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语境理解词语内涵
2014-04-03赵慧如
赵慧如
词语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就词解词”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严重挫伤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内涵,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把握词语的本质。
一、创设对话语境,把握词语的深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与感悟。词语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所要教的词语,为学生创设对话语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境对话中把握词语的深度,深化对词语本质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的《海伦·凯勒》一课时,对于课文中“不屈不挠”这个词,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是这样引导学生在对话中理解它的本质内涵的。
师:同学们,“不屈不挠”是什么意思?
生1:“不屈不挠”就是在困难面前很坚强的意思。
师:那么课文中写了谁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呢?
生2:课文中写了海伦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师:你们说得对。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伦的“不屈不挠”?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去读一读课文。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生3:海伦是一个盲人,她为了学会“水”这个单词的写法,一次又一次地去摸盲文,直到摸得她的手指头都出血了,她还是坚持摸。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不屈不挠”。
生4:海伦为了学会一个词语的发音,都是用手去摸老师的嘴型,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学会为止,这样的精神就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
以上教学中,正是因为教师引导学生把“不屈不挠”这个词语置于文本对话的语境中,学生在联系上下文解读这个词语时,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本质内涵。
二、创设比较语境,把握词语的精度
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都很到位,特别是词语的运用都很精确。教学时,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比较的语境,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作者在课文中用词的精妙。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感受中形成很强的语感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八册的《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时,一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的。
在引导学生读到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时,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两个句子:(1)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2)它在群山之中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学生通过对比朗读,纷纷举手发言。
生1:老师,这两个句子中相差了一个词语“无奈地”。
师:不错,你很细心。那么,你们觉得用或不用“无奈地”这个词语,对句子意思的表达有影响吗?
生2:我觉得对句子意思的表达没有影响,两个句子的意思差不多一样。但是……(这个学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师:是呀,句子的意思是没有很大的区别。那么,什么变化了呢?
生3:老师,我觉得用或不用“无奈地”这个词语,句子意思虽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整个句子的感情色彩变化了,加上“无奈地”这个词语以后能说明瀑布的枯竭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惋惜之情。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对比的语境,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无奈地”这个词语给整个句子情感色彩所带来的变化,从而体验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妙。
三、创设还原语境,把握词语的本意
汉语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词语的意思更是发生了一些引申和变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还原的语境,引导学生去把握词语最原始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六册的《少年王勃》一课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孤鹜”一词的。
师:同学们,作者在课文中用“孤鹜”这个词对“一只野鸭”进行了描写。你们觉得“孤”字是什么意思?
生1:在古文中,“骛”就是指鸭子,所以这里的“孤”应该是指一只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观察,“孤”字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你们再查一查字典,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生2:“孤”是由“子”和“瓜”组成的,“瓜”在字典中是指没有根的瓜,而“子”的本意是指没有父亲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孤儿”。
生3:所以“孤鹜”就是那只独自飞翔的野鸭。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还原的语境,引导学生把“孤”字拆分成其起源的“子”和“瓜”字来理解,不仅巧妙地道出了“孤”的本义,还道出了“孤”的引申义。这样,学生就理解了词语的本质内涵。
总之,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本质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词语教学更高效。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