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幼儿园如何防止小学化

2014-04-03王海燕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家长

王海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当前幼儿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它不仅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也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如若得不到改善,必将影响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主体建设力量。在2012年10月9号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地提出了学龄前阶段中,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记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如何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让幼儿园的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树立主体化教育理念、尊重儿童的本位发展

教育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所以教育的重心就应该从教材或知识转移到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强调教育适应儿童成长的自然节奏和速度,尊重儿童的天性、本能、兴趣和需要。

1.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建立健全幼儿园的教师岗位责任制、教学教研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安全公约、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名师工作室制度等等,并张贴上墙,及时详细填写规定表册并存档。

2.多元化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多元化领域的相互渗透,淡化语文、数学、英语等具体学科,注重综合性跨领域的课程,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设计和内容选择严格依据省编教材的要求,满足儿童的天性的自我表现和潜能表达,尽可能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强调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尊重儿童的本位发展。

3.科学制定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的安排。

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试行)》制定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

二、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尊重儿童的成长

1.独立,让幼儿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幼儿园创设多种游戏区域,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体验活动,培养孩子亲近自然的情感,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技和基本的知识,同时,利用一切可利用条件,创造外出考察实践。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源于幼儿自身的需要,都是幼儿自主的参与,自由选择,因此,孩子们的进步也是飞快的,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2.独特,让儿幼儿享受个性成长的自由。

本着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的基础,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让儿童在预备好的环境中自由学习,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构建独立、自信、专注等能力,为将来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给予孩子享受个性成长的自由,通过孩子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探索,杜绝“最大效益法则”的防御心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敏感期,不为孩子代劳,让其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这些与新《纲要》“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从兴趣的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的重要精神相符合。

3.独创,让幼儿展现灵动的智慧。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环境,发掘生活中蕴含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同伴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创造的快乐,展现灵动的智慧。如:发现生活中的小创意:幼儿园彩绘区,孩子们拿来了不同形状的废旧酒瓶,用想象与色彩的创意搭配,创造出一件件美丽的作品,在孩子们的手里,废旧纸杯、废旧绳子、废旧毛线、甚至是枯树枝,都能成为一件件工艺品。展现教学活动中的智慧:用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启发性、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创造,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跳跃着无穷的智慧,迸发出灵动的思想。

4.独秀,让幼儿自信地发现自己。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而又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需求,使幼儿自信地发现自己的能力。如:绘本教学过程中,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猜想,感知绘本的故事内容,猜想故事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了故事的作者,当谜底揭开,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自信地发现自己成长的快乐,满足于自我价值体现的快乐。

三、强化师资队伍,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做好有效衔接

1.强化教师理论学习,注重教育思想创新。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将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及培养,促进教师内涵的发展,使教师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鼓励教师多做教育反思,多积累保教经验,尤其针对“小学化”倾向这一现象,审视自己的教学,发现问题及时研究,不断调整计划,改进教育行为,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2.加强园本培训,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建立园本教研制度,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积累丰富幼儿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采取学前教育培训、请进来、送出去、通过送课下乡、观摩教学、四个一优秀教师及专业特色教师开展教研、听课、评课、示范课、同课异构等活动,采取“帮扶互助”、“师徒结对”等方式,推动幼儿园师资水平均衡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客观上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得到解决。

3.评价角度创新,给老师一个新的成长空间。

及时调整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融合“发展性评价”,对教师和幼儿随时随地评价,随时随地调整,拓展“动态评价”的方式。管理者评价教师,通过“开放和限制”、“反思性学习”、“价值第一,条件第二,策略第三”的评价眼光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衡量教师的教育行为价值、促使教师形成开放的教育态度。

教师评价幼儿,则采用“幼儿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多种主体评价方式予以实现。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幼儿行为表象的描述、情况分析与策略调整,形成开放性的动态评价,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教师评价水平的有效性提高。

4.重视幼小衔接,合力达成双向衔接。

孩子上了小学是否能适应小学生活是广大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就让家长放心,更不会给社会上的一些“预习班”填补了这项空白。同时,也要和社区小学有效沟通,达成能有效衔接的教学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们上小学后,基础良莠不齐的现状。endprint

变“幼儿参观小学”为“幼儿园与小学互动交流”,是我们尝试幼儿园于小学双向衔接的一种新的方法。带着孩子们走进小学的阅览室、科学室、音乐教室感受小学的校园文化。同时,让小学老师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感受幼儿园课堂教学的灵动和有趣,也能让小学老师们在教学方法上和幼儿园有效衔接。

四、家园合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方面是家长对学期教育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是社会风气和幼儿园之间的无序竞争,一些私人幼儿园和社会上的学前班的开设,往往让幼儿园的要求往往存在误区,这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而且急功近利的心理严重。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教育管理中来。

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理解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和办园宗旨和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并在日常教学中,及时将家长的信息反馈到幼儿园来,以更好地监督“小学化”现象的发生。

2.定期召开专家讲座,根据家庭教育中显著的问题解决家长的教育困惑。

有针对性地把教育的理念慢慢渗入家长心中,从而让家长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并了解更多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形成更加融洽的亲子关系,使家园教育更加一致。

3.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如“半日观摩”、“亲子游戏”、“课间操比赛”、“小主持人大赛”、“创意大赛”、“亲子共读”等多种活动,以便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成长情况,以及幼儿园的教学规律和模式,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来,感受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4.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幼儿园有自己的门户网,在门户网中设立班级直通车栏目,各班级还有自己独立的qq群,让家长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并在门户网和qq群的共享中下载学习相关的教育理念,交流教育心得,观看专家视频讲座,大大提升了家长的教育观念。

“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改善不仅仅依靠我们的管理者、教育者、老师、家长的努力,更需要我们社会的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每一个孩子都像一朵独特的花朵,从发芽到渐渐地发育成花骨朵,再等时机成熟开成鲜艳的花,都需要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这正是所谓的个体发展。让我们尊重孩子们的成长,给予他们一份更多的等待和爱的阳光,在纯洁的殿堂中,让花儿成长的更加健康,开的更加艳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园儿童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