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际交往视角下微信功能的探讨

2014-04-03王欢祝阳

现代情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微信

王欢++祝阳

〔摘 要〕新信息技术正以全球的工具性网络整合世界,并产生了庞大多样的虚拟社群[1]。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微信席卷并占领了通信市场。旨在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剖析微信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基于媒介延伸论,探讨“对讲机”功能如何实现人际沟通的“光荣革命”。从人际交往的符号互动理论出发,讨论了“摇一摇”功能体现出的社会心理。从弱关系和地缘性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附近的人”功能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实质及其建立的认知过程。重点探讨了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以此反思“朋友圈”建立的过程。从人际关系分类与人际圈模型图两个方面,思考和解构基于微信形成的关系圈。

〔关键词〕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沟通方式;微信;功能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2.017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2-0082-04

微信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产物,依托QQ庞大的用户群,契合移动应用“社交+定位服务”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和完善用户体验,促使其稳坐移动端新型即时通信领域的“第一把交椅”。截至2013年7月,微信用户数量已超过5亿,海外用户数量达到7 000万。从2013年4月底到7月初,微信用户数量以每天160万惊人速度增长,创造了移动通信领域的神话。腾讯总裁刘炽平在7月3日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提到微信每日活跃用户数均超过1亿。毋庸置疑,微信已成为现代人的“宠儿”,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微信人际交往的魅力究竟何在,发人深思,以人际交往的视角,讨论微信创新性的核心功能。

1 “对讲机”实现人际沟通方式的“光荣革命”“媒介即人的延伸”,该观点由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2]中提出。他认为,媒介是人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基于上述论断,他分析了人类的3种延伸:身体器官的延伸、某种感官的延伸、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网络社会已步入Web2.0时代,并向Web3.0时代发展,媒介已经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网络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手机则是人的腿脚、嘴巴、耳朵等身体器官与神经系统的延伸。作为网络与移动终端的结合体,微信可视为人的综合延伸,而短语音消息则是嘴巴的延伸。微信既汲取了QQ等即时工具的即时性、互动性等优势,又具备了SNS的社交与共享功能,同时还兼具手机媒体的可移动、私密、贴身、语音等优点,提供全方位的、独特的感官体验。麦克卢汉认为,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他将媒介分为3类:以听觉为主导的口头媒介、延伸视觉的文字或印刷媒介、无所不包的电力媒介,并以这3种媒介类型为标准来为人类社会断代,形成了人类的部落化时期、非部落化时期、重新部落化时期。这3个时期里,人们的组织方式、思维方式、行动方式均受到当时媒介的影响规约,分别与当时的媒介形态相契合。麦克卢汉认为,技术或者说媒介已成为人类进步的推动力,并预言电力时代的到来,促使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实现外化,人们不但是调动所有感官,甚至是整个意识系统去参与媒介,这种整体性的全身心的投入,让人们不再呈分割独立状态,必须要整合感知、全面把握、密切交往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微信的诞生,变革了传统的人际沟通的方式,同时也有别于其他新媒体沟通模式。之所以称微信沟通方式为“光荣革命”,一方面因为微信沟通本质还是人际沟通,无法摆脱传统的沟通规则的约束,同时延续了其他媒体传递文字、图片等信息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又有别于当面的传统沟通和其他媒体沟通,尤其是短语音消息功能的实现。对讲机实现了短语音消息传播,既突破了短信打字麻烦、侧重视觉而忽视听觉的局限,又解决了手机通话不经济的问题,同时依托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的通讯。媒介作为人的延伸,保持着跟人相当紧密的联系,因而媒介的形式表现内容表现很容易就决定人的思维、思想以及价值观。短语音消息功能是一种快餐式的沟通方式,契合了现代人青睐方便、快捷、互动沟通方式的价值心理,因而极具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麦克卢汉极力强调媒介的巨大作用,但并没有悲观地认为媒介能够主宰人类的命运,要“从自恋和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清醒地认识到媒介的影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决定媒介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微信只是为人际沟通提供了工具,是场人际沟通方式的革命,但不会对人际沟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人际沟通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传统的沟通架构内。在微信沟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与同辈或亲人沟通更乐意使用短语音,而与师长或陌生人沟通更倾向使用文字,反思现象背后,体现的是身份、地位等因素对人际沟通的影响,这与传统人际沟通规则不谋而合。简言之,在人际交往中微信在人际沟通中只是起到工具性的变革作用,但并不会颠覆传统沟通规范。

22 使用“摇一摇”的社交心理“摇一摇”是微信推出的随机交友应用,通过晃动手机或点击按钮,实现同一时间段触发该功能的用户,为人际互动提供可能,同时增加微信黏度。结构摇一摇功能:通过晃动手机发出动作,视觉上是屏幕由裂开再到合并,听觉上配有吸引力的声音来响应动作,最终从屏幕中央滑落下一张名片,构成了该功能的完整的交互体验。“摇一摇”功能实现人际关系的匹配,主要得益于符号的互动,依托微信搭建的“场”,在相同的规则下,即使用同一功能、同一时间段、同一动作,实现关系的匹配,为交际程度深入的实现提供可能。从统一规则的角度,可将此功能建立的关系称为趣味关系,匹配出的关系是潜在的人际关系,倘若双方因某种因素并未进行互动,关系将终止。此过程终止关系的因素包括名片中的提供的照片、性别等信息。“摇一摇”功能实现了陌生人由零接触到双向接触,并为进一步的情感卷入提供可能,微信交际的不断深入主要依托符号的互动,象征性交往理论对解释此过程恰到好处。象征性交往理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所谓象征,是指用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展现出来的活生生的具体人来衬托交往另一方的形象,使交往双方的关系明朗起来、清晰起来,并且明确意识到自己在交往中所担任的角色。该理论的代表人物米德[3]把个体单位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重点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最感兴趣的是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发,提出了“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的公式,并基于此公式,提出了人与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模式,如图1所示。endprint

图1 米德的人际交往相互影响模式 米德的人际交往相互影响模式是研究微信的人际交往模式的基础,对于解释交际双方的认知心理具有借鉴作用。人际交往有助于个体保持心理平衡、增进身心健康,是认识、完善、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对丰富人生阅历与经验、拓宽知识面具有促进性,更是社会化的必要手段,交际需求成为现代人基础性的需求。“摇一摇”功能迎合了交际心理,成为在相同时间段的具有相同需求的人的“桥梁”与“纽带”,搭建了有别于现实社会的“场域”,将时间与空间统一起来。在使用“摇一摇”功能的过程存在“贪”、“痴”、“嗔”的现象:“贪”指的是用户希望尽可能多地匹配出人际关系,碎片化时间段内使用频率高;“痴”指的是微信黏度高,用户会持续不断的使用;“嗔”指的是微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抱怨、谩骂现象,尤其是在匹配出的关系是同性的时候。上述现象,值得反思,“贪”反映出现代人对交际需求的渴望,希冀尽可能地扩大交际圈,反映出现代人的交际多数处于浅层次阶段,而缺乏深层次的交际,因而只注重数量而忽视交际质量,也反映出现代人交际的肤浅化,相貌成为交际的前提;“痴”反映出现代人已经习惯了借助媒介的交际的方式,对体验性好的工具尤为青睐;“嗔”反映出对微信错误的定位,有人甚至称其为“约炮利器”,并引发了系列的社会问题,“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注意”[4],微信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人格,封闭了自我空间,甚至对安全构成威胁。

3 “附近的人”:基于地缘的弱关系人际交往“附近的人”是微信的基于用户的位置信息和个人信息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查看到地理位置在1 000米范围内的用户,在众多备选的好友中,筛选出合适的交往对象,发出建立好友请求,以此建立微信交往关系。“附近的人”功能得益于LBS技术的实现,同时利用起传统SNS极易忽略的地理位置信息。从本质上看,“附近的人”建立起的是基于地缘的弱关系。为了深入解释该问题,就不得不提及“小世界现象”[5]:你和朋友间的路径不仅可以延伸至世界相当比例的人群,这些路径实际上是惊人的短。假使你有一个出生在另一个国家的朋友,通过他,到他的父母,再到他的朋友,仅仅3步,你就可以联系世界上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落,路径终端的那些人很可能和你毫无共同点可言。与此现象相关的是六度分隔理论[6],出自约翰·格雷的一部电影,经典台词诠释出了该理论:在这个世界,任意2个人只隔着6个人,六度分隔,在这个星球上的人和2个人之间。网络社区(SNS)的建立就是基于此理论,值得提及的是,SNS形成的关系多半是弱关系。弱关系与强关系的区分是社会交往分析的关键区分。互联网社会范畴特别适合发展多重弱关系,弱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低成本信息供应和开启更多的机会。互联网的优势在于为与陌生人形成弱关系提供平台,尤其是平等的互动模式使社会特征在限制甚至是阻碍沟通上没有影响。实际上,无论是离线或是在线上,弱关系纽带都会促使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相互连接,进而扩张了社会交往,超出自我认知的社会界定之边界。就此而论,互联网似乎可以在一个迅速日益个人化及公民冷漠的社会里对扩张社会纽带有所裨益[7]。“附近的人”建立起的关系是弱关系纽带,弱关系最有可能向好友提供一些他们原本难以获取的信息,为持续的互动创造条件,也为关系的深化提供可能。“缘”是佛教中的词汇,意指“以事物相互间的关系来说明它们生起和变化的现象,为事物生起或坏灭的主要条件为因,为其辅助条件为缘”。“地缘”与人文地理学密切相关,人际交往因地理条件的原因而得以进行。在同一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因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内容和特征的文化系统,可称之为“地缘文化”[8]。依托“附近的人”功能建立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建立起的稳定的亲密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地缘性。交际双方在相似的区域内,受到相似的环境熏陶,在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上具有相似性。与此同时,与远距离交际相比,近距离交际更具吸引力,给人存在无限可能的遐想,从这个角度看,“附近的人”功能实现了陌生人网络交际由远距离向近距离的转变,开始向传统的人际交往转变。

4 “朋友圈”的建立与解构人际关系是交际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距离,表现为心理层面的好恶喜厌,在思想、感情、态度、意见等方面的亲密或疏远,相容或相斥,即心理距离。人际关系主要包含认知、情感、行为3种心理成分,情感是的核心成分,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是人际关系的特质。亲密人际关系是在一个人“渗透”过一个人的表面特征,并逐步了解到一个人内部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需要经历如图的过程,相互作用的水平由低到高发展:人际关系处于零接触阶段,也就是陌生人阶段,双方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存在,双方无交集即完全无关,双方关系处于无接触状态;处于单向接触/双向接触阶段,交际双方开始相互注意,但并没有言语交流;表层接触阶段始于直接对话,并开始真正的情感关联,但并没有情感卷入,可以视为交际双方情感关系发展的起点,标志着人际关系的诞生;处于轻度、中度、深度卷入阶段,共同的心理领域越多,情感的融合的程度就越高,尤其在深度卷入的情况下,共同心理领域有可能大于相异的心理领域,但人与人之间都不可能在心理上完全取得一致。

图2 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过程 人际交往对象存在性别、年龄、性格、信仰等诸多差异,通过某种途径建立起关系,对自身产生相互影响,构成了个人的关系圈。微信是维系人际关系的有效工具,对微信的“朋友圈”进行分析,更准确地说,是对基于微信形成的“人际关系圈”进行解构,首先要对人际关系的分类进行探讨。按人际媒介分类,划分为血缘人际关系、业缘人际关系、地缘人际关系、趣味人际关系;按发展程度分类,划分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常的人际关系、障碍的人际关系、封闭的人际关系;按人际需求分类,划分为包容型需求、控制型需求、感情型需求;按人际外部表现形式,划分为外露型、内涵型、伪装型;按人际内容分类,划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信仰关系、文化关系等;按人际状态分类,划分为正常关系、竞争关系、协作关系、障碍与冲突关系,开放与封闭状态关系;按交往角度分类,划分为首属关系和次属关系;按人际心理角度分类,划分为按需求性质、按喜欢程度、按双方相互地位、按关系存在的时间。学术界曾提出人际关系圈模型用6种不同颜色的圆环构成同心圆图案,每一圈都用一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人际交往中特定的行为和亲密程度[9](见图3)。endprint

图3 人际圈模型图[10] 紫色隐私圈是最中心的一环,这一环仅指每个人自己,代表个体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是建立人际圈的基础;蓝色拥抱圈包括几个从个人生理或情感上最亲近的人,属于深层次亲密关系圈;绿色有限拥抱圈是建立在友谊基础或在特定情感场合才发生的,属于友好型的圈子;黄色握手圈通常没有情感的接触,多数为熟人圈子;橙色招手圈子指没有情感基础和深入互动,仅处于“点头之交”阶段;红色陌生人圈包括公共服务人员与陌生人,无任何形式交往。基于人际关系的分类与人际圈模型的阐释,笔者认为,微信建立的关系圈分类如下:因工作关系组成的工作圈、因生活关系建立的生活圈、因兴趣爱好或社会活动等建立的朋友圈、因学习关系建立的学业圈、亲人或伴侣为核心的家庭圈。人际关系圈如同空气成分,需要不同类型人际关系的比例搭配,以实现不同的需求。工作圈通常会带来挑战感、责任感、认同感与成就感,生活圈营造的是乐趣与轻松感,朋友圈赋予社会感与自我发展的充实感,学业圈通常相对单纯且同质性强,家庭圈是最真实与轻松状态的圈子。

5 结 论微信整合了诸多网络工具的功能,形成了三维沟通矩阵[11],如图4所示:X轴是以语音、文字、图片、视频为主的基本功能,延续了其他网络通讯工具功能,尤其是短语音讯息的实现,颠覆了传统的人际沟通方式;Y轴是以朋友圈、通讯录、QQ、微博、邮箱为主的SNS的功能,充分利用了闲置的熟人通讯录,建立起以强关系为主的熟人关系圈,SNS实现了以弱关系交往向强关系交往的转变;Z轴则是以附近的人、摇一摇、二维码、漂流瓶等表现形式的LBS功能,利用人际交往的地缘信息,为人际互动提供可能。从人际交往视角,重点探讨微信具有的核心功能,思考微信在维系人际关系过程中发挥的效用。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依托智能手机的麦克风、扬声器、高清摄像头、GPS等设备,微信功能全方位冲击着传统的人际沟通方式。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微信只是发挥有限的工具性作用,人际沟通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传统沟通范式与框架中。学界关于微信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仅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对微信功能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对相关领域的认识是抛砖引玉式的,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西)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

[3](美)米德.心理、自我和社会[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2.

[4](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5](美)大卫·伊斯利,乔恩·克莱因伯格.网络、群体与市场——揭秘高度互联世界的行为原理与效应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0):24.图4 微信三维沟通功能矩阵

[6]John Guare.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A Play[M].Vintage Books,1990.

[7]Putman,Robert.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Journal of Democracy,1995,(6):65-78.

[8]张继国.论地缘文化[J].社科纵横,2011,(9):126-128.

[9]兰继军,田芳,王颖.人际圈理论在智力落后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6,(6):26-31.

[10]Marcelo Tarmannder.Sexual education for people with special needs.Jerusalem:MASHAV International Seminar,2005,(2).

[11]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7):71-72.

(本文责任编辑:马 卓)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微信
微信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