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型体育教育模式探讨
2014-04-03周凯
周凯
【摘 要】新型体育教育模式从新型体育教育思想做起,本文从新型体育教育思想适用到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入手,明确指出新时期体育教学的特性是参与性和主动性,简单叙述了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指出学校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自主体育,在教学期间应优化课程结构,与时俱进地开展一些传统民族体育活动,拓展体育项目,教师应该发挥其主导性,引发学生们主动参与其中,达到自主体育、终身体育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型体育教育模式 新型体育教育思想 课程结构 自主体育 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51
一、引言
体育活动既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又能使神经系统得到锻炼,能提高神经功能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和耐久力,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合理交替,缓解神经系统的过度紧张。同时可以消除疲劳,清醒头脑,活跃思维;体育运动时,呼吸系统加速工作,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参加体育课程学习还能够锻练身体,提高学习效率,让我们更好的放松,使得更活力,显得更有青春的生机!大学体育模式的改革让我们更主动注重去学一些有用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同时社会体育也应运而生,并且内容发展越来越丰富,新型体育教育模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新型体育教育模式从新型体育教育思想应入手
新型体育教育模式从新型体育教育思想做起,新型体育教育思想严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教学理念,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行在一定条件下的“三自主”学分制教学,学生可在网上选择上课时间、体育项目、授课教师;目前体育课程开设有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形体、健美操、人体工程十项内容的课程。随着我校工程教育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实施,体育课程也在探索着如何配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讨和教材修订,以加强学生身体健康为宗旨,调整现有课程结构,以体育特有的教育手段,积极配合学校工程教育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体育育人的角度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三、学校体育应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自主体育
体育是学生参加身体练习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形式,不是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辅的简单教学形式,体育教学的特性是参与性和主动性,然而,以前我院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明显,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心态、个体差异,没有真正做到自主体育,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致使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为配合教育改革,贯彻素质教育,实现自主体育,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应由教师的主导性向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日常制定的教学计划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考虑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欲望与热情,把学生当作体育课的主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在理论知识的接受还是平时的体育项目参与中,都有一个主人翁的精神,自主参与,积极锻炼,教师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淡化教师的绝对权威,体育技术的传授以分别辅导的形式为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达到自主体育的教学理念。
四、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优化课程结构先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做起,充分發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放式、探究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空间,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如目前部分大学试行的“三自”体育教学和“体育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从学生兴趣、特长、爱好等出发,按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拓展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层面。在优化课程结构中学校、教师一方首先应该做到从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到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内容的选项上,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终生锻炼的价值等;在教材结构上以丰富科学锻炼知识和培养健身意识的教材优先选择,理论结合实践,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需求等;在教学方法上,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消弱教师的权威性教学,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等,其次还要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始,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活动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一体化”课程结构。
五、小结
当今世界,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也在逐步提高。体育作为一种需求,它的概念扩展到更大的范围。 大学体育模式的改革让我们更主动注重去学一些有用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同时社会体育也应运而生,并且内容发展越来越丰富,包括全民健身的各项活动,补充了除竞技体育之外的体育管理体育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内容。社会体育使得体育与人更接近,不但加强了人们的体育意识,而且使人们的体育行为更加规范科学。体育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文化。
参考文献
[1]袁革.高校体育课程建立学生选课制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121-123.
[2]刘俊洁,刘占锋.高校体育转型对体育教师的能力要求[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3]徐和庆.学校体育长期效果论析[J].北京体师(体育教学),1988.9.
[4]刘国华.论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5,(10).
[5]黄艳美.发展体育产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J].改革与发展,2006,(2).
[6] 刘官元:普通高校新校区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 [J].体育学刊,2005,(2):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