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早产38例临床分析

2014-04-04麦玉玲江燕萍易艳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4期

麦玉玲 江燕萍 易艳琨

【摘要】 目的 探讨紧急宫颈环扎术在治疗早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75例早产临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组(A)38例: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对照组(B)37例:单纯宫缩抑制剂治疗。记录两组延长妊娠时间, 新生儿出生体重、存活率, 手术并发症。结果 A组平均延长妊娠时间50.8 d, 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090 g, 35例孕妇获得存活新生儿;B组平均延长妊娠时间8.3 d, 发生流产31例, 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1140 g, 6例孕妇获得存活新生儿。结论 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在治疗早产临产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抑制宫缩治疗, 能有效延长妊娠时间, 明显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 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

【关键词】 紧急宫颈环扎术;早产临产;新生儿存活率

早产是困扰产科医生的围生期并发症之一, 早产儿由于肺部等器官功能不成熟和免疫功能不完善, 生存能力低下, 早产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积极控制早产的发生, 将早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 是每位产科医生共同努力的方向。紧急宫颈环扎术是产科处理早产临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对38例早产临产(其中部分病例在国内归属于晚期流产)孕妇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保胎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7月期间本院住院分娩总数4287例, 确诊为早产临产者347例, 发生率为8.09%。选取其中符合紧急宫颈环扎术指证的孕妇共75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38例, B组37例。入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 年龄、孕周、孕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年龄 孕周 孕次

A组 23~38 22+~31 3±2.3

B组 22~39 23~31+ 3±1.8

1. 2 方法 A组: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 时间以妊娠≤28周为佳, 亦有学者认为32周之前仍可施行此术。术式:采用改良式MacDonald缝合法, 术后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 定期监测宫颈情况, 缝线松弛可反复行紧急宫颈环扎术, 以期维持妊娠直至34周。B组:单纯宫缩抑制剂治疗、卧床休息, 以期维持妊娠至34周。

1. 3 观察指标 记录延长妊娠时间(d), 新生儿出生体重, 新生儿存活率, 妊娠34周后的分娩率, 手术并发症等。

1. 4 统计学方法 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手术时间10~20 min, 术中出血约10~30 ml, 术后血性分泌物1~4 d,手术次数1~4次。两组孕妇治疗效果、围生儿出生体重、存活率的比较见表2, 表3。

2. 1 两组孕妇治疗结果的比较 见表2。

从表2看出:两组延长妊娠时间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妊娠34周后分娩率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 两组产妇分娩的围生儿结局的比较 见表3。

从表3看出:两组围生儿在体重、围生儿存活率方面的比较P值分别为:P<0.05、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3 手术并发症 发热3例, 均在38.0℃以下, 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宫颈裂伤2例(因临产拆线不及时), 均无大出血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手术、子宫颈疾病手术的普遍开展, 子宫颈功能不全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重复性或复发性晚期流产、早产以及随之而来的围生儿结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医务工作者探讨妊娠期紧急宫颈环扎术应用于临床以期控制早产的发生。闭合的宫颈和完整的羊膜腔以及相对安静的子宫肌活动是维持妊娠的重要条件。宫颈环扎术是针对宫颈变化的干预措施, 而宫缩抑制剂是针对存在宫缩的早产者的干预措施。如宫颈已自然扩张或变短并有规律宫缩, 此时单用宫缩抑制剂难以阻断早产的进展, 而仅用宫颈环扎术也难以阻断规律宫缩, 因此对已有规律宫缩伴有宫颈变化的早产临产者, 应行紧急宫颈环扎术同时给予有效宫缩抑制剂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应用, 双重阻断宫缩是提高干预效果的关键[1]。

紧急宫颈环扎术旨在修复和建立正常的子宫颈形态、结构和子宫颈括约肌功能以期维持妊娠甚至足月分娩。手术方法种类较多, 如Shirodkar 法、MacDonald 缝合法、Cautifaris 法等, 其中以MacDonald 缝合法最常用。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①宫颈管消退≥80%, 宫口扩张>1 cm且≤4 cm, 甚至宫颈外口见羊膜囊脱出;②胎膜完整;③宫内单活胎, 胎儿大体无畸形。本院采用改良式MacDonald 缝合法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以加强保胎效果。改良式MacDonald 缝合法手术操作简单易行, 手术时间短, 创伤少, 并发症少, 成功率高;但妊娠期紧急手术有可能引起宫颈裂伤、宫颈张力大而发生组织坏死、出血、感染、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如术后监测发现逐渐加强的规律宫缩, 经保胎治疗无效或妊娠已达35周以上, 应及时拆除缝线, 以免发生宫颈裂伤。

宫颈环扎术始于1950年最早应用于临床, 既往只用于妊娠中期(14~18周)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 而近年来更多学者关注探讨紧急宫颈环扎术应用于控制早产临产的有效性研究, 对防治早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祝丽琼等[2]报道了22例中晚期妊娠患者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而保胎, 取得良好效果。Stupin等[3]的对照研究表明紧急宫颈环扎术可成功延长孕周。本院对38例早产临产孕妇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保胎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临床上符合紧急宫颈环扎术指证的孕妇, 建议及时施行改良式MacDonald 缝合法联合宫缩抑制剂积极保胎治疗, 以有效延长妊娠时间, 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减少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艳军.早期早产临产不同干预措施的探讨.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23):605-607.

[2] 祝丽琼, 张建平, 陈少青. 三种时机宫颈环扎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生殖医学杂志, 2009,18(3):269-271.

[3] Stupin JH, David M, Siedentopf JP,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2008(139): 32-37.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紧急宫颈环扎术在治疗早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75例早产临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组(A)38例: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对照组(B)37例:单纯宫缩抑制剂治疗。记录两组延长妊娠时间, 新生儿出生体重、存活率, 手术并发症。结果 A组平均延长妊娠时间50.8 d, 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090 g, 35例孕妇获得存活新生儿;B组平均延长妊娠时间8.3 d, 发生流产31例, 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1140 g, 6例孕妇获得存活新生儿。结论 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在治疗早产临产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抑制宫缩治疗, 能有效延长妊娠时间, 明显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 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

【关键词】 紧急宫颈环扎术;早产临产;新生儿存活率

早产是困扰产科医生的围生期并发症之一, 早产儿由于肺部等器官功能不成熟和免疫功能不完善, 生存能力低下, 早产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积极控制早产的发生, 将早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 是每位产科医生共同努力的方向。紧急宫颈环扎术是产科处理早产临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对38例早产临产(其中部分病例在国内归属于晚期流产)孕妇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保胎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7月期间本院住院分娩总数4287例, 确诊为早产临产者347例, 发生率为8.09%。选取其中符合紧急宫颈环扎术指证的孕妇共75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38例, B组37例。入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 年龄、孕周、孕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年龄 孕周 孕次

A组 23~38 22+~31 3±2.3

B组 22~39 23~31+ 3±1.8

1. 2 方法 A组: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 时间以妊娠≤28周为佳, 亦有学者认为32周之前仍可施行此术。术式:采用改良式MacDonald缝合法, 术后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 定期监测宫颈情况, 缝线松弛可反复行紧急宫颈环扎术, 以期维持妊娠直至34周。B组:单纯宫缩抑制剂治疗、卧床休息, 以期维持妊娠至34周。

1. 3 观察指标 记录延长妊娠时间(d), 新生儿出生体重, 新生儿存活率, 妊娠34周后的分娩率, 手术并发症等。

1. 4 统计学方法 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手术时间10~20 min, 术中出血约10~30 ml, 术后血性分泌物1~4 d,手术次数1~4次。两组孕妇治疗效果、围生儿出生体重、存活率的比较见表2, 表3。

2. 1 两组孕妇治疗结果的比较 见表2。

从表2看出:两组延长妊娠时间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妊娠34周后分娩率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 两组产妇分娩的围生儿结局的比较 见表3。

从表3看出:两组围生儿在体重、围生儿存活率方面的比较P值分别为:P<0.05、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3 手术并发症 发热3例, 均在38.0℃以下, 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宫颈裂伤2例(因临产拆线不及时), 均无大出血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手术、子宫颈疾病手术的普遍开展, 子宫颈功能不全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重复性或复发性晚期流产、早产以及随之而来的围生儿结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医务工作者探讨妊娠期紧急宫颈环扎术应用于临床以期控制早产的发生。闭合的宫颈和完整的羊膜腔以及相对安静的子宫肌活动是维持妊娠的重要条件。宫颈环扎术是针对宫颈变化的干预措施, 而宫缩抑制剂是针对存在宫缩的早产者的干预措施。如宫颈已自然扩张或变短并有规律宫缩, 此时单用宫缩抑制剂难以阻断早产的进展, 而仅用宫颈环扎术也难以阻断规律宫缩, 因此对已有规律宫缩伴有宫颈变化的早产临产者, 应行紧急宫颈环扎术同时给予有效宫缩抑制剂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应用, 双重阻断宫缩是提高干预效果的关键[1]。

紧急宫颈环扎术旨在修复和建立正常的子宫颈形态、结构和子宫颈括约肌功能以期维持妊娠甚至足月分娩。手术方法种类较多, 如Shirodkar 法、MacDonald 缝合法、Cautifaris 法等, 其中以MacDonald 缝合法最常用。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①宫颈管消退≥80%, 宫口扩张>1 cm且≤4 cm, 甚至宫颈外口见羊膜囊脱出;②胎膜完整;③宫内单活胎, 胎儿大体无畸形。本院采用改良式MacDonald 缝合法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以加强保胎效果。改良式MacDonald 缝合法手术操作简单易行, 手术时间短, 创伤少, 并发症少, 成功率高;但妊娠期紧急手术有可能引起宫颈裂伤、宫颈张力大而发生组织坏死、出血、感染、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如术后监测发现逐渐加强的规律宫缩, 经保胎治疗无效或妊娠已达35周以上, 应及时拆除缝线, 以免发生宫颈裂伤。

宫颈环扎术始于1950年最早应用于临床, 既往只用于妊娠中期(14~18周)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 而近年来更多学者关注探讨紧急宫颈环扎术应用于控制早产临产的有效性研究, 对防治早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祝丽琼等[2]报道了22例中晚期妊娠患者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而保胎, 取得良好效果。Stupin等[3]的对照研究表明紧急宫颈环扎术可成功延长孕周。本院对38例早产临产孕妇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保胎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临床上符合紧急宫颈环扎术指证的孕妇, 建议及时施行改良式MacDonald 缝合法联合宫缩抑制剂积极保胎治疗, 以有效延长妊娠时间, 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减少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艳军.早期早产临产不同干预措施的探讨.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23):605-607.

[2] 祝丽琼, 张建平, 陈少青. 三种时机宫颈环扎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生殖医学杂志, 2009,18(3):269-271.

[3] Stupin JH, David M, Siedentopf JP,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2008(139): 32-37.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紧急宫颈环扎术在治疗早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75例早产临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组(A)38例: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对照组(B)37例:单纯宫缩抑制剂治疗。记录两组延长妊娠时间, 新生儿出生体重、存活率, 手术并发症。结果 A组平均延长妊娠时间50.8 d, 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090 g, 35例孕妇获得存活新生儿;B组平均延长妊娠时间8.3 d, 发生流产31例, 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1140 g, 6例孕妇获得存活新生儿。结论 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在治疗早产临产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抑制宫缩治疗, 能有效延长妊娠时间, 明显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 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

【关键词】 紧急宫颈环扎术;早产临产;新生儿存活率

早产是困扰产科医生的围生期并发症之一, 早产儿由于肺部等器官功能不成熟和免疫功能不完善, 生存能力低下, 早产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积极控制早产的发生, 将早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 是每位产科医生共同努力的方向。紧急宫颈环扎术是产科处理早产临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对38例早产临产(其中部分病例在国内归属于晚期流产)孕妇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保胎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7月期间本院住院分娩总数4287例, 确诊为早产临产者347例, 发生率为8.09%。选取其中符合紧急宫颈环扎术指证的孕妇共75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38例, B组37例。入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 年龄、孕周、孕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年龄 孕周 孕次

A组 23~38 22+~31 3±2.3

B组 22~39 23~31+ 3±1.8

1. 2 方法 A组: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 时间以妊娠≤28周为佳, 亦有学者认为32周之前仍可施行此术。术式:采用改良式MacDonald缝合法, 术后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 定期监测宫颈情况, 缝线松弛可反复行紧急宫颈环扎术, 以期维持妊娠直至34周。B组:单纯宫缩抑制剂治疗、卧床休息, 以期维持妊娠至34周。

1. 3 观察指标 记录延长妊娠时间(d), 新生儿出生体重, 新生儿存活率, 妊娠34周后的分娩率, 手术并发症等。

1. 4 统计学方法 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手术时间10~20 min, 术中出血约10~30 ml, 术后血性分泌物1~4 d,手术次数1~4次。两组孕妇治疗效果、围生儿出生体重、存活率的比较见表2, 表3。

2. 1 两组孕妇治疗结果的比较 见表2。

从表2看出:两组延长妊娠时间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妊娠34周后分娩率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 两组产妇分娩的围生儿结局的比较 见表3。

从表3看出:两组围生儿在体重、围生儿存活率方面的比较P值分别为:P<0.05、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3 手术并发症 发热3例, 均在38.0℃以下, 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宫颈裂伤2例(因临产拆线不及时), 均无大出血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手术、子宫颈疾病手术的普遍开展, 子宫颈功能不全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重复性或复发性晚期流产、早产以及随之而来的围生儿结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医务工作者探讨妊娠期紧急宫颈环扎术应用于临床以期控制早产的发生。闭合的宫颈和完整的羊膜腔以及相对安静的子宫肌活动是维持妊娠的重要条件。宫颈环扎术是针对宫颈变化的干预措施, 而宫缩抑制剂是针对存在宫缩的早产者的干预措施。如宫颈已自然扩张或变短并有规律宫缩, 此时单用宫缩抑制剂难以阻断早产的进展, 而仅用宫颈环扎术也难以阻断规律宫缩, 因此对已有规律宫缩伴有宫颈变化的早产临产者, 应行紧急宫颈环扎术同时给予有效宫缩抑制剂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应用, 双重阻断宫缩是提高干预效果的关键[1]。

紧急宫颈环扎术旨在修复和建立正常的子宫颈形态、结构和子宫颈括约肌功能以期维持妊娠甚至足月分娩。手术方法种类较多, 如Shirodkar 法、MacDonald 缝合法、Cautifaris 法等, 其中以MacDonald 缝合法最常用。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①宫颈管消退≥80%, 宫口扩张>1 cm且≤4 cm, 甚至宫颈外口见羊膜囊脱出;②胎膜完整;③宫内单活胎, 胎儿大体无畸形。本院采用改良式MacDonald 缝合法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以加强保胎效果。改良式MacDonald 缝合法手术操作简单易行, 手术时间短, 创伤少, 并发症少, 成功率高;但妊娠期紧急手术有可能引起宫颈裂伤、宫颈张力大而发生组织坏死、出血、感染、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如术后监测发现逐渐加强的规律宫缩, 经保胎治疗无效或妊娠已达35周以上, 应及时拆除缝线, 以免发生宫颈裂伤。

宫颈环扎术始于1950年最早应用于临床, 既往只用于妊娠中期(14~18周)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 而近年来更多学者关注探讨紧急宫颈环扎术应用于控制早产临产的有效性研究, 对防治早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祝丽琼等[2]报道了22例中晚期妊娠患者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而保胎, 取得良好效果。Stupin等[3]的对照研究表明紧急宫颈环扎术可成功延长孕周。本院对38例早产临产孕妇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保胎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临床上符合紧急宫颈环扎术指证的孕妇, 建议及时施行改良式MacDonald 缝合法联合宫缩抑制剂积极保胎治疗, 以有效延长妊娠时间, 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减少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艳军.早期早产临产不同干预措施的探讨.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23):605-607.

[2] 祝丽琼, 张建平, 陈少青. 三种时机宫颈环扎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生殖医学杂志, 2009,18(3):269-271.

[3] Stupin JH, David M, Siedentopf JP,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2008(139): 32-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