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与超越: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基于北京高校大学生家庭教会信徒情况调查

2014-04-04崔丽娜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信仰大学生

崔丽娜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21世纪伴随着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风险社会的出现,中国社会正经受着一场价值多元、思想激越、文化碰撞的急剧转型,大学校园悄然出现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宗教信仰群体。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未来的中坚,他们的信仰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价值观念问题,也关系到未来中国信仰结构的变迁与重组。

为了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笔者通过个人深度访谈、参加家庭宗教聚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北京几所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大学生信仰与生活现状的调查。

一、正视问题:转型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透视

1.大学生宗教信仰的高知识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思想文化多元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人数呈现增长趋势。大学校园的宗教信徒不仅有大学生、研究生,也有教师,甚至还有一些学术成就卓越的教授。“比例数字虽不同,多数显示为百分之十几,最高的可达20%,最低则在3%~4%之间。”[1]51调查显示,参加家庭宗教聚会的成员中不乏清华、北大、人大等名牌大学的学生,他们的活动一般都是在周六或者周日,聚会地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保密的,没有公开的宣传。信徒和传道人大都是大学教师及其家属、留学生,以及其他外籍人士,很少有专业的神职人员。大家在一起布道、唱诗、查经、祷告、讨论,彼此以“弟兄”或“姊妹”相称,深入交流,相互关爱。既营造了家庭教会温馨宽松的聚会氛围,又满足了聚会者的个性化需求。

2.大学生的宗教行为及价值取向

21世纪的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多元化,主流文化的影响逐渐式微,文化、思想和价值的多元化异彩纷呈,从而“把我们推进激烈的价值冲突中”[2]。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宗教书籍、宗教文物开始备受大学生读者的欢迎。每年的圣诞节,很多城市的教堂都拥挤不堪,人满为患,参与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圣诞节成为都市年轻人复制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流行时尚。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的主流信仰体系逐渐解体,由于缺乏支持基础,适应现代性社会的新的信仰体系又无从建立,因此出现了新旧价值体系的断层,这是社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文化领域特有的“堕胎”现象[3]。面对这一切,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精神上无所归依或者说是文化乡愁的现象,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感到茫然、无助。

3.大学生党员信教问题日益突出

调查发现,大学生党员信教问题日益突出,在调查样本的16名中共党员中,信教的有2人,占12.5%。这表明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后,仍有部分大学生信仰宗教,尤其是学生党员信教,反映了宗教已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认为:“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4]1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非常复杂,绝非一两句话就可以讲清楚的;但总的看来,应该是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有关,与社会信仰多元化的大背景有关。当代大学生基本是“80后”“90后”,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正如吉登斯所说互联网加速了脱域化效应,“使在场和缺场纠缠在一起,让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5]。在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多元并存的情况下,社会大众的信仰选择日益多元化,受其影响,一些大学生党员认为宗教信仰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并不矛盾,可以既信马列又信宗教;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人的精神空虚,道德败坏,社会乱相频生,不断出现“表哥事件”“房妹事件”“常艳事件”等,而宗教恰恰主张抑制人的私欲,净化人的心灵,稳定人的心态,等等。这就使一些大学生党员放弃了无神论信仰,转而到宗教领域寻求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消解,最终结果只能导致大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性、自主性、主体性的丧失。所以,必须在唯物史观视阈下,立足于当前改革开放宏阔的时代境遇,对转型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进行深度探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二、着力应对:转型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归因分析

1.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内在缺失

当代大学生获得了充分发展及展示自己才华的机遇,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学业、就业、人际、情感、经济等方面的压力,难免会在心理上产生挫败感、失落感、孤独感、焦虑感和无力感。“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始终是青年大学生不断思索的问题。在接受精神状况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自己“精神愉快,丰富充实”的占25.2%,认为自己“精神空虚无聊”“精神紧张疲惫”“精神压抑焦虑”的各占20%左右,对自己的精神状况“说不清”的占14.8%[6]。宗教信仰尽管“不能从技术层面为人们提供一种如何避免与化解痛苦与不幸的手段,但却在精神的层面为人类提供一种化解痛苦与不幸,即如何使痛苦与不幸可以承受的问题的依据。”[7]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逆境的加剧会使人回想到宗教。”[8]“当一个人从理性和实践上难以平衡自身心态的时候,往往会到宗教的神圣领域中去寻找一个“避风港”,求得心灵的安抚和精神的支持,以便消解心灵的痛苦。”[9]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教室上晚自习时,认识了一位M大学的本科生,她是一名基督徒,我们聊得很投机,互留了联系方式,她热情的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周末教会秋游,我高兴的答应了。周未,我如约而至,令我吃惊的是,这些基督徒大多是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师的学生,我们驱车一起来到云蒙山,大家一起登山、畅谈、唱诗、聚餐,温馨、宽松、和谐的氛围,给人一种平等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2.家庭及同伴的影响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家庭在本质上有如下四个特征:“①它是由一群人组成;②家庭的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③家庭中的成年人要对全体后代负责;④它是个体在社会化方面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因素。”[10]因此,家庭对于人的影响具有独特并且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信教是受家人的影响。

来自云南的多多是笔者第一个接触到的家庭信教的研究生。由于爷爷、奶奶、父母都信佛,受其影响,记忆中她从11岁就开始信佛,现在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吃素不吃荤,早晨6点开始起床念经。她认为佛家的智慧在于教导人们“通达缘起法,立足人间,正视现实,认识人生,净化人生,庄严人生;认识世界,净化世界,庄严世界;万善齐修,四恩总报。”[11]在同学眼中,她信得简直痴迷,虽然人很好,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完全理解她的人。

一个真正的信徒在言行举止上是不同于世俗的。他们礼貌、谦卑,与人无争、乐于助人等优秀的品质表现,在很多时候成为了人们的榜样,被人们关注和学习。L大学的小康是一位2012级的学生,是一个基督徒,信教才三个月。她对我说:“我是大学同屋带我信主的,我进宿舍第一天就看见她正在看圣经,觉得很好奇,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后来和她一起参加家庭聚会,觉得在那里才真正找到了有共同信仰的同伴,能够真正读懂自己,理解自己的心灵诉求,本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没想到却上了贼船,感谢主,阿门!”

3.信仰危机

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属于精神的寄托。人类生活不仅有衣、食、住、行等生理层面的物质需求,而且有人生安全、人的归属等心理层面的需求,同时还有人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在海德格尔看来“信仰的真正的生存意义便是:信仰等于再生。也就是超越今生,得到来世。几乎所有宗教信仰都包含对有限生命的超越这样的内在追求。”[12]

观照当下,面对20世纪90年代的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一些西方学者声称“东亚经济模式”消亡,“亚洲价值观”破产,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变迁目不暇接,各种发展中的问题层出不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巨大的嬗变和碰撞,贫富差距悬殊,两级分化严重;边缘和贫穷弱势群体大量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最旺盛的阶段,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但由于社会阅历有限,经验不足,容易感情用事,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失范使大学生容易从宗教中寻求社会规则与精神寄托。

4.西方宗教观念的渗透

境外宗教渗透渠道越来越多,方法也越来越多,涉及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一些地方的社会政治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笔者所调查的S大学就是典型的这种情况。S大学的学生聚会点位于该大学周边的一个高级住宅小区内。该小区高楼林立,环境优美,一应现代化设施齐全。小区的保安系统十分完备,不仅昼夜有保安人员执勤,而且每单元的楼门都装有密码式门锁,除非持有密码或者里面有人开门,否则外人是难以进入的。这样规模的一所房子,每个月除去水电、物业等杂费不算,仅租金就需要七八千元人民币。这么高昂的费用普通的大学生是根本承受不起的。之所以选择这样豪华的单元楼作为基督徒们聚会的地点,是因为有一位外国人作资金资助者,同时也是因为害怕中国政府查处。外国人为什么会出此巨资呢?哈德逊·泰勒指出:“中国有五千万家庭;一千个传教士每天可以接触五十个家庭或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将福音书带给全部中国人。正是以完全一样的方法,如加尔文教,贯彻了它的教会原则。目的并不是遵守原则的人们的得救,这只是上帝的整改(事实上是他们自己的),而教会不能通过任何方法处理,只是上帝荣耀的增加。”[13]

三、转型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解决对策

1.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4]2但同时他还指出:“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4]2在这里,马克思指出宗教有为剥削制度辩护,麻醉人民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宗教也有其积极的、肯定的政治功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其他学说相辅相成,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无法了解无神论思想,无法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因此,应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党关于宗教的政策和国家的宗教法律法规。使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和特征,使大学生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宗教迷信与各种伪科学之间的界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观。

2.构筑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神学家蒂利希说过:“正如文化在实质上是宗教,宗教在表现形式上则为文化。”[14]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文学、艺术、出版、影视、旅游等多项产业和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课是构筑校园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必要途径,构筑和谐校园文化应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①建设高质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宗教知识的宣传、利用与交流的力度;②组织专家开发具有时代特点,有较强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及宗教宣传的影片,使学生在网上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③建立网上思想教育平台,采取主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等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充分发挥隐形教育的作用。另外,依法创办一些宗教院校,设置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学历,为我国宗教事业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3.回归理性信仰

信仰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宗教情怀是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的一种精神归宿和寄托。正确对待大学生信仰,是“发挥宗教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弗兰克尔认为“人的主要动机是要揭示出自己生存的意义”而人生的意义离不开信仰。人能够献身于某一目的、某一理想或超越自身的力量是人追求生命过程中完善的表现。”[1]9大学生作为知识精英,将肩负奉献祖国、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对大学生宗教信仰加以合理引导,将有助于巩固知识分子后备军的力量。

4.严防境外邪教势力对我国的渗透

当今世界局势并不太平,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现代迷信泛滥,邪教活动猖獗的现象。与此同时,部分宗教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渗透,试图分化瓦解民族文化及宗教意识,使大学生成为西方强国的思想附庸。

①严厉打击和坚持惩治邪教,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邪教盛行,美国宣扬“信仰疗法”的“科学教”;韩国被称为“东方基督教”的“统一教”;以及我国安徽的“主神教”,等等,这些世俗迷信现象强化了民众的迷信意识,是现代迷信传播的温床。因此应当警惕世俗迷信现象的蔓延滋长。②抵制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以西方为首的国际社会将“宗教人权”“信仰自由”问题,作为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因此,我们要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来自境外的“宗教渗透”。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人联合起来,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这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 李素菊.青年信仰与宗教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2] 马蒂亚斯·霍尔茨.未来宣言:我们应如何为二十一世纪作准备[M].王滨滨,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81.

[3] 李庆真.从社会转型的视角解析当前我国青少年面临的信仰危机[J].青年研究,2005(6):1-7.

[4]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3.

[6] 葛操.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J].河南社会科学,2000(3):114-117.

[7] 高长江.神与人:宗教文化学导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34.

[8] 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晏可佳,张龙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

[9] 玛丽·乔梅多,理查德·德·卡霍.宗教心理学[M].陈麟书,陈耀庭,李向阳,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523.

[10] 高师宁.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基督徒[M].香港:汉族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257.

[11] 曹曙红.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432.

[12] 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7.

[13]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9.

[14] Tillichi P.Theology of Cul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42.

猜你喜欢

信仰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铁的信仰
大学生之歌
不灭的信仰
新大学生之歌
信仰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