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毛泽东诗词中的隐喻

2014-04-03贾彩辰

关键词:隐喻诗词概念

贾彩辰

(运城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山西 运城 044000)

浅析毛泽东诗词中的隐喻

贾彩辰

(运城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山西 运城 044000)

本文试图运用当代隐喻学理论对毛泽东诗词进行研究。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圭臬,通览毛泽东的67首诗词作品,收集其中的隐喻例证,并按内容进行分类。在语料归纳的基础上,对其认知机制、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这些隐喻因其人类的共同经验而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是人类通过文学创作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独特的神话、宗教、文化、典故等因素也使得这些隐喻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毛泽东诗词;隐喻;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与传统的隐喻学理论相比,现代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作一种重要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近年来,我国学者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分析阐释汉语文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该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汉语语料。在这些汉语文本中,诗歌当属研究中的一个热点。Briggs&Monaco(1990:257)曾指出“隐喻是诗歌的逻辑(Metaphor is the logic of poetry)”。[1](P257)由此可见,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歌。与常规隐喻相比,诗歌中的隐喻更新颖,诗人往往倾向于发现前人所未察觉的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从而创造出更多更新奇的隐喻。在近代史上,毛泽东诗词以其高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享誉海内外。因此,专家学者们试图从各自的领域出发,分析赏析这些诗歌。经整理,这些研究视角大致包括哲学、政治、美学、翻译、历史、文化、修辞等方面。然而,尝试从现代语言学视角出发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运用现代隐喻学理论,对毛泽东诗词中的隐喻做全面的梳理,并揭示其背后的认知机制。本研究旨在丰富毛泽东诗词研究的视角,挖掘中国诗人特有的概念隐喻心理路径,并对其产生和理解提供认知理据。

二、隐喻学理论概述

对于隐喻这个术语,我们并不陌生。早在南宋时期,陈骙在其著作《文则》中曾系统地探讨了“比喻”,并将其划分为10类,“隐喻”则位列其中。[2](P12-14)然而,近千年来,中国学者只是将隐喻研究放在修辞学范畴内,认为它只不过是一种修辞手段而已。随着西方语言学理论的输入,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在修辞手段的外衣下,隐喻其实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认知现象。Lakoff&Johnson(1980:1)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3](P1)

(一)隐喻的概念 抛开修辞角度,国外最早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的当属洛克(Locke)。他曾在1689年提出过近似于概念隐喻的观点。[4](P404)而最鲜明、最系统地阐述隐喻认知特征的第一人要属理查兹(Richards)。他的隐喻互动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查兹还主张: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5]很显然,这句话表明了隐喻的普遍性和认知属性。他已经隐约感受到了隐喻背后的强大力量。然而,Richards对隐喻的理解未免过于宏观。Lakoff&Johnson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定义: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1980:5)。[3](P5)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思维方式,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认识世界的工具。从本质上讲,人类概念系统的构建也是隐喻性的。

以上为当代认知语言学对隐喻概念的界定,我们不妨再从词源角度探讨一下“隐喻”这个词。英语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义,-phor或pherein表达carry,所以,metaphor原意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而这两种事物分别属于不同的语义场,因此又涉及到两个基本概念,即目标领域(target domain)和源领域 (source domain,或donor domain)。显而易见,后者被用来说明前者。

(二)隐喻的分类 隐喻产生于人类的认知过程,而丰富多彩的世界带给人们不同的认识,于是就有了形形色色的隐喻。怎么给这些隐喻分类呢?古今中外,根据不同的理论、标准、角度,分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和我国宋代的陈骙算是从传统的修辞学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经典的分类,而当代认知视角下的隐喻分类当首推Lakoff&Johnson的三分法,即:结构性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性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性隐喻(Ontalogical Metaphor)。[3](P14-25)简述如下:

结构性隐喻指源领域的概念系统可转移到目标领域中去,使得理解后者的任务变为系统地理解前者。例如:“TIME IS MONEY”,有关“时间”概念的理解可通过系统地理解“金钱”概念而获得;方位性隐喻,又被誉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指人类参照自己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和空间方位的概念而构建的另一组概念系统。这组概念根植于人与大自然所形成的诸如上下、深浅、内外、前后等方位关系,如 “MORE IS UP;LESS IS DOWN”;所谓本体性隐喻指人们可以通过理解物体结构的概念来理解人类自身的经验,如此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Susan fell in love with Michael.(emotion as container)”。值得一提的是,本体性隐喻可进一步划分为实体、容器和拟人隐喻。

(三)隐喻的机制 隐喻是如何运作的呢?一般认为,隐喻是源域向目标域映射(mapping)的结果。所谓映射是指将源域的特征、知识、关系等投射到目标域上。形象地讲,就好比把B屏幕上丰富多彩的影像投射到A屏幕上,当然,在投射的过程中,语境 (也包括文化、宗教、典故等)的因素很重要,它决定着投射内容的取舍。与之相对,目标域中的有关因素也会筛选投射内容,并形成聚焦信息。认知主体在这种信息互动的影响下,也会激活相关的加工和抑制机制,促进某些关键信息的融合,形成注意的焦点,再经认知加工便析出语句的隐喻意义。当然,一个隐喻不一定仅只有一个隐含义,可能会一语几关。[4](P478-479)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以字典作为收集和分析数据的依据。蓝纯曾指出:“概念化等同于意义,故概念化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字典中词语意义的演变”(2003:71)。[6](P71)因此,对于(概念)隐喻的界定,字典充当着裁判的角色。即如果文本中的词语意义有别于字典中的基本含义,则应当将其作为语料收集并加以分析。

为保证语料收集的可靠性,本研究选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7]这也是研究毛泽东诗词最为权威的版本。首先,逐词逐句筛选出与字典所给基本意义不符的词语,再依照隐喻的定义对这些词语进行界定。其次,查阅相关资料,对已经研究过的毛泽东诗词中的隐喻进行再整理,补充第一阶段的不足或遗漏。当然,也将这些隐喻现象进行再次检验和梳理。再次,将隐喻现象上升到句子层面进行界定,因为隐喻不仅发生在词汇层,有时整个句子甚或整个篇章充当某个隐喻。隐喻义也常常是在文本的上下文当中体现的。经过以上的收集和分析所得到的隐喻现象将按照其内容划分归类,在此过程中一些非典型性的隐喻将被剔除,同时,也将忽略一些晦涩不清的隐喻现象。作为定性研究,只要多数的隐喻现象得以归纳并分析,本研究的目的已经达到。最后,在分类的基础上,试图挖掘出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其中也将涉及到某些隐喻现象的来源、文化背景、甚至是毛泽东本人的个性特点等。

四、隐喻分类及认知机制

依据前部分数据收集的方法,笔者在毛泽东诗词中发现了大量的隐喻。将这些隐喻按照内容归类,而后挖掘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同时,也将借鉴莱考夫根据认知功能进行的分类进行必要的解释。笔者将这些隐喻划分为五类:人生隐喻、时间隐喻、情感隐喻、自然现象隐喻以及政治隐喻。

(一)人生隐喻 对于人生的思考历来是哲人们关注的话题。作为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毛泽东在其诗作中自然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并以隐喻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战争的洗礼,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必然要更深一层。笔者将其诗作中的人生隐喻归纳为两类:a.+人生是一场梦+;b.+去世是草木凋零/零落+

比如诗人在《七律·到韶山》中写道:“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这是毛泽东在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后所发出的感叹:人生如梦。又如《五古挽易昌陶》中“方期沆漾游,零落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这是诗人悼念同窗易昌陶的诗句。诗人将同窗的离世描述为“(草木)零落”,这也是中国文化表述死亡的一种方式,如吴承恩的诗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又如白居易诗“后来变化三分贵,同辈凋零太半无”。

(二)时间隐喻 当代西方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时间是金钱+是隐藏在他们概念系统中的一个基本隐喻。莱考夫等也在其著作中具体探讨了这个隐喻的认知机制,并将其划分为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一类。笔者在毛泽东诗词中发现了大量时间隐喻,而这些隐喻则带有中国文化标志或诗人的创新思维。这些隐喻可归为三类:a.+时间是流水+;b.+时间是云雾+;c.+时间是弹指+

如上所引“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诗人将时间比作“逝川”。+时间是流水+这个隐喻,古已有之。记录孔子语录的《论语·子罕》中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再如,“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贺新郎·别友》)和“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这些隐喻里,抽象的概念“时间”将其重要的特点“转瞬即逝”映射到具体的物质或动作“水”、“云”、“雾”以及弹指”上,从而使读者更容易识解。

(三)情感隐喻 莱考夫等人认为,人们的非物质经验通常建构在物质经验之上,这种建构方式常常用于表述人们的情感、心理活动以及某种文化。换言之,人们常常使用具体的物质或过程来表述抽象的概念,这也称为“本体性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诗歌是情感表达的最佳方式,诗人往往借助于诗词抒发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离愁别绪等。笔者将毛泽东诗词中的此类隐喻归为三类:a.+情感是波涛+;b.+伤感是水+;c.+忧愁是丝缕+。

上述第一类见于《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红雨随心翻作浪”。第二类见于《虞美人·枕上》中的“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在这里,实体“水”将其广袤、持续、深沉等特点映射到人类的情绪“伤感”这一抽象概念。第三类见于《贺新郎》中的“凭割断愁丝恨缕”。此句中,“丝和缕”将其长、乱等特点映射到“忧愁”这一概念上。

(四)自然现象隐喻 在诗歌中,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现象来抒发心中的情感是一种常见手法。然而,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诗人也常常以更为新奇和独创的手法来描写景物。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其诗作中也赋予山、河、雪、雨、风等自然现象各种不同的意象,而在这些意象中,毛泽东似乎更钟情于山和雪的描写。他们可以归为两类隐喻:a.+山是波浪/泥丸/蛇+;b.+雪是/玉龙/白絮+。

上述前者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诗句。毛泽东使用这些隐喻展现出山的动态美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后者如“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澈”,“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等诗句,这些隐喻给予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也属隐喻的重要功能之一。

(五)政治隐喻 毛泽东诗词也是一幅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诗词革命性高于艺术性。诗歌也是他宣传政治理想和进行政治教化的阵地。在诗歌中,他赞扬了人民的革命精神,强化了革命信念,打击了敌人,表达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而这些往往是用隐喻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研究毛诗词中的政治隐喻尤为重要。作者将此类隐喻归为三类:a.+旧中国是夜晚;新中国是白天+;b.+共产党是大动物;反动派是小动物+;c.+君子是芳香植物;小人是臭植物+。

上述第一类见于“长夜难明赤县天,……一唱雄鸡天下白,……”(《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这首诗写于新中国成立后,将新中国和旧中国分别比作“白天”和“长夜”。第二类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毛泽东在其诗词中曾将“大鸟”、“老鹰”、“鲲鹏”等“大”动物隐喻为共产党人,而将不同的敌人喻化为“蚂蚁”、“蚍蜉”、“斥鷃”、“昆鸡”、“雀”等。毛泽东在战略上采取藐视敌人的策略,因此他笔下的敌人总是以“小”动物形式出现。第三类见于诗句“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七绝·屈原》),“椒兰”是芳香植物喻指君子,而“艾萧”因其味臭使人厌恶,喻指小人。

五、结语

本研究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在毛泽东诗词中发现了大量的隐喻,其中,政治隐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历史、习俗、文学、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具有普适性,然而,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又塑造了不尽相同的隐喻。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方面,基于中文语料,它印证和丰富了隐喻学理论,为该理论提供了大量的跨文化证据。概念的隐喻化不只局限于西方文学,它是全世界文学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在分析和鉴赏毛泽东诗词方面,我们发现隐喻学理论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运用这个工具,可以从认知视角解读诗词和探寻中国人的隐喻路径。

[1]Briggs,J.&Monaco,R.Metaphor:The logic of poetry[M].New York:Pace University Press,1990.

[2]陈 骙.文则·文章精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Lakoff,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王 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6]蓝 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诗词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s in Mao Zedong’s Poems

JIA Cai-chen
(College English Department of Yuncheng College,Yunchen Shanxi,044000)

The paper aims to collect,categorize and analyze the metaphors in Mao Zedong’s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Based on Lakoff’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the author goes through 67poems and ci of Mao’s works and finds a large number of metaphors,which are then classified into fiv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themes.With the data collected,the writ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ir working mechanism and relevant factors like culture.For one thing,these metaphors prove to be universal in that conceptual metaphors are derived from our physical experience.For the other,the metaphors in Mao’s poetry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due to culture,religion,myths,allusions or other factors.The study helps in the appreciation,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Mao Zedong’s poetry.

Mao Zedong’s poetry;metaphor;cognitive linguistics

I052

A

1674-0882(2014)05-0063-03

2014-07-05

贾彩辰(1982-),女,山西忻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

book=87,ebook=443

〔责任编辑 郭剑卿〕

猜你喜欢

隐喻诗词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幾樣概念店
《活的隐喻》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