吐、口臭,大便稀或秘结、味酸臭。排除器质性疾病,精神因素及药物性因素的影响。体重增长停滞或减轻,有不良饮食习惯或喂养不当史,并排除其他系统疾病。脾胃气虚证辨证标准为不思进食,食而不化,大便夹有不消化物,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脘腹微胀,舌淡苔薄白或微腻,脉细无力。

2 治疗方法

选足三里穴,维生素D3注射液婴幼儿用30万U,6岁以上用40~60万U。每次选取一侧穴位,碘伏消毒后用2~5mL注射器吸取药液,对准穴位快速破皮,缓缓送针至有得气感,回抽无血后将药液注入,每周注射1次,两侧穴位交替使用,4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中医新药临床研究的指导原则》[2]。痊愈:食欲与食量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以上。显效:食欲与食量明显恢复,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95%。有效:食欲增强、食量增加,症状和体征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69%。无效:食欲与食量、症状和体征等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4 治疗结果

痊愈29例,显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

5 典型病例

张某,女,3岁。平素喜食甘甜,不喜蔬菜。2个月前因肺炎住院,出院后食欲不振,近半月每日仅食90~120mL牛奶及少量果汁,拒食其他食物。体重由14kg降至11kg,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服健胃消食片未见效。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腹胀,大便夹有奶瓣,神疲乏力,汗出较多,舌淡苔白微腻,脉细无力。证属脾胃气虚。治以健脾益气,理气助运。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每周注射1次,每次30万U。同时用山楂糕每次服10~30g,鸡内金适量,洗净研粉,每次服1~3g,每日2~3次。治疗1周后每日可进食120mL牛奶及150mL左右稀粥,继续治疗3周后面色转红,饮食正常,精神活泼,大便正常。

6 讨 论

厌食症属中医“恶食”、“伤食”、“食积”等范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四总穴之一,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部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穴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的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和内分泌功能都有良性的促进作用,故足三里穴位注射可调理脾胃、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维生素D3可促进婴幼儿骨骼的生长和钙化,促进牙齿健全,提高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力,促进儿童大脑功能和行为的发育。山楂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并能增强酸的活性,促进消化,促进脂肪分解,对胃肠功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鸡内金可增加胃液分泌量,含有胃蛋白酶、淀粉酶和氨基酸,使消化功能增强,胃排空速率加快。因此,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症效果较好。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7-19.

[2]郑晓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食量厌食症病证
国王的厌食症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弱弱虎”健身记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两人分钱
厌食症,你知道吗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