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利胆片配合亮菌口服液治疗女性胆结石疗效分析*
2014-04-05解放军第451医院消化科西安710049
郭 琳 解放军第451医院消化科(西安710049)
近年调查研究发现[1-2],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胆结石的发生率在我国越来越高。胆石症是急诊和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时候症状显著和病情急骤,胆石症分为胆囊结石和胆道结石,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给予手术取石、口服药物溶石,但因手术取石并发症治疗禁忌症以及口服药物治疗副作用使治疗效果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我院对58例女性胆结石患者采取亮菌口服液和消炎利胆片联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的女性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所有的患者临床症状典型体征明确,并均通过影像学检测确诊;两组患者既往体健,无肝脏、胰腺和脾脏疾病及肿瘤,无肝炎、梗阻性黄疸等疾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76岁,平均(40±3.6)岁;体重51~75kg,平均(54.5±3.6)kg;患者胆结石类型:胆囊结石45例,胆道管结石35例,肝内胆管结石36例;患者胆结石个数:1个结石的患者56例,有2个以上结石的有50例,泥沙样结石的10例;所有患者胆结石的大小都在0.5cm~2.5cm之间;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例、临床症状和体征、身高体重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亮菌口服液(含亮菌多糖及多肽亮菌(甲、乙、丙)素、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国药准字H34020002 10mL/支)口服,3次/d,一次两支。
治疗组患者给予给予亮菌口服液,口服,3次/d,一次两支;同时给予消炎利胆片(主含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等,国药准字Z44022442)口服治疗,3次/d,一次6片。
两组患者的治疗以4周作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口服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的总有效率。
疗效标准治愈:患者感觉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前消失。好转:患者感觉临床症状和体征已基本消失,停药后1月内症状偶有出现。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后无明显改善。其中总有效率=治愈+好转[3-4]。
统计学方法 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运用SPSS11.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23例,无效5例,痊愈51.72%,总有效率91.37%;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23例,无效16例,痊愈32.75%,总有效率72.41%。
讨论胆结石是通常是指发生于胆道系统内的结石,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根据其成分又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型结石[5]。胆结石的形成的机理主要是[6-7]①胃肠道功能减弱而引起胆汁排出障碍从而造成淤积;②胆管系统先天存在畸形而导致胆汁淤积;③细菌和寄生虫感染;④胆固醇和胆汁酸代谢障碍而导致沉积淤积;⑤胆囊收缩减弱。而最新研究表明胆结石的形成是由多因素共同导致的,而性激素代谢异常也起到重要作用。育龄期妇女体内雌二醇含量高而睾酮含量少,这样会增加胆汁中钙浓度、胆固醇饱和度和前列腺素含量,从而增加体内胆结石的合成。对胆结石传统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取石,但是由于术后易复发及术后易出现并发症等情况。目前治疗主要是口服药物排石消炎,中医认为胆结石的治疗主要通里攻下,然后辅以理气开郁、活血和健脾,从而达到疏肝利胆、清热解毒、利胆排石的效果。本研究采取亮菌口服液和消炎利胆片联合治疗胆结石,无论是从临床症状改善还是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8]。亮菌口服溶液是从亮菌通过发酵获得,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亮菌甲素、乙素、丙素等,主要用来解痉、止痛、消炎、退黄。广泛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胆管炎和胆囊炎的治疗。消炎利胆片取材于中药材,具有清热、除湿利胆的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用药时间,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缩短了用药时间,防止了用药过程出现药物副反应的累积。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应用亮菌口服液和消炎利胆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相关化验也优于单独用药,而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药物副反应,说明治疗过程可靠,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1]潘留勇.胆结石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1):39-40.
[2]万晓冬,王成龙,徐 俊.外科手术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胆结石患者85例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7):169,170.
[3]ZHU C C,DENG G H,LIN C Z.Study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picrasma quassioides[J].China J Chin Mater Med ,2011,36(7):886-890.
[4]王珊珊,许 静,陈 蕾.消炎利胆片致月经不调1例[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20):1670.
[5]王建军,李 平.亮菌制剂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5):469-470.
[6]李 胜,刘文革.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治疗36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7):833,834.
[7]徐闫军.胆结石患病率的发展趋势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71,72.
[8]霍勇军.胆结石的发生及治疗概述[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