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情况调研
2014-04-05沈印国杨献张茂新
沈印国 杨献 张茂新
近年来,鲁南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及产业化的发展,为山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实惠,枣庄石榴、长红枣和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形成,为山区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大的用工市场,但由于山区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山区农业生产用工方式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其农机装备与产业发展状况不相匹配,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丘陵山区的基础条件、土地经营体制、山区农机化促进政策以及科技应用引导等方面。
(一)农机装备水平与支持政策跟不上山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一,适宜鲁南地区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技术装备供给不足。长期以来,农机化发展“重平原、轻山区”,部分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路线或主推机型不明确。目前,小麦、玉米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技术已经成熟,但这些大中型机具不适合丘陵山区使用;花生作物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刚刚破题,红薯和谷物类小杂粮生产处于机械化空白,长红枣、石榴、大樱桃、花椒等果树生产机械化仅处于抗旱喷灌和微耕整地阶段。第二,农民购买力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国家现行的农机补贴政策重点为高性能、低能耗和关键环节的大中型机具,而适合丘陵山区生产特点的小农机多数享受不到或补贴额低。小农机本小利薄,政府扶持不力,供应商经营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山区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二)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山区农机化发展的短板。丘陵山区可发展的资源设施相对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作为经济欠发达的鲁南山区,多年来存在农业投入不足、缺少“机耕道”、地块小不连片、机械作业场地狭窄、转场困难等因素。山区有相当一部分村几乎没有机耕道,能通行的“羊肠小道”也基本是承袭过去的道路式样,路面窄、基础差、坡度陡、距离远,稍大一点的农业机械根本无法进山使用。
(三)土地分散经营制约了丘陵山区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实施。鲁南山区地块小、耕地分散、地势不平,机械化受到制约。分散经营使单户农民购置农机成本加大,使用率低,机具配套难,影响了推广,制约了山区农机化发展的进程。山亭区店子镇龙虎村机手刘广红介绍,他家有一台8马力手扶拖拉机,去年配置了一台花生播种铺膜机,本来机引播种适宜膜宽80~90cm、一垄二行。实际操作起来,仅能机播一垄单行。因此,山地零散,大块地又被分成了几户,机械连片作业困难,致使机械化效率低下,新机具推广困难。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加快山区农机化的关键环节。
(四)农机推广服务能力薄弱也是制约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发现,丘陵山区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非常薄弱,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薄弱,技术人员普遍匮乏,大多数乡镇的农机技术与管理人员奇缺,这些乡镇长期没有农机专管人员,即便有一名农机站长也是职务挂靠、身兼数职,其主要工作不是农机管理,且不具备农机技术业务水平,影响了农机化工作的正常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严重受限。
二、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尽管鲁南丘陵山区有诸多局限,但农机化发展优势和潜力十分明显。
(一)特色产业的形成将推动丘陵山区农机化快速发展。近年来,鲁南山区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持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培植推动了山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近年来,枣庄市立足丘陵山区实际,以农业产业项目为抓手,着力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具有丘陵山区特点的石榴、花生、林果等产业基地。
(二)规模经营大户将带动丘陵山区农机化快速提升。自2008年以来,枣庄市开始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经营,在荒山荒滩拍卖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山区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丘陵山区的土地规模经营大户不断增加,这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山区农村劳动生产力,推进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助推丘陵山区农机化全面提高。2012年枣庄市列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农村体制机制创新进入了快车道,有关支持农业发展的特殊政策会越来越多,这将对促进枣庄市农机化全面发展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技术装备水平意义重大。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而展开,农地使用权资本化和资本集中下乡将为农机市场带来生机。
三、措施与建议
(一)强基固本,政策扶持,确保丘陵山区农机化快速发展。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各级应统筹制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别对基础设施与重点作物的机械装备,要加大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一是要花大力气开展丘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山地进行标准化整治和改良,对长期制约丘陵山区发展的机耕道、水利设施、梯田堰坝等基础配套工程,实施项目推进,各级政府可在乡村道路建设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中适当安排资金,用于丘陵山区机耕道建设,整治丘陵山地,使其能适合中型农机具进入,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二是要在耕整地、种植和收获等用工量大、劳动强度高、农时紧的作业环节上,加大购机补贴力度,丘陵山区农民购机补贴应有别于平原地区,可适当扩大农民购机补贴范围,提高购置补贴比例,优化购置补贴程序,完善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和示范推广体系,提高丘陵山区农机化的技术装备水平。
(二)机制引导,规模推进,为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创造条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转变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一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要在不改变山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按合作原则,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经营转变,让山区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平台真正成为农业规模经营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二是推进丘陵山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模经营,倡导土地合股经营。要积极引导山区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农户土地交换分合,让原本分散的丘陵山地逐步集中,便于丘陵山区的农事管理,实施机械化作业。最终实现“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民,有地不种地,机械来打工,土地有分红”的经营之路。三是推进山区土地租赁型的规模经营,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之间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山区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山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扩大山区农业经营规模。
(三)规划宣传,提升服务,保障丘陵山区农机化健康发展。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春天即将来临,农机主管部门应认真做好发展规划,加大宣传与服务的水平。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制定山区农机化发展的规划,并在资金、项目、技术指导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示范引路,分步实施。不断拉长山区农机化在全市农机化发展中的短板,确保与全市平原地区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二是以农机推广体系为主导,依托山区农机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立山区农机化示范区域,增强示范带动效应,选准主要农作物和关键环节,大力发展适合山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微耕机、田园管理机、植保机以及山地播种覆膜、灌溉机械等,重点提高耕、种、收三个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通过稳定、壮大山区农机推广机构,充实工作力量,健全服务网络,引领农民积极学习和应用农机化技术,为山区现代农业奠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山区农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