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比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师数量分析

2014-04-05

河南社会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数量大学教师

郭 栋

(教育部 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北京 10008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针对性地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自从我国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中国社会普遍责难高等教育质量滑坡,强烈呼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圈内人”和“圈外人”纷纷把矛头指向高等学校的教师,要求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增强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指出大学教师是大学发展的基石。此类言论虽然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真相,反映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言论并没有触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中的最基本问题,即教师数量问题。

一、师生比视角下的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数量缺口

我国高等教育自从大规模扩招以来,快速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数千万适龄青年享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及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高。尽管高等学校在扩招之后教师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是,急剧膨胀的大学生群体与相对稳定的教师群体之间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第一,从纵向比较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师生比显著下降。在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之前,除“文化大革命”特殊时期之外,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平稳,师生比基本上保持在1∶10以上。中国高等学校扩招之后,在校生人数持续攀升,高校师资储备严重不足,师生比例结构发生了历史性改变,师生比降到了中国自有大学以来的最低点。根据教育部的统计,1997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有404471人,在校本专科生3174362(另有研究生163209);2000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有462772人,在校本专科生5560900 人(另有研究生283913 人);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有965839人,在校本专科生15060351 人(另有研究生932711 人);2010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有1343127人,在校本专科生22317929人(另有研究生1538416人)[1]。这4个时间观察窗中教师与本专科生比分别是1∶7.8、1∶12.0、1∶15.6、1∶16.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等学校扩招之后,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数量没有获得同时、同比例增加。一是在校生增幅大于教师增幅。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测算,1997年到2010年,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由3337571人增加到23856345 人,增幅为715%,而专任教师由404471 人增加到1343127 人,增幅仅为332%,教师的增幅不足学生增幅的一半。二是师生比显著下降。其中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与本、专科生之间的比例降到了1∶16.6,如果把研究生纳入其中,那么师生比就更低了。这就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方面是大学教师的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节约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另一方面是大学教师的精力过分释放,增加了教师负担,影响了办学质量。

第二,从世界横向比较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师生比也偏低。在中外所有的大学排行中,师生比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尽管各种排行的分值不一致,但是,普遍认为师生比越高,教学质量越高,师生比越低,教学质量也越低。据统计,世界一流大学的师生比大约在1∶6 到1∶13.6 之间,这些大学的教师与职员比大约在0.3∶1到1.3∶1之间。2010年,据美国《新闻周刊》对1311所大学的调查,平均师生比为1∶14.8。其中据美国本科课程调查,文理学院的平均师生比是1∶12.2。据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行》归纳出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之一,就是这些大学的师生比很高。据2011年中德大学校长会议上的资料显示,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现有教职员工约8500人,学生人数约为2.6万人,平均一个老师带3名学生。该校在新加坡建立的慕尼黑工业大学亚洲分校年招生规模约在100人,每专业不超过25人,平均师生比也是1∶3[2]。一流的大学不仅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且要有一支同样优秀的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并且后者需要有相当大的规模。

第三,从个体比较来看,我国省属以下高等学校的师生比更低。从个案比较中也可以看出,中国高等学校的师生比例远不及国外同层次的大学。据2011年年初统计,中国的顶级大学清华大学,拥有在校生37650人,现有教职工7234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5.2,其中教师3036人,师生比为1∶12.4;美国的顶级大学哈佛大学,正式注册有18000 名学位候选人,以研究生为主,也包括本科生,教职员工超过14000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3,其中教授和讲师超过2000人(另有7000多教员在所属的各个教学医院工作),师生比为1∶9。由此可见,清华大学教职工与学生比、师生比分别比哈佛大学高0.22和3.4个百分点。在我国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师生比差距非常明显,国家“985工程”高校的师生比高于其他“211 工程”高校的师生比,“211 工程”高校的师生比又高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师生比;部属高校的师生比高于省属高校的师生比,省属高校的师生比又高于地市高校的师生比。当前,各高等学校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出台了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但仍然不能避免人才流动和流失,特别是地域偏远、名气不大、综合实力不强的高等学校,人才流失相当严重。除此之外,我国高等学校不仅师生比偏低,而且现有教师的学历层次也比较低。比如,美国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了70%,而我国高等学校在2010年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只占总数的15%,与美国高等学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师生比偏低,还不能完全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高等学校的师生比到底是多少比较适宜,世界各国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由于用人机制不同,世界著名的大学教授一般都有研究生做助教,教授可以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活动中,而我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的教授都是“单枪匹马”的个体劳动,且要承担众多非教学科研方面的任务,所以我国高等学校师生比不容乐观。

二、教师数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社会就业比较困难,一批学有专长的人逐步聚集到高等学校谋取职位,但是,较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师资短缺的现状并没有彻底改观,师生比偏低。我国高等学校师资数量普遍短缺的现状,对提高教育质量造成了严重障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其一,教师数量不足造成了教师工作负荷过重。我国高等学校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规定,教师每周上课为4—6个课时,许多教师基本上都有不上课的“学术假期”或者“进修假期”,现在各高等学校教师如此轻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当前,高等学校教师的工作负荷呈现出“四多”的现象:一是上课时数多。根据对河南省8 所大学的调查,教师的平均教学工作量在300个课时左右,平均每周讲课约8个课时,少数教师年均讲课超过了600个课时。二是课外活动多。高等学校教师除了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之外,还要承担大量的管理和学生培养任务,诸如参与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毕业设计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据郑州市某大学的文件规定,专业教师每年要指导本科生论文多达20篇,还要指导继续教育学生论文20篇,平均每周要指导1篇毕业论文。工作量之重,可见一斑。三是科研任务重。绝大多数公立学校规定教师在每年度应该完成数量不等的科研工作量,如果完不成科研任务,就不能晋升职称或得到足额的津贴补助。如郑州的某所大学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每年需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5 篇论文方能完成年度科研任务,如果在一般CN刊物上发表论文,每年则需要发表18篇论文方能完成任务。四是校外兼职多。随着产学研机制的构建,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教师在社会有兼职,或者自创并管理企业,成为“分身有术”的高级打工仔。特别是近年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千方百计地在公办高等学校内部聘用教师兼职,潜在地减少了公办高等学校教师的数量,实际上使公办高等学校的师生比进一步下降,也使公办学校教师的实际工作量进一步增加。

其二,教师数量不足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测量相当困难,要找出一个各种类型的大学都通用的指标更为困难,虽然“师生比”不等于教学质量本身,但已有的研究成果证明,在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大体相当的情形下,师生比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泰晤士报》对世界大学的排名中,赋予了“师生比”这一主要表征教学的指标占20%的权衡系数。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师生比过低,已经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高等教育质量。一是师生见面机会减少。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认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应从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建设上来,而我国高等教育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弊端,即课程教授以讲座式为主,而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收获;学生入学后或二年级就分专业培养,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太早。学生对与教师接触的满意度与学生学到的知识成正比,小班教学也就意味着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增加,同时可以灵活开展课堂讨论,相反,由于教师少而进行的大班授课,师生接触的频率减少了,课堂讨论更是难以进行。二是教师责任心消损。由于教师讲课时间过多,精力损耗过多,因而无力也不愿意指导有益于学生成长的课外活动,师生情感淡漠,少了一份“言传身教”的担当。三是教师科研时间减少。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与高等学校教师开展有效的科学研究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更需要教师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高等学校教师过多地担任教学任务,因而挤占了自主从事研究和创新的时间,高校教师最终成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如此一来,由于教师不能及时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之中,所以也影响和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三,教师数量不足使我国高等学校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高等教育由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巨大功能,受到了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的高度重视,也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直接参与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竞争。从WTO的有关服务贸易协议具体内容看,高等教育服务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WTO的有关规则,成员国之间要允许外国教育机构在所在国颁发学位证书或学历证明,鼓励成员国之间相互承认学位证书或学历证明,支持专业人才流动,取消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垄断和鼓励所有成员国到海外办学等。也就是说,成员国的高等教育被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之中,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重镇之一。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27.32 万人,其中2010年度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8.5 万人;2008年来华留学人员达到22.4 万人,2009年超过23 万人,2010年上升到26 万人[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争取到2020年全国当年外国留学生数量达到50万人,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虽然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与外国来华留学人员在数量上大体相当,但是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的学科结构却大不相同,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是高等学校的教师队伍多寡和水平。我国虽然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国行列,但是还没有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必须首先增加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数量。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师资数量短缺,不仅加重了现有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最终给高等学校的社会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不仅有“钱学森之问”的呐喊,而且有“社会之问”的责难。人少活多,许多教师忙于应对每周的讲课,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为了多得“课时费”,只能是忙碌而平庸地度过每一年。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那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只能是痴人说梦。

三、制约中国高等学校教师数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尽管我国政府和各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且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甚至出现了高素质教师“争夺战”,但是,制约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诸多制约瓶颈依然没有突破,因而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扩充滞后性规律的制约。中外高等教育发展表明,高等学校教师的增减不是自变量而是因变量。特别是在讲究效益的今天,功利主义取向占据了上风,高等学校教师的增加与减少,是以能否满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选拔聘用的,尤其是根据教学需要选拔聘用的,因此,学生增量在前,教师增量在后,教师数量的增加往往滞后于学生数量的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倾向加剧,社会产业发展和更新拉动高等学校设立相应的学科,特别是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定位的高等学校,不断增设一些新兴专业,而这些专业的教师准备更是不充分。因为原有的我国其他高等学校中本来就没有或很少有这些专业,所以没有预先培养出来可以被聘为教师的专业人才。

第二,政府对高等学校人员的编制管理。尽管高等教育法已经赋予了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但是,到目前为止,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管理的高等学校的机构编制仍然严格控制在政府手中,对高等学校选人、进人、用人、辞退人构成了刚性制约。从高等学校公开招聘的信息可以看出,许多学校在年初就制定公布了进人计划,并经过了编制管理部门的审批,然而由于各个环节的手续繁多,到年底才进行公开招聘工作,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最佳时机。由于迟迟难以落实任务,某个大学当年被批准的90 名招聘名额,最后只招聘到了30 多人,仅完成了年度进人计划的1/3。政府对公办高等学校的编制管理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改变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统辖过死的弊端。

第三,高等学校现有的激励约束机制也不利于教师数量扩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 元,国内高校教师的平均工资为45665 元,是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56倍,在97个二级分类行业中排名第14位,与美国大学教师收入水平的排名情况大体相当。从行业收入比较角度看,我国高等学校吸引人才的福利待遇已经相当好了,本应该能够引进高素质的教师。但是,我国高等学校对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晋级、评先评优,以及绩效工资和校内津贴发放,均以教师的工作量为考核标准,主要是考核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如此一来,有些学校的有些院系、教研室的教师为了保证自己的满负荷工作量或超额工作量,就拒绝招聘新教师。有些教师之所以不愿意学校引进人才,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有更多的人参与分配他们可能获得的“福利”。

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高等学校自身的原因。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实施了“人才强校”战略,极大地促进了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但是许多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并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限制了高等学校教师数量扩张。

四、增加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数量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财政状况持续好转,从2012年起国家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将达到或超过GDP的4%,原来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难题将会得到较好的改善。然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非朝夕之功。今后一个时期内,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增加高等学校的教师数量,扩大师资队伍规模。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我国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这“七个自主”之中,虽然有高等学校“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的意见,但是没有许诺高等学校可以“自主确定编制”。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应该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我们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只有真正落实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才能够根据自己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前适度扩大和储备师资,以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第二,分类确定高等学校的师生比例标准。为了防止部分高等学校无限扩张带来的教师不足问题,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师生比达标要求,规定师生比达到1∶14的为优秀,1∶16的为良好,1∶18的为合格,超过这一比例的学校就要给予黄牌警告,限制其招生等。这一规定在高等学校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保证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规定师生比标准是非常必要的管理性选择。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应该进一步细化分类、区别对待,针对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不同类型定位以及以人文学科为主、以理工学科为主等学科定位和不同特色定位的高等学校,拟定不同的师生比例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

第三,转变高等学校用人观念和用人机制。高等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两个误区,一是花费高薪引进领军人物、拔尖人才,二是引进的人才必须“为我所有”。事实上,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就那么多,许多学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更不能“为我所有”了。高等学校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量力而行的工作原则,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既引进该引进的人才,又要培养好用好现有的人才,千万不能做那些“引来女婿,气走儿子”的傻事。在西方国家,讲课是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职责。欧美国家很多著名教授,包括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的成果都是在取得终身职位或者副教授前做的,获得副教授、教授资格以后,不仅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去讲课,而且有丰富的创新实践,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欧美国家高等学校的博士、博士后人员,甚至助理教授主要精力则放在做学问、做科研上。我国高等学校的现状恰好相反,尽管教育部要求教授必须给本科生讲课,但是教授、副教授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而课堂教学任务较少,大量讲课任务是由讲师,甚至助教、研究生承担完成。这不符合人才成长和人才培养规律。所以,我国高等学校管理者应该从观念和机制上进行转变和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方针,扩大师资队伍,引导和鼓励教授、副教授等高水平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激励和扶持讲师、助教等青年教师在教授、副教授的指导下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形成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配备和使用效益。

第四,充分利用国际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当前,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师资资源有过剩的倾向,这为我国高等学校引进高水平的教师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世界一流大学纷纷把高等学校国际化程度看成是衡量大学的一个标尺。一般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把大学的讲授、学习、研究、服务和管理置于世界教育和文化之中进行建设和管理。其中,国际化程度高的学校,不仅要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而且要有在世界范围内选拔聘用的教师。对于我国高等学校而言,应该加快推行教师岗位的全球公开招聘,从全球引进高端人才,不但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海外兼职教授队伍,而且要吸引一流的外籍全职专任教师。可以设想,通过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开放与交流,援引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的教师到我国任教。

教育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基石,高等学校教师数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那么基础在于增加高等学校的教师数量,关键在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师水平,必须双管齐下,把两个方面都做好。只有这样,我国高等教育才有赶上乃至超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希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2]中德高校师生比差异大,平均1个老师3个学生[EB/OL].http://edu.sina.com.cn/a/2011-10-21/1543 208064.shtml.

猜你喜欢

数量大学教师
“留白”是个大学问
最美教师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统一数量再比较
头发的数量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