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艾滋病疫情呈现新特点
2014-04-05
吸毒途径感染减少,男性同性性行为者及60岁以上老人感染增多
本刊讯(记者 陈广晶)2014年7月29日上午,北京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暖阳行动之“A生活,爱动力”主题征文及交流活动发布会召开,会议宣布“A生活,爱动力”主题征文正式启动,并发布了北京市2014年上半年的艾滋病疫情及变化情况。疫情报告显示,首都艾滋病发病呈现新特点。对此,市卫生计生委委员郭积勇呼吁居民,消除歧视,积极参与到暖阳活动中,用爱和包容为艾滋病患者的生命添加动力。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在报告北京市艾滋病疫情及变化情况时指出,自1985年报告全国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2014年6月30日,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17383例,2014年上半年新增报告1680例,较2013年同期增长21.5%,从全国范围看,增幅不大,增速平稳。
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市艾滋病发病情况呈现出新的特点。2007~2014年6月30日,全市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均在69%以上;自2007年以来,全市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经性传播者所占比例呈明显上升态势,已成为艾滋病首要传播途径,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比例明显高于异性,且相关人群公共卫生措施接受率低,行为改变难;60岁以上感染者及病人报告数量增幅较大,所占比例已由2007年的1.4%左右,增长到2014年上半年的2.83%;2014年上半年,北京市一经发现即进入艾滋病期的个案比例为16.3%,早发现、早治疗水平仍有待提高。
从数据上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总数增加,但通过吸毒途径感染的病例数减少。对此,北京市疾控中心性艾所所长卢红艳表示,这是北京市多年抗艾工作的结果。2004年,北京市全面落实向需要的人免费提供HIV检测政策。近年来,每年都有近2万人主动到分布在全市16个区县的60家专门机构接受检查。此外,北京市还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例如:积极扩大宣传教育,营造一个反对歧视的氛围,使群众了解艾滋病的知识;扩大干预的覆盖面,开展了多项活动,如针对吸毒人员的美沙酮替代治疗,在娱乐场所推广安全套,加大对孕产妇筛查及对阳性孕产妇的干预治疗力度;在保障血液安全方面,北京市在全国率先针对所有血液样品进行核酸检测,使艾滋病的窗口期大大缩短。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扩大无条件的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只要有意愿都可以接受免费的治疗。卢红艳说,积极的抗病毒治疗虽然不能治愈艾滋病,但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传播的可能。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委员郭积勇在讲话中说,从医学的角度讲,艾滋病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联合治疗只能控制病情发展。北京市的艾滋病疫情虽然发展平稳,但仍未能完全控制,因此,通过加强对前期行为的干预来预防艾滋病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公众对艾滋病有充分的了解,需要有关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此北京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此前,北京市防艾委员会办公室整合全市各方面资源开展了如防艾海报征集大赛、制作防艾微电影等多项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北京市发展了大量的志愿者,宣传了艾滋病防治知识,营造了关爱艾滋病患者反歧视的社会氛围,取得了一定成效。2013年底,北京市启动了包括区县行动、部门行动、医院行动、企业行动、高校行动、社区行动、媒体行动、北京行动八大行动在内的首都预防艾滋病宣传暖阳行动。“A生活,爱动力”主题征文及交流活动就是这一活动的内容之一。旨在通过向艾滋病患者、志愿者及患者身边的人征文,来展现艾滋病患者的真实生活,即“A生活”,通过征文,加深公众对“A生活”的理解,进而呼吁整个社会对艾滋病患者及其身边人的关爱,呼吁全社会提高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用爱和包容为艾滋病患者的生命提供动力,共同营造一个友善健康平等关爱的社会氛围。
据悉,此次征文活动将从7月持续到12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征文阶段,从7月到8月底,主要是搭建一个平台,让患者及与之相关者可以尽情地倾诉。组委会从投稿作品中评出优秀奖20名、入围奖30名、纪念奖50名。9月到10月,是交流阶段,即读者与作者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让公众共同了解“A生活”,感受艾滋病患者背后的故事。第三个阶段主要是报道阶段,从11月开始,对主要内容开展系列报道,包括在电视台开展3~5期的人物访谈,网站刊登系列作品,电台推出2~3期的故事分享,鼓励艾滋病患者积极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艾滋病,呼吁全社会理解关爱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同时,也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更关注自身健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感染者的生命质量。
针对60岁以上人口艾滋病发病率升高的新特点,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指出,要更多关注离退休人群的精神生活,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