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面子礼貌体系角度探析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2014-04-03

关键词:面子礼貌负面

李 秋

(沈阳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 沈阳 110870)

【文化比较研究】

从面子礼貌体系角度探析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李 秋

(沈阳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 沈阳 110870)

面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介绍Penelope Brown和Stephen C.Levinson的面子礼貌理论,据此阐述中西方维护面子的差异:中国文化倾向于对正面子的维护,西方文化偏重保全交际者的负面子。从历史、价值观体系角度分析造成中西方面子观差异的根源:中国文化中面子观根植于群体意识和儒家文化,而西方文化中面子观受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契约精神的影响很深。在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加的今天,要尽力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冲突,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跨文化交际; 中西交流; 面子观; 礼貌体系; 正面子; 负面子; 比较研究

“面子”这个词被中国人异乎寻常地重视,它蕴含着中华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意象,以至于在中国给了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扫了面子,就是侵犯了尊严。多位学者都曾关注或研究过这一文化现象,如近代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人的面子是“抽象而不可捉摸的,但却是最高等最精细的规范。中国人的社交往来,莫不依此为准则。”[1]174

鲁迅先生在其杂文《说面子》的开头就提到:“面子,是我们在谈话里常常听到的,……但近来从外国人的嘴里,有时也听到这两个音,他们似乎在研究。他们以为这一件事情……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24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2]

厦门大学历史学教授易中天也谈到了中国人的面子文化:“面子是中国人的宝贝,面子几乎主宰着中国人的一切。人际关系要靠面子来处理和维系,社会生活也要靠面子来决定和操作。”[3]78可以说,面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不只中国学者关注研究面子问题,很多西方学者也在不停地探讨面子文化,他们从社会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政治学、礼貌体系等角度对面子的含义作了阐述,其中尤以礼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布朗(Penelope Brown)和莱文森(Stephen C.Levinson)的观点具有代表性。本文以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体系理论为基础来探讨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一、Brown和Levison的面子理论

在中国,谈及面子问题大家都心领神会,但要究其内涵或给其准确定义,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连林语堂先生都认为:“中国人的面子倒是容易举几例而难于下一界说……‘面子’的意义不可翻译,亦无从予以定义……是空虚无实际的。”[1]174

但是近年来,学界普遍接受旅美人类学家胡先缙先生对面子的定义,她在《中国人的面子观》一书中认为,面子代表在中国广受重视的一种声誉,这是在人生历程中步步高升借由成功和夸耀而获得的名声,也是借着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而累积起来的声誉。要获得这种肯定,不论在任何时候自我都必须仰赖外在环境[4]。总之,面子强调人们依赖社会对其社会地位和声誉的认同及社会对其需求的认可。

布朗(Brown)和莱文森(Levinson)在其著作中给面子下了定义,并且提出了“面子威胁论”和为降低面子威胁程度来选择礼貌策略的理论。其实,二人的面子礼貌体系理论来源于面子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个戈夫曼(Goffman)的观点。戈夫曼围绕面子问题提出了“戏剧理论”,认为人生就像是在演戏,社会便是舞台,面子就是一张面具,会随着社会交往与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会极力利用“面子功夫”(行动者借由学习而获得的各种扮演角色的技巧)保全在社会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面子。当人们保全面子时会自我感觉良好,丢面子会致使情绪痛苦,因此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通过礼貌策略来保全彼此的面子[5]213。

布朗和莱文森发展了戈夫曼的面子理论,提出了面子的礼貌体系理论,而且系统地阐述了“面子威胁论”和为了保全面子所应用的礼貌原则。二人认为:“(面子)是在情感上投入的东西,面子不但可以丢,也可以维护或提升。一般说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容易伤及面子,因此,交际双方一定要合作来维护、顾及彼此的面子。”二人又指出面子包括正面子和负面子:正面子指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形象被人欣赏和赞许,他的愿望受人顺从;负面子指的是不希望别人强迫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即具有行动的自由和自主决定的自由。凡是有违交际者这种自由愿望的言语或行为就是对交际者负面子的侵犯。负面子强调交际参与者的个性,所属群体或群体的价值观念不可强制束缚个人的权利[6]。

两位学者也提出了为降低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而采取的礼貌策略。他们认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经常被迫威胁听话人的正面子或负面子,因此需要采取各种礼貌策略来减少这些威胁面子的行为。他们提出了5种礼貌策略:

(1) 公开实行面子威胁行为,即如果对交际对方的面子威胁行为伤害小,可以直接公开实行面子威胁行为;

(2) 积极礼貌策略,即为维护交际对方的正面子采取的礼貌策略;

(3) 消极礼貌策略,即为维护交际对方的负面子采取的礼貌策略;

(4) 非公开实行面子威胁行为,即如果对交际对方的面子威胁行为伤害较大,可通过暗示让对方推断自己的真正意图;

(5) 不实行面子威胁行为,即当面子威胁行为伤害太大或说话人的地位远远低于交际对方时,说话人干脆避免使用面子威胁行为[7]。

二、中西方对待面子的差异

在英语中,也有“save face”、“lose face”等表达,事实上来源于汉语的“留面子”和“丢面子”。1989年出版的第2版《牛津英语字典》记载了19世纪居住在中国的英国人是如何最先使用“lose face”和“save face”的。不难看出,中西方的面子含义有相似之处:中国人的面子就是指个人力争在社会环境中取得良好的公众形象、名誉和地位,因此可以把它归为正面子;而西方文化中,当个人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和赞美时,更是用一句“谢谢”来表达自己的欣喜,属于典型的Brown和Levison所定义的正面子的范畴。

但是中国文化里的面子范畴并不包含Brown和Levison所定义的负面子。中国人的面子强调人们依赖社会对其社会地位和声誉的认同和社会对其需求的认可,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更强调对正面子的维护。而西方文化更侧重于对负面子的维护,在西方社会可能威胁对方负面子的行为在中国也许不构成威胁,所以西方文化更重视人们的自由和隐私。

下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分析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观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之处。

1. 中国文化侧重对正面子的维护

Brown和Levinson的正面子理论认为,每一个典型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许,中国文化在这一点上可谓是体现得十分鲜明,中国人重在千方百计地保全面子,希望自己被他人认可或自己给了他人面子。下面以中国文化中两种典型的交际方式为例加以分析:

首先,在维护面子的问题上,中国文化在称谓上不同于西方。在西方,比较正式的称呼常用于重要场合,在其他场合,即使有年龄、职业、头衔的差别,人与人之间一般也都直呼其名。而在中国文化中,称谓就复杂正式多了。因为中国人认为用带有称谓的词称呼对方体现出敬意,维护了对方的正面子,如看见长辈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在职场上称呼就更讲究了,一定要在姓氏后加上官衔以表尊重,如“张书记、王处长”等。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论述中国人的面子文化时举了一例:某位医生替一将军拔牙后,被赐予一头衔。一次,有人打电话给他时直呼其名未用官衔,而被医生当众打一耳光[1]172。由此可见,中国人很在意对人对己的称呼,这种体现敬意的称呼其实是维护了对方的正面子。

其次,中西方也存在不同的谈话方式。中国人会婉转、含蓄地批评他人或表达不同意见,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他人,尤其是长辈;必须评论他人的表现时,尽量使用委婉或模棱两可的言词;对善于保全他人面子的人给予较多的社会报酬[8]。因此,中国人在发言、讨论问题时,即便自己有理,提出不同意见前也总要说“刚才某某的发言很有道理”,然后再在“但是”、“不过”后面做文章。初到中国的西方人往往莫名其妙,以为中国人言不由衷,故弄玄虚,殊不知这是给听话人留面子,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而西方人的谈话方式倾向于直接、坦率,如果想拒绝别人会直接说“no”,发表不同意见会开诚布公,因为他们觉得这不会损害对方的正面子。

2. 西方文化侧重对负面子的维护

尊重个人的自由与隐私一直是西方文化所倡导的,根据Brown和Levison的面子礼貌理论,尊重自由与隐私其实是维护交际对方负面子的一种策略,是Brown和Levison负面子理论的核心内容。Brown和Levison认为,人们很多日常的言语行为如邀请、拒绝、批评等都威胁到交际对方的自由与隐私,是不礼貌的,“为减轻某言语行为对面子的威胁程度,人们需要采取必要的补偿策略即礼貌方式,以满足人们的面子的需要”。这种礼貌方式其实是维护了对方的负面子,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交际氛围,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9]。

以餐桌礼仪为例,西方的主人在招呼客人品尝某种食物时,通常只是稍微建议一下,由客人自己决定吃还是不吃,客人吃饱后,不会再不停地劝说“再吃点”。在他们看来这是礼貌行为,尊重对方自由选择的权利。他们不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也就是说西方人倾向于满足交际对方的负面子,是负面子礼貌策略的应用。而中国人在招待客人吃饭时,一杯接一杯地为客人斟酒,一遍又一遍地为客人夹菜,客人不吃不喝是不行的,这样做是为了显示殷勤好客,想要和客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营造一种融洽的氛围;而客人会很享受主人的热情,认为主人的这种行为是对自己的关心照顾,丝毫不觉得是冒犯了自己。这是典型的中式面子礼貌策略的运用,维护的是客人的正面子;而西方人会把这种“强迫性”的行为看作侵犯了自己的选择权,威胁了他们的负面子。

此外,西方人很注重个人的独立自主,希望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理想愿望都得到尊重。在他们看来,这些是自己的“隐私”,不喜欢被人干涉。尊重“隐私”是Brown和Levinson面子理论中的一种礼貌策略,也是西方价值观的产物。中国人的隐私范畴明显小于西方文化的隐私,汉语文化中被认为是关切的行为很可能冒犯了西方人的隐私。比如,中国人在路上碰见相识的人,会问“去哪啊?”但是西方人会反感被问这样的问题,觉得这是冒犯个人的隐私。中国人之间可互相询问年龄、薪水、婚姻状况等问题,但在西方文化中这些都是个人的隐私,询问这样的问题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威胁了他们的负面子。因此同西方人交往时,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三、中西面子文化差异的根源

1. 中国面子的形成原因

首先,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是中国面子形成的根本原因。从地缘上看,中国东部南部临海,西南侧为高原,西北部被沙漠阻断,在对外水陆交通都不发达的古代,中国一直处于较为封闭的地域,隔绝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由此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他们赖以生存作息的土地上,除了战争和饥荒,农民几乎是一成不变的[10]1。再加上封建统治者长期奉行“重农轻商”的政策,人民更加被束缚在土地上,因此渐渐形成了家族式的集体主义,强调个人迁就集体,以达到和谐交融的状态[11]。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价值观是基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长期生活在特定群体内的个人做事要服从集体或他人利益,要维护自己或兼顾他人的面子。正如易中天所说:“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就因为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依照群体意识,每个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人,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3]81

其次,儒家传统文化也是中国面子形成的重要历史原因。要了解中国人为什么讲究面子,不得不从在长期的封建中国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儒家文化说起。孔子把人分为两类,一类为“君子”,一类是“小人”。一个人被称为君子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他会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其所在的社会圈子的人们的尊重,同时也会占有较多的物质资源。相反,被认为是小人的人就会毫无社会地位,行为不端,道德低下,因此毫无脸面可言。在这样的思想信仰驱使下,人人都要争当“谦谦君子”,为自己脸上贴金,唾弃“卑鄙小人”。

儒家学说中的尊卑观念也是中国面子文化的一个成因。孔子学说的“君”除了指代“君子”,也指代“君主”,意味着一国之君为上,所有的臣民要仿效他、拥护他,以君主为榜样来维护社会的和谐,恪守“君臣之礼”。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礼”其实是一种维护社会尊卑观念、等级秩序的规范。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礼以行之”,即每个人在社会中有其固定的身份,要按照礼法行事,如果做了不符合身份的事,说了不符合身份的话,就会丢脸[7]。由此可见,儒家传统文化对中国人面子观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西方面子的形成原因

首先,西方文化中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是西方面子形成的根本原因。从地缘上看,西欧大陆虽地处大平原,但在远古时期不适合农业耕作(即使现今欧洲也非农业区)。欧洲的早期民族日耳曼人就过着游牧的生活,经常进行长途迁徙,不像中国古人那样祖祖辈辈依赖一块田地生活,很难形成相互依赖的乡邻关系与血缘关系,所以他们的群体意识不浓。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需用面子去协调。尤其是到了近代,西方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很快进入工业化社会,人口的流动性更大,人们在一处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又迁居别处,无法形成在中国社会常见的稳定的群体关系。因此,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人自由,只要不妨碍他人,个人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并不会受到约束限制,更不会去看别人的脸色或照顾别人的面子行事。在这种环境下,个人的愿望、自由、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尊重。这是前文提到的西方文化侧重维护负面子的根本原因。

其次,西方文化中的契约精神也是西方面子形成的重要原因。西方社会中契约精神存在的促进因素有很多,其中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近现代商业的高度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就蕴含着丰富的契约思想,他在关于正义的论述中指出了公平交换的原则,这是契约思想的雏形,其思想影响了后来人不断地探索以公平为基础的契约原则,如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名作《社会契约论》。这种契约思想深入人心,西方社会的人们都遵从这些思想精神,而不是看别人的人情或面子去行事。

如果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泉,那么大多数西方人所信仰的基督教就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曾在哈佛做过访问学者的万科董事长王石认为:“基督教文明突破了传统的法律和宗法制度,是契约精神建立的根源。”基督教义认为,人类充满了罪恶,个人只有根据教义的规范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实现救赎,教义不但规定了人对上帝的契约,也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家会自觉地利用基督教的信仰来规范个人的行为。

此后,随着近代商业的兴起,人们的契约精神得到加强[12]。西方近现代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法治的完善,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契约理念,人们在从事商业活动前会事先制定好规范,之后就会逐步践行这些规范;而中国人会灵活些,更注重彼此的情面。事实上,契约精神的本质就是“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的原则,这些原则无不是尊重了个人的权利、愿望、隐私和自由,那么也就不难理解西方社会为什么会更注重对负面子的维护了。

四、结 语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礼貌理论其实也多少存在争议,如中国学者顾曰国指出,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礼貌理论尤其是有关负面子的阐述不适合中国人,因为“中国人的负面子不同于他们给的定义,而且在交际中礼貌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标准”[13]63。尽管如此,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礼貌体系理论用于分析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还是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

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礼貌体系理论,中西方在维护面子方面侧重点不同,中国注重的是对正面子维护,而西方强调的是维护交际双方的负面子。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折射的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西方的面子文化反映的是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和契约精神;而中国的面子文化反映了群体意识的价值观和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加的今天,如果能兼顾到不同文化下人们的面子观,正确理解面子文化并实施正确的交际原则,就可以加深对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1] 林语堂.吾国吾民 [M].黄嘉德,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2] 鲁迅.说“面子” [C]//华山.鲁迅作品精选:且介亭杂文.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2001:99-100.

[3] 易中天.闲话中国人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4] 胡先缙.中国人的面子观 [C]//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57-59.

[5] Goffman E.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 [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67.

[6] Brown P,Levinson S C.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 [C]//Goody E.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2-56.

[7] 陈萌.中西面子观的差异与语用策略 [D].上海:复旦大学,2011:4-7.

[8]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C]//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4-36.

[9] 亢娟妮.动态顺应下的中西方面子观研究 [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81-84.

[10]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1]赵俊.中西“面子”对比研究 [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3-8.

[12]朱晓玲.论面子观的中西差异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76-79.

[13]顾曰国.文化与交际 [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AnalysisondifferenceofChineseandWesternfaceconceptsfromperspectiveoffacepolitenesssystem

LI Qiu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

Face is an universal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face politeness theories of Penelope Brown and Stephen C. Levinson are introduced, and the differences of maintaining fac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re illustrated: Chinese culture tends to maintain the positive face, while Western cultur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negative face of communicators. The oringin of differ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ace concepts is analyzed from perspectives of history and value system: Chinese face concept is rooted in collectivism and Confucius culture, while Western face concep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ism values and contract spirit. Nowaday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ly developme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flict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 should be tried to avoid, in order to gurante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 run smoothl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face concept; politeness system; positive face; negative face; comparative study

2013-09-11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jg12db144)。

李 秋(1974-),女,辽宁海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跨文化比较、应用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

* 本文已于2013-12-24 09∶36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31224.0936.002.html

10.7688/j.issn.1674-0823.2014.01.17

G 04

A

1674-0823(2014)01-0088-05

(责任编辑:郭晓亮)

猜你喜欢

面子礼貌负面
面子≠尊严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某贪官的面子
当诚实遇上礼貌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