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例高热惊厥小儿的护理体会*
2014-04-05苗红英许京娟
苗红英 秦 霞 许京娟
(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山东日照 276800)
高热惊厥(简称FC)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是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上时,将会突然发生惊厥现象。若不能及时加以救治或者反复发作,会引起脑部的损害,严重影响着患儿智力的发育[1]。现择取我院接收治疗的51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临床参考依据,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在2012.07-2013.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1例高热惊厥患儿,均满足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包括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7例。年龄均在0.5-6岁之间,1岁以下患儿8例,1~3岁间的患儿38例,3~6岁间的患儿5例。首次发生惊厥患儿42例,既往有过高热惊厥史的患儿9例。发生惊厥时体温:38.5~39℃8例,39~40℃39例,40℃以上有4例。住院期间仅发生1次惊厥的患儿44例,2次或以上惊厥的患儿7例。
1.2 方法
1.2.1 急救护理 在惊厥发作时,应该就地抢救。惊厥时间过长会致使脑损伤或脑水肿。(1)保持呼吸道畅通。在惊厥发作时,应在第一时间把患儿的衣领松开,将患儿体位调至为侧卧位,使头部偏向一侧,尽可能避免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定时予以吸痰。(2)吸氧。由于惊厥时,患儿对氧的需求量将急剧上升,因此必须及时吸氧,可有效补充脑细胞的氧供给。(3)注意安全,增强防护。当抽搐发作时,必须密切注意以防坠床和碰伤,对患儿四肢予以合理约束。在抽搐牙关紧闭时,应使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或是使用开口器,把其放于上下臼齿中间,以防咬伤舌或口唇。为患儿营造安静和舒适的病房,保证充足融合的光线。(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应迅速建立起静脉通路,保证合理及时的用药,尽可能使用留置针。对于频繁持续性的抽搐患儿,可采用20%浓度的甘露醇,并保持均匀的输液速度[2]。
1.2.2 发热护理 护理人员应及时松开患儿的衣被,降低周围的环境温度,但是禁止直接吹对流风,并立即给予退热剂。通常在科室内,采用口服乙酰氨基酚制剂,并嘱咐患儿多喝水,体温下降以后没小时测量1次体温,并做好记录。并且予以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擦浴、头枕冰袋、额部冷湿敷等。让超热可以迅速降低到惊厥阈之下,有效保护脑细胞,改善脑部的缺氧缺血现象。
1.2.3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的病情变化予以密切的观察,并且及时、仔细的做好记录,具体包括发作的程度及类型、抽搐持续的时间、间隔的时间、停止后的神经情况以及伴有的相关症状等内容。注意监测患儿的血压、脉搏、呼吸以及体温,瞳孔和神智的变化,观察患儿的尿量变化。对于前卤未闭的患儿注意是否出现膨隆,并予以记录。加强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惊厥很可能会再次发作,需设有专人守护,避免坠床,甚至窒息。
1.2.4 基础护理 在饮食方面,应加强营养供给,做好各种临床的基础护理。在患儿清醒之后,给予其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积极采取口腔护理,每天2次。采用氯化钠溶液进行擦洗,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环境整洁。
1.2.5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发病较为突然,患儿家长会过于担心,因此应该及时向患儿家长讲述疾病的有关知识,让患儿家长正确面对,树立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的配合度。
1.2.6 健康教育 仔细向家长讲解患儿的病情,使患儿家长能够随时了解患儿情况,明确惊厥的发病因素,指导家长积极掌握防治惊厥的各项处理措施,告知家长及时控制患儿体温是预防惊厥的关键,并且家长应该自备体温计及压舌板。教导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培养患儿良好健康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加强有氧运动,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提高患儿自身的抗病能力。
2 结果
本组患儿在住院后的5-15天痊愈出院,出院2个月后随访可知,其中有8例患儿再次发生上呼吸道的感染伴有发热,患儿体温在38-39.5摄氏度,未有再次出现惊厥的现象,在门诊治愈。其余患儿均正常。
3 讨论
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在儿童期发病率为2% ~5%,是单纯由发热诱发的惊厥。惊厥发作时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典型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部分患儿有大小便失禁[3]。文献[4]报道,首次高热惊厥后约有 30.0% ~40.0%患儿可能再次发作,75.0%的惊厥再发作发生在首次发作1年内,90.0%在2年内,复发次数越多,癫痫发病率越高,引起脑损伤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患儿家属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高热惊厥复发的可能性及预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有效预防小儿惊厥的发生。在惊厥发作时应立即就地抢救,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及时吸氧,镇痛止惊[5]。腋温大于38.5摄氏度时,积极采取降温措施。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增强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加强营养供给改善患儿体制。本组试验通过对患儿实施及时的救治和合理性的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儿的病情,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1] 向录秀.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救护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0,1(11):1047 -1049.
[2] 刘芳华,付庆华.小儿高热惊厥51例护理体会[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10(4):318 -319.
[3]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4-306.
[4] 蒋莉,蔡方成.高热惊厥顶后与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1):52.
[5] 沈秋娣.51例高热惊厥小儿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12):2367-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