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菇栽培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2014-04-03刘敏郭苗白志芳等
刘敏 郭苗 白志芳等
摘 要:以金福菇为试验材料,以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转化率为主要指标,对金福菇的栽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B即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是栽培金福菇较为适宜的栽培配方。
关键词:金福菇;菌丝长速;生物转化率
中图分类号:S6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6-0058-03
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 Hiem)又名洛巴伊口蘑、大白口蘑,日本称白色松茸,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口蘑属(Tricholoma)[1],子实体丛生或簇生、大型、白色、肉厚、致密、微具淀粉味。菌褶淡黄白色,直生至短延生;菌柄中生或偏生,棒形,略弯曲[2]。是热带地区的大型真菌,自然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南亚大陆和我国台湾、香港、云南、福建和广东等地的林缘草地上[3]。近年来,在香港[4]、福建厦门[5,6]、广东湛江[7]和云南思茅[8]等地分离得到这一食用菌,现已驯化栽培成功。目前,金福菇在我国华南地区已规模化栽培,在华中和华北地区正处于推广阶段。
河北省是食用菌生产大省,总产量列全国第五位。但是,长期以来,食用菌生产大多在秋、冬季节,夏季高温季节在菇品市场上除草菇和高温平菇外,其他品种很少,并且价格较高。在河北省山区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大对新型栽培料、新型栽培模式、食用菌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力度;并且加大食用菌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到2015年,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10个。重点研究、推广木腐菌与草腐菌搭配、低温品种与高温品种搭配等。而金福菇是一种高温草腐型真菌,适合夏季出菇,正好可以弥补夏季蔬菜市场上鲜品菇类供应的不足[9],并且也符合我省在食用菌发展方面的规划要求。
目前,金福菇多见于南方,在北方尚未形成规模化栽培,南方使用的原料多为稻草,但是在北方地区稻草来源不广泛,所以以棉籽皮、木屑、玉米芯等常见农林废弃物为栽培原料进行了比较。本试验主要通过探讨菌丝生长速度、长势以及出菇后的子实体生长情况,并考虑到棉籽皮价格不断上涨的现状,确定在冀中南地区使用木屑辅以棉籽皮、玉米芯为培养基栽培金福菇的最佳配方。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①供试菌株 金福菇菌株,河北大学食药用真菌研究所保藏菌种。
②培养基 a.斜面培养基。马铃薯15.0%,葡萄糖1.5%,玉米粉2.5%,麸皮1.0%,酵母膏1.0%,琼脂2.0%,KH2PO4 0.1%,MgSO4·7H2O 0.1%,维生素B1 0.001%。
b.原种培养基。麦粒79%,木屑20%,石灰1%。
1.2 试验方法
①试管中的生长速度对比试验 将粉碎好的木屑、玉米秸秆、棉籽皮、树叶、玉米芯添加适量的水分别装入18 mm×180 mm的试管中,从长势一致的斜面培养基中接1 cm2菌块于上述培养基,记录菌丝的日平均生长速度、长势及满管时间。
②营养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选其中长势较好的几种栽培基质作为碳源在试管中进行配比试验,氮源选择生产中常用的麸皮。供试培养基配方如表1。
将木屑、粉碎后的玉米芯用1%石灰水浸泡8 h后捞出,沥水后备用。经过处理的木屑、玉米芯、棉籽皮和麸皮按表1的配方混合均匀后加水,使培养料含水量为65%~75%(手攥,手指缝有水滴渗出但不滴落),装入18 mm×180 mm的试管中,121℃灭菌2.5 h。接种后置于25℃恒温培养,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及满管时间。
③生殖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配方及原料处理方法同上,进行常规拌料,装入17 cm×32 cm×0.05 cm的聚丙烯塑料袋,121℃灭菌2.5 h后接种,待菌丝长满袋后覆土,然后进行出菇管理,并记录菌丝满袋时间、现蕾时间、转潮时间以及生物转化率。生物转化率(%)=子实体鲜质量(g)/培养料干质量(g)×100%[10]。
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管中菌丝生长速度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金福菇在木屑中菌丝生长最快,棉籽皮中生长情况也很好,与其他料中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考虑到成本问题优先选择木屑代替棉籽皮作为金福菇栽培的主料。在稻草、秸秆和玉米芯中生长情况次之,三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树叶中生长情况最差,但是考虑到当地玉米芯的产量更高、来源更广泛、更易得,所以选择玉米芯作为栽培金福菇的辅料,然后将二者进行配比。
2.2 营养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由表3可知,配方A和B中金福菇的菌丝生长速度都较快,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配方B中满管时间最短,这样就能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染菌几率,所以,从营养生长阶段来看,应该选择配方B,即以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作为金福菇生产中的适宜栽培培养基。
2.3 生殖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从表3可以看出,配方B的栽培袋中金福菇生物转化率最高,其次是配方A,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综合考虑生物转化率、菌丝生长速度以及满管时间,应选择配方B即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为栽培金福菇理想的栽培培养基配方。
3 小结
通过本试验结果及考虑当地实际情况表明,以木屑作为栽培金福菇的主料、玉米芯为辅料较适宜。然后进一步做了栽培料的配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B即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是栽培金福菇较为适宜的栽培配方。
参考文献
[1] 傅俊生,蔡衍山,柯丽娜,等.金福菇的交配型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7,14(3):10-12.
[2] 黄建忠,邵爱明.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4):57-61.
[3] 郑浩,翁伯琦,江枝和,等.羽叶决明代料栽培金福菇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8,15(3):18-22.
[4] 沈爱喜,叶德胜,刘卫东,等.金福菇的引种与驯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88-89.
[5] 郭翠英.厦门发现洛巴口蘑[J].食用菌,1999,21(6):3.
[6] 郭翠英,沈育芬.大白口蘑菌株“厦3”的分离驯化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2,31(1):14-16.
[7] 刘月廉,谭树明,温美英,等.野生洛巴伊口蘑菌株的分离与鉴定[J].食用菌学报,2001,8(2):19-23.
[8] 张振富,王元忠,张锐,等.云南野生菌坛中发现的巨大口蘑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1):151-153.
[9] 吴建成.金福菇栽培技术[J].广西园艺,2007,18(5):39-41.
摘 要:以金福菇为试验材料,以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转化率为主要指标,对金福菇的栽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B即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是栽培金福菇较为适宜的栽培配方。
关键词:金福菇;菌丝长速;生物转化率
中图分类号:S6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6-0058-03
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 Hiem)又名洛巴伊口蘑、大白口蘑,日本称白色松茸,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口蘑属(Tricholoma)[1],子实体丛生或簇生、大型、白色、肉厚、致密、微具淀粉味。菌褶淡黄白色,直生至短延生;菌柄中生或偏生,棒形,略弯曲[2]。是热带地区的大型真菌,自然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南亚大陆和我国台湾、香港、云南、福建和广东等地的林缘草地上[3]。近年来,在香港[4]、福建厦门[5,6]、广东湛江[7]和云南思茅[8]等地分离得到这一食用菌,现已驯化栽培成功。目前,金福菇在我国华南地区已规模化栽培,在华中和华北地区正处于推广阶段。
河北省是食用菌生产大省,总产量列全国第五位。但是,长期以来,食用菌生产大多在秋、冬季节,夏季高温季节在菇品市场上除草菇和高温平菇外,其他品种很少,并且价格较高。在河北省山区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大对新型栽培料、新型栽培模式、食用菌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力度;并且加大食用菌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到2015年,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10个。重点研究、推广木腐菌与草腐菌搭配、低温品种与高温品种搭配等。而金福菇是一种高温草腐型真菌,适合夏季出菇,正好可以弥补夏季蔬菜市场上鲜品菇类供应的不足[9],并且也符合我省在食用菌发展方面的规划要求。
目前,金福菇多见于南方,在北方尚未形成规模化栽培,南方使用的原料多为稻草,但是在北方地区稻草来源不广泛,所以以棉籽皮、木屑、玉米芯等常见农林废弃物为栽培原料进行了比较。本试验主要通过探讨菌丝生长速度、长势以及出菇后的子实体生长情况,并考虑到棉籽皮价格不断上涨的现状,确定在冀中南地区使用木屑辅以棉籽皮、玉米芯为培养基栽培金福菇的最佳配方。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①供试菌株 金福菇菌株,河北大学食药用真菌研究所保藏菌种。
②培养基 a.斜面培养基。马铃薯15.0%,葡萄糖1.5%,玉米粉2.5%,麸皮1.0%,酵母膏1.0%,琼脂2.0%,KH2PO4 0.1%,MgSO4·7H2O 0.1%,维生素B1 0.001%。
b.原种培养基。麦粒79%,木屑20%,石灰1%。
1.2 试验方法
①试管中的生长速度对比试验 将粉碎好的木屑、玉米秸秆、棉籽皮、树叶、玉米芯添加适量的水分别装入18 mm×180 mm的试管中,从长势一致的斜面培养基中接1 cm2菌块于上述培养基,记录菌丝的日平均生长速度、长势及满管时间。
②营养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选其中长势较好的几种栽培基质作为碳源在试管中进行配比试验,氮源选择生产中常用的麸皮。供试培养基配方如表1。
将木屑、粉碎后的玉米芯用1%石灰水浸泡8 h后捞出,沥水后备用。经过处理的木屑、玉米芯、棉籽皮和麸皮按表1的配方混合均匀后加水,使培养料含水量为65%~75%(手攥,手指缝有水滴渗出但不滴落),装入18 mm×180 mm的试管中,121℃灭菌2.5 h。接种后置于25℃恒温培养,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及满管时间。
③生殖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配方及原料处理方法同上,进行常规拌料,装入17 cm×32 cm×0.05 cm的聚丙烯塑料袋,121℃灭菌2.5 h后接种,待菌丝长满袋后覆土,然后进行出菇管理,并记录菌丝满袋时间、现蕾时间、转潮时间以及生物转化率。生物转化率(%)=子实体鲜质量(g)/培养料干质量(g)×100%[10]。
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管中菌丝生长速度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金福菇在木屑中菌丝生长最快,棉籽皮中生长情况也很好,与其他料中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考虑到成本问题优先选择木屑代替棉籽皮作为金福菇栽培的主料。在稻草、秸秆和玉米芯中生长情况次之,三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树叶中生长情况最差,但是考虑到当地玉米芯的产量更高、来源更广泛、更易得,所以选择玉米芯作为栽培金福菇的辅料,然后将二者进行配比。
2.2 营养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由表3可知,配方A和B中金福菇的菌丝生长速度都较快,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配方B中满管时间最短,这样就能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染菌几率,所以,从营养生长阶段来看,应该选择配方B,即以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作为金福菇生产中的适宜栽培培养基。
2.3 生殖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从表3可以看出,配方B的栽培袋中金福菇生物转化率最高,其次是配方A,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综合考虑生物转化率、菌丝生长速度以及满管时间,应选择配方B即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为栽培金福菇理想的栽培培养基配方。
3 小结
通过本试验结果及考虑当地实际情况表明,以木屑作为栽培金福菇的主料、玉米芯为辅料较适宜。然后进一步做了栽培料的配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B即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是栽培金福菇较为适宜的栽培配方。
参考文献
[1] 傅俊生,蔡衍山,柯丽娜,等.金福菇的交配型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7,14(3):10-12.
[2] 黄建忠,邵爱明.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4):57-61.
[3] 郑浩,翁伯琦,江枝和,等.羽叶决明代料栽培金福菇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8,15(3):18-22.
[4] 沈爱喜,叶德胜,刘卫东,等.金福菇的引种与驯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88-89.
[5] 郭翠英.厦门发现洛巴口蘑[J].食用菌,1999,21(6):3.
[6] 郭翠英,沈育芬.大白口蘑菌株“厦3”的分离驯化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2,31(1):14-16.
[7] 刘月廉,谭树明,温美英,等.野生洛巴伊口蘑菌株的分离与鉴定[J].食用菌学报,2001,8(2):19-23.
[8] 张振富,王元忠,张锐,等.云南野生菌坛中发现的巨大口蘑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1):151-153.
[9] 吴建成.金福菇栽培技术[J].广西园艺,2007,18(5):39-41.
摘 要:以金福菇为试验材料,以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转化率为主要指标,对金福菇的栽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B即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是栽培金福菇较为适宜的栽培配方。
关键词:金福菇;菌丝长速;生物转化率
中图分类号:S6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6-0058-03
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 Hiem)又名洛巴伊口蘑、大白口蘑,日本称白色松茸,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口蘑属(Tricholoma)[1],子实体丛生或簇生、大型、白色、肉厚、致密、微具淀粉味。菌褶淡黄白色,直生至短延生;菌柄中生或偏生,棒形,略弯曲[2]。是热带地区的大型真菌,自然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南亚大陆和我国台湾、香港、云南、福建和广东等地的林缘草地上[3]。近年来,在香港[4]、福建厦门[5,6]、广东湛江[7]和云南思茅[8]等地分离得到这一食用菌,现已驯化栽培成功。目前,金福菇在我国华南地区已规模化栽培,在华中和华北地区正处于推广阶段。
河北省是食用菌生产大省,总产量列全国第五位。但是,长期以来,食用菌生产大多在秋、冬季节,夏季高温季节在菇品市场上除草菇和高温平菇外,其他品种很少,并且价格较高。在河北省山区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大对新型栽培料、新型栽培模式、食用菌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力度;并且加大食用菌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到2015年,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10个。重点研究、推广木腐菌与草腐菌搭配、低温品种与高温品种搭配等。而金福菇是一种高温草腐型真菌,适合夏季出菇,正好可以弥补夏季蔬菜市场上鲜品菇类供应的不足[9],并且也符合我省在食用菌发展方面的规划要求。
目前,金福菇多见于南方,在北方尚未形成规模化栽培,南方使用的原料多为稻草,但是在北方地区稻草来源不广泛,所以以棉籽皮、木屑、玉米芯等常见农林废弃物为栽培原料进行了比较。本试验主要通过探讨菌丝生长速度、长势以及出菇后的子实体生长情况,并考虑到棉籽皮价格不断上涨的现状,确定在冀中南地区使用木屑辅以棉籽皮、玉米芯为培养基栽培金福菇的最佳配方。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①供试菌株 金福菇菌株,河北大学食药用真菌研究所保藏菌种。
②培养基 a.斜面培养基。马铃薯15.0%,葡萄糖1.5%,玉米粉2.5%,麸皮1.0%,酵母膏1.0%,琼脂2.0%,KH2PO4 0.1%,MgSO4·7H2O 0.1%,维生素B1 0.001%。
b.原种培养基。麦粒79%,木屑20%,石灰1%。
1.2 试验方法
①试管中的生长速度对比试验 将粉碎好的木屑、玉米秸秆、棉籽皮、树叶、玉米芯添加适量的水分别装入18 mm×180 mm的试管中,从长势一致的斜面培养基中接1 cm2菌块于上述培养基,记录菌丝的日平均生长速度、长势及满管时间。
②营养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选其中长势较好的几种栽培基质作为碳源在试管中进行配比试验,氮源选择生产中常用的麸皮。供试培养基配方如表1。
将木屑、粉碎后的玉米芯用1%石灰水浸泡8 h后捞出,沥水后备用。经过处理的木屑、玉米芯、棉籽皮和麸皮按表1的配方混合均匀后加水,使培养料含水量为65%~75%(手攥,手指缝有水滴渗出但不滴落),装入18 mm×180 mm的试管中,121℃灭菌2.5 h。接种后置于25℃恒温培养,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及满管时间。
③生殖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配方及原料处理方法同上,进行常规拌料,装入17 cm×32 cm×0.05 cm的聚丙烯塑料袋,121℃灭菌2.5 h后接种,待菌丝长满袋后覆土,然后进行出菇管理,并记录菌丝满袋时间、现蕾时间、转潮时间以及生物转化率。生物转化率(%)=子实体鲜质量(g)/培养料干质量(g)×100%[10]。
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管中菌丝生长速度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金福菇在木屑中菌丝生长最快,棉籽皮中生长情况也很好,与其他料中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考虑到成本问题优先选择木屑代替棉籽皮作为金福菇栽培的主料。在稻草、秸秆和玉米芯中生长情况次之,三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树叶中生长情况最差,但是考虑到当地玉米芯的产量更高、来源更广泛、更易得,所以选择玉米芯作为栽培金福菇的辅料,然后将二者进行配比。
2.2 营养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由表3可知,配方A和B中金福菇的菌丝生长速度都较快,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配方B中满管时间最短,这样就能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染菌几率,所以,从营养生长阶段来看,应该选择配方B,即以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作为金福菇生产中的适宜栽培培养基。
2.3 生殖生长阶段栽培培养基配方的选择
从表3可以看出,配方B的栽培袋中金福菇生物转化率最高,其次是配方A,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综合考虑生物转化率、菌丝生长速度以及满管时间,应选择配方B即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为栽培金福菇理想的栽培培养基配方。
3 小结
通过本试验结果及考虑当地实际情况表明,以木屑作为栽培金福菇的主料、玉米芯为辅料较适宜。然后进一步做了栽培料的配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B即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是栽培金福菇较为适宜的栽培配方。
参考文献
[1] 傅俊生,蔡衍山,柯丽娜,等.金福菇的交配型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7,14(3):10-12.
[2] 黄建忠,邵爱明.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4):57-61.
[3] 郑浩,翁伯琦,江枝和,等.羽叶决明代料栽培金福菇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8,15(3):18-22.
[4] 沈爱喜,叶德胜,刘卫东,等.金福菇的引种与驯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88-89.
[5] 郭翠英.厦门发现洛巴口蘑[J].食用菌,1999,21(6):3.
[6] 郭翠英,沈育芬.大白口蘑菌株“厦3”的分离驯化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2,31(1):14-16.
[7] 刘月廉,谭树明,温美英,等.野生洛巴伊口蘑菌株的分离与鉴定[J].食用菌学报,2001,8(2):19-23.
[8] 张振富,王元忠,张锐,等.云南野生菌坛中发现的巨大口蘑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1):151-153.
[9] 吴建成.金福菇栽培技术[J].广西园艺,2007,18(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