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4-04-05文艳玲李培娟
文艳玲 李培娟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广西柳州 545003)
鸭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文艳玲 李培娟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广西柳州 545003)
鸭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耳科泰泽属和温扬属的球虫寄生于鸭小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疾病,主要引起出血性肠炎,尤其对雏鸭危害严重,常引起急性死亡。该病病程短、发病快,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比较大。本文从鸭球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控措施等方面对鸭球虫病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鸭球虫病;诊断;防治
鸭球虫病是由鸭吞食艾美耳科艾美耳属一种或多种球虫感染性卵囊后,球虫寄生于鸭肠道粘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病,临床上常见的主要由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病鸭消瘦、下痢、排血便。本病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主要危害2~3周龄雏鸭,死亡率可达80%以上。2014年10月份,学校实训孵化基地一个养鸭基地的鸭发病,被诊断为鸭球虫病,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该病提出诊断和防治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1 发病情况
2014年10月初我校养殖基地的养殖户张某饲养80只肉鸭,20日龄发现有20%以上肉鸭发病,病鸭精神萎顿,羽毛蓬乱,翅膀下垂,呆立一旁,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病情严重的肉鸭排水样粪便,消瘦,采食量下降,饮欲增加,呆立一旁,地面上有少量棕红色粪便,发病后2~4d死亡。
2 临床症状
急性型病初食欲和饮水消失,缩头闭眼,离群呆立。特征性症状是下痢,粪便带血,甚至成鲜红色。少数病鸭昏迷、翅膀轻瘫、两脚外翻、直伸或不断痉挛性收缩。耐过的病鸭逐渐恢复食欲,死亡停止,但生长受阻,增重缓慢。
3 病理变化
病死鸭剖检,可见肌肉苍白,小肠中部肠壁扩张、增厚、有出血斑点,内容物为淡红色或鲜红色黏液,尤其卵黄蒂前后肠段严重肿胀,黏膜上有大量针尖样出血点,有的黏膜表面覆盖着一屋麸糠状或奶酪状黏液,或为红色胶冻状血性黏液。
4 实验室诊断
采取病鸭新鲜的血便,加1~2 滴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用高倍镜检查,或取少量黏膜做成涂片,用姬氏或瑞氏液染色,在高倍镜下检查,见到有大量裂殖体和裂殖子即可确诊。
5 防治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鸭舍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清除粪便,粪便堆积发酵以消灭虫卵和其他病原微生物。保持饲养与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饲槽和饮水用具等经常消毒。饲喂新鲜饲料,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提高抵抗力。合理处理病死鸭的尸体,及时对粪便进行发酵,对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垫料、土壤等进行彻底的消毒。
5.2 药物预防
未发病鸭使用抗球虫药进行预防。在12~15 日龄的雏鸭将下述球虫药中任一种按比例混于饲料中,连喂5d,停3d,再喂5d,可预防该病发生。常用的预防药物有氨丙啉、莫能菌素、地克珠利、常山酮、海南霉素、盐霉素等。
5.3 隔离病鸡并治疗
隔离病鸭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蔓延、扩散。磺胺氯吡嗪与盐胺嘧啶联合使用,或托曲珠利加维生素K3混合,快力补(复合电解多维)混合饮水5d。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在水中增加头孢类等抗生素。送诊当天进行以上治疗。采取以上措施,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发病5d后死亡停止。
6 小结
实践证明,靠单一的方法很难根除鸭球虫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很好的预防和根除鸭球虫病。保持鸭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清除粪便、堆放发酵以杀灭卵囊。保持饲料饮水清洁,笼具、饲槽、水槽定期消毒。在防治该病时要考虑到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问题,应采用轮换用药,一种药物可连续使用5~7d,间隔数天后再换一种药物。
文艳玲(198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职称:兽医师,职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