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粘液性肿瘤临床表现及病理分析
2014-04-04王玉琳
王玉琳
(黑龙江省林口县人民医院病理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600)
• 论 著 •
卵巢粘液性肿瘤临床表现及病理分析
王玉琳
(黑龙江省林口县人民医院病理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600)
目的分析卵巢粘液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例卵巢粘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本组良性卵巢黏液性肿瘤14例(73.68%),交界性肿瘤4例(21.05%),恶性肿瘤1例(5.26%)。结论 卵巢粘液性肿瘤具有癌变风险,早期应用显微镜下观察与广泛取材病理检查对于早期诊断与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卵巢粘液性肿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
卵巢粘液性肿瘤是临床常见卵巢上皮肿瘤之一,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可发展成为卵巢黏液性癌,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9例卵巢粘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指在提高临床对本病的正确认识与诊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粘液性肿瘤19例,年龄20~80岁,均具有完整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术前均接受血清CA125水平以及CA199水平检测。
1.2 诊断方法与标准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保守性手术与广泛性手术两类,手术切除标本采用10%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并常规经HE染色以及光镜下检查诊断。病理诊断均参照WHO卵巢粘液性肿瘤诊断标准,均经两位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诊断和复核。
1.3 术后随访
术后均接受为期6~12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完善盆腔检查、超声检查与肿瘤标志物检查,统计两组的年龄、性别、血清标志物变化、术式以及病理特点等。
2、结 果
2.1 肿瘤分类
本组19例卵巢黏液性肿瘤患者,14例良性患者的年龄在20~72岁,4例交界性肿瘤患者的年龄在28~80岁,1例恶性肿瘤年龄为41岁。
2.2 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
本组1 9例患者术前血清C A125平均为(22.02±1.34)kU/L,其中,6例升高(>正常值35 kU/L);术前CA199平均为(21.34±2.05)kU/L,其中,10例升高(>正常值37 kU/L)。
2.3 病理特点
2.3.1 肉眼观察
肿瘤呈囊性或者囊实性,内部为黏稠胶冻样物质或者淡黄色黏稠样液体。良性患者的病灶内表面较为光滑,壁较薄,而交界性肿瘤患者的内表面基本光滑,且掺杂有较多的簇状乳头状增生组织。恶性病变患者的内表面表现为多房囊实性病变,且实性区域相比于交界性更为常见,常合并出血和坏死病灶,仅少数肿瘤以实性为主,并掺杂有黏液样物质。
2.3.2 镜下特点
14例(73.68%)良性卵巢黏液性肿瘤镜下可见上皮表现为单层排列,主要由柱状上皮细胞所组成,细胞的边界较为清晰,且细胞质内可观察到较为明显的黏液,细胞核分布在基底部位,体积较小且深染,较少出现核分裂相;4例(21.05%)交界性肿瘤的上皮层次明显增多,且存在出芽或者成丛状变化,细胞具有非典型性,细胞核不规则并且深染,细胞浆内的黏液减少,相比于良性多见核分裂相;1例(5.26%)恶性肿瘤患者的上皮呈现非典型性,且存在明显间质浸润。
3、讨 论
黏液性肿瘤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5%,以良性肿瘤居多,约占卵巢黏液性肿瘤的85%,交界性以及恶性肿瘤相对少见[2]。本组19例卵巢黏液性肿瘤中,73.68%为良性卵巢黏液性肿瘤,21.05%为交界性肿瘤,仅5.26%为恶性肿瘤,与既往报道一致。卵巢黏液性肿瘤多见于20~50岁中青年妇女,而交界性与恶性肿瘤多见于30~80岁女性。
由于卵巢黏液性肿瘤中良性、交界性与恶性肿瘤之间具有混杂存在的特性,卵巢诊断难度较大,尤其是交界性肿瘤是临床诊断的难点问题。通常情况下,肉眼可直接观察到肿瘤的性质为囊性或实性、判断囊内液的性质、辨别肿瘤表面的状态与囊内壁内有无乳头状肿物等,这些表现对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3]。镜下观察可见,良性肿瘤多为囊性,可呈单房或者多房性,并且囊壁内外均较为光滑,无乳头状物生长,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房性病例中,往往呈微小子房密集分布表现,且在新鲜标本上还可呈现实性黏稠液,标本质地较为细腻,往往容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故在病理检查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和鉴别[4]。典型恶性肿瘤的组织切面常呈囊实性,且囊性区内房分布较为密集,而实性区可出现灰白色区,且质地较脆,通常同时存在实性区与小囊腔,部分患者可合并出血、坏死灶,还有少数囊内壁可合并乳头状增生,且质地较脆,容易发生脱落[2-3]。交界性肿瘤由于具有良、恶性肿瘤的共同特性,临床诊断难度较大。镜下可见上皮增生,但无明显间质浸润,并且具有以下三项中的任意两项:出现绒毛样腺状增生,存在有丝分裂征象或者不典型细胞,细胞组织在4层以内。对于可疑交界性肿瘤患者,应确保取材充分,以便能够检出微小浸润病灶,避免误诊漏诊,提高诊断准确率[5]。
总之,卵巢黏液性肿瘤多见良性肿瘤,对于可疑交界性肿瘤需进行多点取材并仔细观察,最大限度地提高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决策,改善临床预后。
[1] 苏玉杰,周 莉,靖丽娟,等.46例消化道来源卵巢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3):511-515.
[2] 韩志江,舒艳艳,赖旭峰,等.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瘤的CT鉴别诊断[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2):1677-1680.
[3] 唐兆瑞,卜燕燕.卵巢粘液性交界性肿瘤19例临床病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3,(28):207.
[4] 安云婷,郑子雯.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36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8):1538-1540.
[5] 梅 立,岳 军,谢 兰,等.5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5):858-860,863.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athology of ovarian mucinous tumor analysis
WANG Yu-lin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linkou people's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eilongjiang Mudanjiang 157600, China)
Objective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analysis ofovarian mucinous tumor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9 cases of ovarian mucinous tumors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 pathological data, summarize its 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 Results In this group, benign ovarian mucinous tumor in 14 case (73.68%),4borderline tumors (21.05%), 1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5.26%). Conclusion Ovarian mucinous tumors with a risk of cancer,early application of microscope observation and extensive pathology examination is of important signifi cance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varian mucinous tum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737.3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