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防治
2014-04-05李淑云
李淑云
(辽宁省建昌县牤牛营子动物卫生监督所 125300)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防治
李淑云
(辽宁省建昌县牤牛营子动物卫生监督所 125300)
仔猪水肿病,是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必须给以高度重视。母猪经过妊娠,精心饲养,最后产出良好的仔猪,但少数仔猪突然患上水肿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防治,死亡率很高。所以对仔猪水肿病,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及时治疗,可挽回损失。
1 病因
1.1 蛋白质含量过高 主要是大肠杆菌菌株及其所产生的毒素所致。饲料其蛋白含量偏高。哺乳后期和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决定了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较多饲料蛋白质进入肠道后发生腐败,对消化器官组织发生伤害,肠道绒毛缩短,消化酶活性下降,肠吸收功能降低,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或未被吸收的氨基酸进入肠道后,导致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紊乱而利于本菌繁殖产生毒素,诱发本病。
1.2 饲料中缺乏硒 硒与水肿病发生有密切关系,硒和维生素E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保护细胞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受脂质过氧化物游离基的破坏,机体缺乏时,免疫器官正常结构遭到破坏。
1.3 应激因素 仔猪在断奶前后由于饲料和环境的急剧改变,管理不善,圈舍卫生条件差,或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等,引起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促进某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发病。
1.4 母源抗体消失 仔猪生后,母源抗体的传递是通过小肠吸收母乳而获得,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7~35d。
2 临床症状
常突然发病,病初精神沉郁,打寒颤、发抖,减食或不食,有轻度腹泻,四肢运动不协调,摇罢不稳,盲目行走或转圈,或四肢滑动作游泳状。体温升高至39~40℃。肌肉震颤,不时抽搐发抖,触摸表现敏感,兴奋不安,叫声嘶哑。常见于眼睑水肿,严重时腹部、面部、四肢下部都发生水肿,指压有粉状感。病程有数小时或1~4d,最长者可达1周,最后嗜睡或昏迷,因衰竭而死亡。
3 预防措施
(1)母猪产仔猪半月后,给仔猪哺乳期间,按照疫苗使用说明给仔猪注射水肿疫苗,注射疫苗3d后产生抗体,是防治本病的最有力措施。(2)合理给母猪配料,一定要给母猪饲喂营养科学的哺乳饲料,在保证一定蛋白质,不要使蛋白质水平太高,因为母猪饲料蛋白过高,乳汁的蛋白含量也超标,从而造成仔猪消化蛋白障碍而致病。
4 防治
4.1 预防为主 转群换料注意应激反应平时注意补硒。发病的猪,强心利尿。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并停喂高蛋白饲料。可注射亚希酸钠补硒,恩诺沙星控制继发感染,克尿噻利尿消肿,樟脑磺酸纳强心,同时饲料添加黄芪多糖增强免疫。
4.2 治疗 1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肌注,视体重大小,酌情使用剂量。225%恩诺沙星3~5ml一次肌注,1次/d,连用2~3d。0.1%亚硒酸钠注射液2~3ml1次肌注(只用1次,不能重复多次用药)。4.0%安那咖注射液2~4ml1次皮下注射,视情况第2天再注射1次。
S858..28
B
1007-1733(2014)02-0085-02
201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