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课文教学的“突破点”
2014-04-03程景爱
程景爱
摘 要:凭借教材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加以培养和训练,是小语教学的基本途径。教材所编又是一篇篇鲜活的课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是各项能力得以训练的基础及载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选准课文;突破点
如何“多、快、好、省”地理解课文内容,进入文章的内在天地呢?选准课文教学的“突破点”,就得取得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从“中心句”突破
许多文章都有总起句、总结句,这些句子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和中心的体现。从中心句入手,再由中心辐射全篇,这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一夜的工作》,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后,找出反映周总理高贵品质的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再以中心句作为“突破点”,让学生围绕中心句回顾全文,逐段阅读归纳出哪些词句体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的,又有哪些地方能体现“生活简朴”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读自议。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填表。这样课文的结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了。
二、从“重点句段”突破
有些句段在文章中不是“中心句”,但这些句段有的是文章重点所在,有的是难点所在,有的是学习的疑点所在。教学中,抓住了这些句段,也能起到突破全文,以点促面的作用。
如《惊弓之鸟》中,更赢说的一段话:“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这段话是课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学时,教者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直接学习这一段话。教师点拨:哪些是更羸看到的?哪些是更羸听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他是怎样想的?用“因为……所以……”句式逐个逐步说一说。通过读书、讨论、练说,学生对这一段话有较深的理解,然后再回顾前文,课文前面几节讲了什么呢?让学生前后对比阅读。在对比中,学生读懂了课文,掌握了前面介绍了事情,后面讲了更赢的分析,也认识了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特点。
再如《古井》有重点句:“古井像一位深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家乡儿女。”古井是怎样哺育家乡亲人的呢?紧扣重点句质疑来辐射全文。学生通读全文,划出两个答案:(1)提供了甜美的泉水。(2)陶冶了人们情操。理清了这两点,也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抓住了课文教学的重点,理清了层次后,再着眼整体,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各个部分内容。
有些课文,由好几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里有重点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三至五段分别有重点句:“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不碰壁”;“伯父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等。教学中只要抓住了这几句话,也就抓住课文学习的难点、疑点,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能理解文章的中心。
三、从“过渡句”突破
过渡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些过渡句在承上启下的同时,也起到概括上下文内容的作用,教学时,抓住了这些过渡句,实则就能理清文章的条理,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伟大的友谊》有一个过渡句:“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教学中,让学生先找出这个过渡句,根据过渡句提示,划出哪几节是写“恩格斯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马克思”;哪几节是讲“在工作上,他们互相帮助。”从而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再引导学生逐段理解,在生活上恩格斯怎样帮助马克思的?在工作上他们是怎样互相帮助的?最后,围绕过渡句体会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如何“伟大”。
再如《赵州桥》有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根据过渡句提示给课文分层,然后抓住赵州桥两个特点“坚固”、“美观”深入理解课文的每个部分。
四、从“三眼”突破
“三眼”即题眼、文眼、字眼。透过“三眼”也就能窥探到文章的灵魂,抓住“三眼”也就扣住教学的重点。
如《飞夺泸定桥》题眼集中在“飞夺”两字上。审题后,让学生通读全文,使学生知道“飞——抢时间”、“夺—攻天险”。然后按照这个结构给课文分段。最后再引导学生逐段理解:抢时间(飞)遇到哪些困难,红军战士是怎样克服的?攻天险(夺)时,遇到哪些困难,红军战士是怎样克服的?在阅读中,使学生理解了“飞、夺”,体会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智慧。
再如《狼牙山五壮士》题眼是“壮”。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审题:“五壮士”和“五勇士”、“五战士”有什么不同?课文围绕“壮”写了哪些内容?学生通读全文很快能总结出,课文围绕“壮”分别写了五壮士“壮志、壮行、壮举、壮言”等几个方面。在这几个方面又如何体现“豪壮”?这样再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使学生体会到“壮”不仅是五位战士具体的表现,更是五位战士精神和作者情感的真实写照。
《难忘的一课》中,文眼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紧扣文眼,设疑:“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出了几次?分别是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在读书中释疑,在讨论中理解了文章内容,领悟了文章表达的情感。
《桂林山水》一文中,分别描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其中写水的“绿”、“静”、“清”,写山的“秀”、“险”、“奇”,这些都是文章中关键的字眼,教学时引导学生梳理出字眼,山和水的特点也就一清二楚了。围绕字眼细细品味,便能领悟到那秀美的景色和作者赞美喜爱之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