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产转型天地宽
——宁远县烟花爆竹整体退出转产走笔
2014-04-03欧小平冯平顺李少文
□文 / 欧小平 冯平顺 李少文
宁远县有着100多年的烟花爆竹生产历史,在鼎盛时期,全县有100多家家庭作坊式的小生产厂。近几年,虽经多次整治,数量逐年减少,但仍有23家。这些厂家不仅规模小、效益低,且生产工艺落后,安全保障能力差,安全事故多发、频发,已成为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药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宁远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全县烟花爆竹整体退出转产,确定了“有情操作、无情退出、扶持转产”的基本工作方针。于是,一场行业退出转型的攻坚战在九嶷山下、泠水河畔拉开了帷幕。
为退出转产铺路
为做好退出转产工作,宁远县委、县政府的各级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厂家,听取企业业主意见,并召开专题会议。同时,县安监局组织人员赴安徽省考察学习相关做法和经验。随后,宁远县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退出转产的步骤、方法和要求,对自愿退出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补助和奖励,扶持企业转型转产等基本政策。
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对每个企业均确定了政府责任牵头人,确定一个政府组成部门负责该企业的退出转产工作,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工作督查、考核验收等。各乡镇和联系企业的责任单位也向县政府递交了责任状,明确凡未实现成功转产的,联系企业的责任单位决不能收兵、决不能退出,否则由县委、县政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宁远县政府先后三次召开全县烟花爆竹退出转产工作大会,通过在媒体开辟专栏、悬挂横幅标语、组织宣讲组深入企业宣讲等形式,对退出转产的政策、措施、内容、意义等进行深入宣传,有力地消除了企业主的思想顾虑,为退出转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退出转产责任单位按照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的工作要求,抽调精干力量进驻企业开展工作,依照法定程序,加强政策引导,全面开展退出转产的各项工作,坚决做好“转”的工作。
为解决退出企业和人员今后发展的问题,县发改、税务、财政、人社、国土等部门出台优惠政策,明确推出转产企业享受园区企业优惠条件,并采取举办项目推荐会、赴沿海招商、召开招工对接会等方式,引导企业转产,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同时,县委、县政府继续加大“打非”力度,防止突击生产、非法生产、转入地下生产。
迎来一片“向阳天”
尽管退出转产工作事前多次征求了企业主的意见,但政策出台后,还是出现了不完全理解、不积极配合的个例,甚至有的为争取更多的补助奖励而抱团,多次到省、县政府集访。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与企业主代表座谈,并成立工作组,进一步完善了退出转产政策措施。如:对要求继续生产的企业,需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必须在2012年底前完成机械化混装药等硬件设施改造和三级安全标准化达标;对不愿意改造达标的企业,实行引导有序退出,给予一次性补助和奖励;对自愿退出转产的企业,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对违法组织生产的企业,坚决依法予以处置。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补助及奖励资金兑现领导小组和退出验收小组,专门负责有关事宜。增加了退出转产的补助奖励,金额总数由以前的700万元提高到1200万元,并通过努力将宁远烟花爆竹退出工作纳入了淘汰落后产业国家财政补助范畴。
截止2013年8月31日,全县23家企业已全部转厂转型,其中有11家企业联合转型为1家烟花爆竹批发公司,部分转型为打火机组装、生产养殖基地、养殖配套设备设施生产、环保页岩砖厂生产等企业。
宁远县烟花爆竹退出转产工作虽历经艰辛,但最终呈现出一片宽阔的发展天地,其成果也得到了国家、省、市安监部门的充分肯定。有领导这样评价:“宁远县烟花爆竹退出转产工作在湖南开了先河,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