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管理、深挖潜力,提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2014-04-03姜秀美

化工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外输含水分离器

文//姜秀美

现河采油厂首站始建于1965年,现有干部职工78人,其中党员12人,管理着 54台(套)设备,担负着现河采油一、二矿原油外输和采油二矿10个采油队原油处理,以及全厂的天然气外输任务,年设计外输能力180万吨,实际日处理液量2万立方米。

多年以来,我站以“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深化年”活动为主线,围绕中石化“五项劳动竞赛”,始终发扬“让首站永葆青春”的团队精神,实行精细管理,以优先的经济技术指标,以优秀的职工队伍素质,创出优质的联合站库。原油外输含水符合率均达到100%,连续46年实现安全生产,连续三届获得中石化“四星级联合站”、连续七年被授予管理局“银牌队”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获得管理局“金牌队”荣誉称号。

但随着油田开采难度不断加大,来液含水逐年升高、液量加大,我们也面临着控制技术指标的难度加大,这就要求我们深挖潜力,从精细管理上要效益。

细化基础工作,做到精细管理

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节点管理的深入学习,在我站全面铺开系统节点管理,我站从小事抓起,做到“不因事小而不为”,把系统内每一个制约因素都考虑在内,并做到目标化,进而使管理目标、管理运行、管理责任和经济考核整个系统都实现“精细化”。 严格按照岗位管理制度化、 岗位工作流程化、 岗位任务指标化、 岗位操作标准化、岗位指导具体化的五化模式开展具体工作。 精细管理中我们抓大不放小,在开展了基础调查以后,我们发现有些工作细节往往被忽视,比如闸阀的黄油嘴常年刷漆,都给糊死了,起不到润滑的作用,再加上开关闸门没有按正确的规范操作,使得其寿命缩短。这样的细节我们一个都不放过,逐一整改。在分队计量运行4年多以来,我们本着科学精细标准的原则,从人工两小时计数到化验含水,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在不具备污水含油化验的条件下,我们不等不靠,主动自己联系定期到现河注水队做污水含油。为了取准分离器水样,我们自己动手,将四台分离器的污水含油取样孔做成标准取样孔。为更好的加强指标控制,我站在以往优化参数的基础上,创建一套完整而全面的“要因管理法”,对于生产参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全面的分析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岗位职工容易掌握并第一时间就能找到原因,快速做出正确处理。同时我站还根据设备逐年老化容易出现突发事件的现状,组织好日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学习工作,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全员的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应急演练的学习和“要因管理法”的实施,将问题由过去的专人处理向全员分析处理转变,提高全员生产参数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技术指标。

优化原油动态变化预警体系

在过去的生产管理中,主要着重于事后分析,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事后分析就像亡羊补牢,存在很多不利因素。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事后分析逐步向事前预防转变,逐步推出一套预警管理模式。为准确掌握原油产量的变化情况,为矿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我站编制并启动了《原油产量动态变化预警体系》,预警体系提供准确、真实的盘库及分析数据,对分区块分采油队产量波动及异常进行预警。预警体系包括分区块、分队参数实时监控预警体系和盘库产量倒算信息预警体系两大部分。通过对现有的生产参数监控及变化分析,利用已建立的信息化综合系统,实行原始资料采集入库,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将分析数据准确上报。包含各队来液压力、分队计量显示数据、综合含水及原油罐液位、含水等,对各区块、各采油队产量实时监控,对影响矿产量的异常情况综合分析,以预警报告单形式上报,便于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到达预警目的。2013年11月3日凌晨2:00,流量计工发现采油11队瞬时流量有所波动,经过观察和计算,判断两小时液量降低10方,发现情况后该职工立即通知了采油队并向矿调度进行了汇报,采油11队经调查后发现计量站外输线发生管穿,由于是在第一时间发现穿孔,所以原油损失降到了最低点。

在预警管理中我们不断丰富工作内容,与采油队形成预警联动机制,不定期交流工作经验,听取采油队的建议,取长补短,不断优化。目前该预警体系已辐射到所有进入我站的十几个来油来液系统,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原油损失,为原油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强化油气基础管理,提高油气密闭率、降低损耗率

我站密闭系统分为油罐密闭运行和大罐收气两部分,我们不断细化这两个部分的管理,减少油气蒸发损耗,有效降低了原油损失。2008年在上级领导的有力支持下,我站更换了四台三相分离器,在分离器运行管理当中,我们强调把好分离器这第一道关,如果分离效果不好,不仅导致油气损耗的增大,还会影响到原油的沉降效果。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摸索出了分离器的“三勤两稳一紧”管理法,“三勤”即在分离器管理中要“腿勤”,勤到分离器跟前转一转,“手勤”即手要经常活动活动浮漂连杆机构,避免被卡住,保证出油要畅通,“脑勤”即对分离器的规律要多想一想,是否有规律可循;“两稳”就是分离器压力要稳,分离器液位要稳,一般控制在二分之一左右;“一紧”即在天气恶劣或是生产特殊情况下,对分离器的管理要紧起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该管理法配合参数自动监控系统一起使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分离器跑油和串气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我站的大罐天然气回收设备上采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手动调频改为自动调频,解决了人工调节不及时的现象,增加了天然气回收量。在日常管理中为提高油气密闭率,我们对大罐附件以及管网进行定期检查,将所有的呼吸阀换成了新型的全天候呼吸阀。使油气密闭率达到95%以上,油气损耗率控制在0.4%以内。

深化外输含水监控体系,确保原油含水指标

外输原油含水是考核我站的重要经济指标,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们认真分析了含水变化的各种情况,从而建立了外输含水监控体系。超前监控好“四个变化”,即来液量的变化、来油温度的变化,油品性质的变化、一次沉降溢流含水的变化。在纯净油罐的上游做好预警工作,在含水升高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为控制外输原油含水升高赢得了时间。操作上要求做到“两稳、两控、一查”,两稳:加药浓度要平稳、外输油量要平稳;两控:控制好分离器分离效果、控制好沉降罐油水界面;一查:对每批破乳剂都送技术监测站进行质量检查。与此同时,我们还从控制原油外输含水的实际出发,制定详细的预警机制,发现原油含水有上升趋势时,化验人员通知计量工并向队干部发出预警,技术人员根据预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直至含水下降为止。几年来我站的原油外输含水符合率一直控制在指标以内。

猜你喜欢

外输含水分离器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FLNG外输系统在中国南海的适用性分析及国产化研究思考
强制循环流化床物料分离效率的研究及应用
绥芬河
旋风分离器切向进料接管焊缝修理与改进建议
LNG接收站外输市场的研究
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
单双级重力式气液分离器结构优化及分离性能仿真
HAZOP理论分析在分离器作业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