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有璞,可琢可磨
2014-04-03金爱武
金爱武
《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第二期登载了宋中铠的《一样的名句,不同的解读——薛法根、闫学<匆匆>一课名句研读教学片断赏析》(名句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读后颇有感悟,有一吐方快之感。笔者试从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学生的回答、教师的理答这三个方面对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段再作解读。
一、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鱼和熊掌是否可得兼?
相对而言,薛老师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而闫老师更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
“内容人人看得见,内涵只有少数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薛老师直接从言语形式入手,他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列成诗句,从言语形式的解读中去发现言语内涵,得出“前面的排比句反衬出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的结论,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岁月的“留恋”,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薛老师的课堂不止于文章“说了什么”,而是重在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是“怎样说的”和“为什么这样说”。能这样读书的,薛老师称之为“会读书”;能这样教语文的,自然就称之为“会教语文”了。如果把言语形式和言语内涵分别比作鱼和熊掌,那么薛老师可谓是“鱼和熊掌得兼”了。
闫老师似乎更偏爱“熊掌”,也就是言语内涵。“用笔画出含有深意的字词或句子”是指向内容的;“……那么时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是指向内容的;出示台湾作者林清玄的《与时间赛跑》是指向内容的;“……去年的你和现在的你一样吗”,仍然是指向内容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当第二个学生说 “这句有三个‘再字……”时,闫老师在表扬“她抓文字抓得多好,有多敏锐的语感”之后,仍然把学生的思考点从言语形式拉回到内容场景中。
也许闫老师没必要如此固守在言语内容的阵地上。对于“写什么”的问题,学生似乎早就了如指掌,教师没必要“用墨如泼”。第一位学生的回答就比较到位了,“这句写得很美,突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别的都会再回来”,而且学生们对作者的“茫然”、“无奈”“难过”也已有所理解了。对学生已然明白的,教师真不必花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学生回答:为什么并不都“给力”?
从两个教学片段看,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实在大异其趣。闫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思维敏捷,表达完整,而且个别学生的言语表达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和哲理性,体现出较高的语文素养。他们不仅能关注文本“说了什么”,而且已经在学着关注“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这样的回答为课堂提供了很广阔的生成空间,教师既可以顺着学生的回答把教学引向言语内容,也可以引向言语形式。第一位学生说“这句写得很美,突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而别的都会回来”,表述简洁,注意到了形式的“美”和内容的“深”。第二位学生说“这句有三个‘再字。‘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说明了其他东西都可能重新来过,可是时间如果不好好把握的话,就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她不仅注意言语形式的美,而且还能说出美之所在;她不仅注意到“突出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了,而且还能说出是“怎么突出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的,最后还进一步指出要“好好把握时间”。至此,我们不能不感叹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全面和深刻,称之为“精彩”是当之无愧的。优秀的学生,精彩的发言,成就了有厚度和深度的课堂。
可是,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显得很单薄,缺少言语表达的完整性、丰富性、生动性,更谈不上审美性和思辩性了。第一位学生说“这是排比句”;第二位学生说“前面都是讲什么事物去了,后面都讲这个事物又回来了”。面对这样单薄简陋的回答,薛老师只能围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连续发问。
学生的回答为什么如此不给力呢?从实录中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确实不是很高,回答时多用简单的短句,如“这是排比句”“日子一去不复返”“他很无奈”等。但是,除此之外,薛老师的课堂设计也是有欠缺的。这个欠缺就在于“排列成诗句”这个环节,他没有把“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句放进去;而这样一个缺乏相对完整性的语境,直接导致学生的思考仅仅停留在排比句上了,课堂因此显得有点迟滞僵化了。
三、教师理答:举重若重和举轻若重?
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不够给力,于是,薛老师必须以“用力”的理答把学生导向对文本的深度解读。面对学生过于单薄的回答,薛老师这样连续地发问:“老师这样排列,你能看出什么特点?”这个问题指向言语形式,简约而明确;“除了排比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发现?”这一句很自然地把学生的关注点由形式引向内涵;“日子和桃花、燕子、杨柳相比,有什么不同?”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两个问题则又把学生引向“为什么这样说”的深度解读。薛老师素以教学风格的简约大气、举重若轻而闻名,但这个教学环节却有“举重若重”之感。
再来看闫老师的理答。当学生说“这句写得很美,突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别的都会回来”时,闫老师理答“她感受到了这句话的不同寻常之处”。这句理答既没有启发和引领作用,也没有对观点进行提炼和深化。其实,闫老师可以追问:“你能具体谈谈文字是美在哪里吗?”这就能把教学引向对言语形式——诗意美的揣摩和体悟;也可以这样追问:“作者是怎样突出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的,你能具体说说吗?”这样就把教学引向言语形式和内涵表达关系的探究。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意美的环节中,闫老师虽然一直在强调 “诗一般的语言”,但她的理答并没有引导学生去揣摩和品味诗行长短参差的变化之美,语言的回环往复之美,音韵的和谐悦耳之美,诗歌意象的组合之美。教师心中的“诗美”在学生那里还是“空美”,虽然闫老师类似“诗一般的语言”的表达共有七句之多,但仍有“隔靴搔痒”之感, “用力”但很“无力”,有“举轻若重”之嫌。
两位老师都是小学语文界的大家,其课犹如初出深山的美玉,流光溢彩,但美玉有璞,可琢可磨。本文就语文论语文,就教学论教学。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