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艺术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
2014-04-04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杨 宇
一、我国高等艺术设计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少艺术设计院校只满足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人文素质的提高,只是一味地在艺术专业知识掌握的专与深上下工夫,而淡化或忽略了对艺术设计生人文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素质的缺陷。人文素质的缺陷是当今艺术设计生整体素质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源质量偏低,文化素养较差,人文知识匮乏。目前国内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对学习的认识比较短视,认为学好专业技术就行了。对人文课程不感兴趣,甚至排斥。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师积极性不高。
2、师资力量薄弱。有的高校把专业教育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艺术类学校,重专业,轻文化;重技能,轻人文。在课程安排上也倾向于专业课,要么减少人文课程的课时,要么把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甚至干脆取消。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也多考虑专业课教师,造成人文基础课师资的不足。有的由其他专业老师兼任,有的则请外聘老师,造成人文课谁都能上,上好上坏一个样,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3、人文教育课程开设甚少。课程内容陈旧,设置不规范。在人文素质课程的整体设置上缺乏系统规划,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课程之间缺乏相互的关联和渗透,不同专业也没能体现出其专业特色。即使开设有人文课程,也存在着严重的教与学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一些教师为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而机械的讲授,而艺术设计生也仅仅为了取得学分而被动的学习,在思想心灵深层没有接受这些人文课程的真谛。人文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深沉的文化底蕴,它的作用不是一下子或者短时间内就能突现出来。立竿见影的技术教育使人们忽略了人文教育的作用,它促使艺术教育追求“短、平、快”的教育效益。通览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就可略窥一斑:各门课程知识完备、材料丰富,但是均缺乏人文知识的融入,人文知识学科更是少得可怜。
4、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影响了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既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境界、抵御拜金及拜物主义的滋生与蔓延。艺术设计生缺乏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追求,也是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在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上的误导所造成的。致使他们在校期间过分着重艺术专业的学习,而非主动地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不注重提高自身的品质修养,不愿意去涉及广阔的人文空间,甚至有人认为学习人文知识只是学习专业知识之余的一种消遣与时间的浪费。这种人文知识在培养人才目标上的淡化,学习气氛上的淡薄,造成艺术院校学生在人文知识方面的先天不足,严重制约对艺术设计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个人的创造价值,人们在激励的竞争中谋求最大的利益。这种概念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艺术领域,一时间金钱至上。近几年来,受社会低俗文化和不良习气的影响,少数大学生信仰缺失、精神空虚、心理急躁、学习不安分,行为举止粗俗、道德行为失范。“大学生虐猫、自习室投毒”等犯罪事件屡屡发生,正是因为缺乏人文教育。这些事实的背后,的确给我国高等院校现有的教育模式敲响了警钟。
二、加强艺术设计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的意义
对艺术设计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正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这就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必须提高艺术设计生人文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
1、加强对艺术设计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是建设和谐社会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设计是一个“起之于人,归之于人”的思维过程,“设计的目的是人,不是产品”。一切设计活动,只有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前提下,它才能成为有效设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等新兴学科的兴起,尊重人、关怀人、服务人的设计思想已经成为人们共同遵循的设计准则。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如果头脑中没有“为人”的观念,缺少“为人民设计,造福人民”的思想,要想学好设计,恐怕是不可能的。因此,进一步加强艺术设计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其人文素质水平尤为重要。
2、加强对艺术设计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是设计师职业素养的需要。
艺术设计不同于科学研究,也不同于纯艺术创作,它是以创新为目标的综合性、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作为设计创造主体的设计师,除了应该具备艺术与设计方面的知识技能外,还应具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人们对产品造型、质量标准不断提出更多更新更高要求的情况下,如果设计师缺少人文素养,设计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这样的产品即使再怎么精美,也必将行之不远,被市场淘汰。
3、加强对艺术设计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是高校全人教育的需要。
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本。这个“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人,其次才是所在领域的技术、技能专家。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的形成,需要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试想,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一无所知,国家观念集体意识淡薄,即便专业学得很好,软件使用很熟练,能称得上优秀学生、跨世纪人才吗?有这样的学生,何谈为中国工业的振兴而设计?因此,高校必须加强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三、加强艺术设计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的主要目标
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不能用说教、讲理的办法来实现的。人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艺术设计生学会怎样做人,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自然和环境。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目标,对艺术设计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坚持不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艺术设计生的头脑,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前途命运,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同时要不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2、以艺术人文知识教育为起点,培养艺术设计生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认识。着眼于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帮助艺术设计生深刻理解艺术的人文内涵,提高对艺术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艺术行为抉择能力,从而把握艺术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艺术技术永远造福于人类。
3、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支撑,促进艺术设计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引导艺术设计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加强艺术设计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的主要措施
1、改革和优化课程教学模式。高等艺术院校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对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艺术人文教育,增强艺术的人文特征,改革和优化课程教学体系至关重要。(1)改革教学方法。人文社会艺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交互式学习等。人文教学应摒弃简单的灌输、说教、训导和考试等方法,坚持以讨论、对话、实践和反省为主,体现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审美化的教学特征。推行以艺术设计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等方式方法,使他们在讨论中展现立场,在对话中阐释观点,实践中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反省中揭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该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艺术设计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2)增加跨学科的选修课。现在大多数院校专业课的教育仍然是传统型的技法教育。有的院系从素描、色彩、构成、字体到设计表现(效果图、模型)等技法训练课程占总课时的80%以上,而人文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课程很少,形成了学生表现能力(主要是绘画能力)较强,而人文科学综合素质偏低、模仿能力强而创造性不足等问题,学生的市场意识与抗风险能力也较低。因此,开设一些跨专业的综合性课程,给艺术设计生增长人文知识提供广阔的选择余地,这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开拓知识面具有很大裨益,能使他们具有全面完整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知识广博的艺术专家。(3)鼓励艺术设计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反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社会上不实用,在公司可以学到学校里所学不到的东西,这充分说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教育的滞后。目前,我们的一些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没有企业的介入,无视社会的需求,或对企业的需求知之甚少。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技能存在着严重的脱节,以至于企业对我们的学生不认可,对学生的评价是:设计能力不强,实践经验又没有。这就造成现在的尴尬局面:社会需求量很大,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又很多,但是双方都在“望眼欲穿”。因此,学校不仅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而且要把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不同地区的艺术设计产业开发、设计教育、设计信息研究等合作研讨和交流。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视课堂教学、轻视现场实践的观念,提倡崇尚实践、善于实践的教学观念。加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及校企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的深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对于实践教学不够完善的院校,可鼓励学生去校外的公司兼职,学校内部也可以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如工程进校园,校办工厂、学校的设计事务所、工作室等都是学生设计实践的理想场所。还要经常组织艺术设计生深入社会,参加扶贫、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以此培养他们“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
2、努力提高艺术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提高艺术设计生的人文素质,不仅需要一支优秀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队伍,还必须提高艺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要有计划地派送教师外出学习、交流、考察、访问等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因为艺术专业课教师对艺术设计生也具有重要的人格影响力量。一般说来,学生对教师在心理上本能地存在一种敬佩之情。教师的敬业精神、授课水平、仪态风貌、个性特点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德高望重、学术造诣颇深的教师,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就更大。要提高和调动艺术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积极性,促其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艺术设计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树立榜样。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可以对艺术设计生产生重要影响,学生接受校园环境所负载的信息而发生“文化心理层面”的改变。因此,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对艺术人才常常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1)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知识竞赛、读书节等活动,帮助和指导艺术设计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2)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举办演讲比赛、设计作品展、影展、文艺演出等。(3)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设计、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陶冶情操,塑造自我。(4)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艺术设计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理念,使他们置身于浓厚的人文氛围之中,激发人的灵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创造一种历史积淀的气氛,让艺术设计生的人文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总之,艺术本身就是人文修养的组成部份,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艺术设计生的成才和社会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综合素质,更离不开基本的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