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首篇首章“学而时习之”的新解探析

2014-04-02岑泽管敏宏

卷宗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争议论语

岑泽 管敏宏

摘 要:“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论语》中的首章,是《论语》中最耳熟能详的的一句话之一,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此句每个字理解起来都还算简单清晰,然而它却也是《论语》中最具争议的一句话之一。本文从此句最令人争议处入手,通过对“学而时习之,何以为悦?朋自远方来,来之为何?人不知何,我君子不愠?”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分析,得出了一个符合人思维习惯的新解。

关键词:学而时习之;《论语》;争议;新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中第一章《学而篇》的第一篇。正因为是第一篇,每个学习《论语》的人最熟悉的,因此受这句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但是,这句话却有个“疑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学而时习之”,怎么可能悦呢?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还差不多。那么,孔子说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有没有什么更新的解释呢?

1 人教版对此句的翻译

在对《论语》的翻译中,翻译得非常好的要当属国学大师杨伯峻先生和钱穆先生等人了。杨伯峻先生在其译注的《论语译注》中对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1]钱穆先生这样翻译:“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2]杨伯峻先生对古文字的语句和字音等方面深有研究,然而对于句意和哲理阐发不够。钱穆先生是一位哲学家,这两个方面能够兼顾,但有些地方的字音和语句这方面比杨伯峻先生略输一筹。

影响最深、最具权威的翻译要当属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了,人教版是这样解释的:“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3]人教版的翻译和杨伯峻先生的翻译相差不大,只是加了一些省略词而已。可是这些解释似乎不符合现实的情况,我在这提出三个问题作为我的疑惑。第一问,学而时习之,何以为悦?在现实生活当中,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哪里来的悦呢?第二问,朋自远方来,来之为何?是只是来看看孔子吗,还是有其他什么目的呢?第三问,人不知何,我君子不愠?这个“人|”是谁?在这是特指还是泛指?“人”不知道什么,孔子却如君子一样不愠怒?

2 学而时习之,何以为悦?

“学而时习之,何以为悦?”这是很多人对《论语》中“学而时习之”这一句不满的地方,学习对我们来说都很痛苦了,你竟然让我们“悦”起来,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这和能够说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话的孔子是十分不符的。“学”,“学习”之意,无争论。“时”,有一些争论,有解释为时时、时常、不时的,不过“许多人将‘时解释为‘时时,这种理解不符合先秦语言实际和《论语》用词特点”[4],根据《论语》中其他9处的“时”:“使民以时”、“不时不食”、“山梁雌稚!时哉!时哉!”、“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可以把“时”解释为时间、一定的时间、时机、适当的时候、及时等,不过解释为“学时”[5]更好些。学习是有其学习的时间规律的,倘若能按照其学习时间规律进行学习,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不是每一个学习者所期望自己在学习时能达到的境界吗。习,争论的焦点,“习”的解释从原来的“复习”开始,到“温习”,到“实习”,再到“实践”……习,从词源来看:“习,数飞,从羽从白”[6]、“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7]。前人对“习”字的翻译似乎陷入了一个“过程”的死胡同,只看到了“鸟数飞”过程中的反复练习,却没有看到“鸟数飞”之后的“结果”——知识获得的结果,技能掌握的结果。所以,这个“习”字包含了经过努力之后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含义,有“通晓”的意思。现在,就可以很好地解释“学而时习之,何以为悦”了。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这不是令每一个都很愉悦的事情吗?此时,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全身的每个毛孔都自信起来了,无一不诉说着主人内心的愉悦。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这样解释了:学习了之后,然后按照学习的时间(学时)规律来温习然后通晓它,这不是很令人愉悦的事情吗?

3 朋自远方来,来之为何?

“朋自远方来,来之为何?”这个问题可以思考一下,在思考之前可以再想想此章的三句话。这三句话是连着的,那么这三句定必然有其内在的联系,其跨度按理来说不会很大。在第一句孔子已经说了自己“学而时习之”,“习”得了一身的学识。这时,肯定是有一些从远方慕名而来的、和孔子志同道合的“同门”人。(“朋”,旧注为“同门曰朋”。)孔子的一生到处流浪就是为了能够把自己的大道思想传播下去,甚至如“丧家之狗”。此时,这些人来和自己探讨大道,探讨学识,自己都是很高兴的。况且,最重要的事,那时候没有像现在一样有车有电话,大部分时候都是要自己走路,最幸运的就是能够有一匹马骑着,不过那些“同门”人来找孔子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短则一天半个月,长则一年半载,而且有时候还可能会找不到孔子要到处问人然后到处寻找。这种情意,怎么不令孔子感动,怎么不令孔子高兴呢?其实高兴的不仅仅是孔子,还有找到孔子的那个“同门”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拜访我和我谈经论道,这怎么不是令人快乐的事呢?值得一提的是,“有朋”古本或作“友朋”。对于“友朋”,一个经典的解释是“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对于孔子来说,“朋”应该就是以前和他同一届的同学吧(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他的“朋”应该不算少,和他玩得开的人定也不少,“友”就是那些和孔子一样有同样的仁爱、教育、或是大道等志向的人吧,这样的人中的每个人来拜访孔子都令孔子欣喜万分。

4 人不知何,我君子不愠?

“人不知何,我君子不愠?”前文已经说过,“学而时习之”这句话中的三句是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的。我们知道,在双方探讨问题时,肯定是双方观点的相互碰撞,这时候就会发生一些矛盾,双方观点不一致。而且,孔子理论上不是一个“口给”的“能言善辩”的人,他只是一个“不善言辞”的“木讷”之人,不然的话,他也不应该能感悟到“巧言令色,鲜矣仁”、“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他也不会处处对“佞”有“偏见”了,他也不会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了。这个观点可能被人用很多论据来反驳,因为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话就在无时无刻的展现出他“能言善辩”的说话才能,这只能说他“有点”能力而已,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当孔子心中坚持“巧言令色,鲜矣仁”、“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不知其仁,焉用佞”等的观点的时候,他就不会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口才,而是去“讷言敏行”、去“立仁”,这样他的口才的发展就受到了限制,不可能有很大的突破,而且孔子也不愿有这样的突破。所以,可能就会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有朋自远方来”拜访孔子,和孔子谈经论道。突然,两者的观点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孔子怎么解释那人都还是不理解他所说的话,这人就像一个顽固之人一样“冥顽不灵”。这时候,孔子会怎么样呢?如果是普通的一般人的话,或许就发火了吧——“我说得这么多了,你怎么还不理解了,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可是孔子却不会这样,他“人不知而不愠”,最后他想道“不亦君子乎”,顿时可能出现的“愠”就很轻松的化解开来,变成了莞尔一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可解释为:别人不理解我多次强调的话,我却不愠怒,这不是很有君子的涵养吗?

5 可以拓展的解释

根据以上的分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可解释为——先生孔子说:“学了之后,然后按照一定的学习时间去温习然后通晓它,这不是令人愉悦的事情吗?(因为通晓知识后)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拜访自己,(和自己谈经论道,)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在和自己谈经论道的过程中,)(自己多次重复解释)别人(也还)不理解自己,自己却不感到愠怒,这不是很有君子的风范吗?”孔子是一位“平凡的圣者”,这种解释最符合孔子当时所处的情景,也符合孔子在平凡处蕴含大道、大哲理。然而,在很多人看来,这种解释或许正确,但是太细致了反而解释得太“险”了,不利于对《论语》智慧的汲取。这种想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作为古代传统文化的那些书籍,它蕴含的那些思想和智慧是不能仅仅从它的本义中体验出来的,而是由这句话引申到其“外延”,这样才能够获得其中的“内涵”。这样的读书才是真的“读书”。所以,“学而时习之”这一句的解释可以有很多拓展的解释,没必要追究其真正的原本意思。

会不会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呢?今人对《论语》的误读和分歧其实就是孔子弟子对孔子言论的“误解”和理解上的分歧呢。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学生也是有一千个孔子之道的。于是,孔子原本的“无心之言”在学生反复琢磨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哲理、处世大道了,这是很正常的,也符合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多思”。在意识共同体中,大部分人都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提倡的就是一种“悦学”的学习态度,不过,我们都认为孔子提倡的实际上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的学习态度,而不是“悦学”。其实这是很好理解的,“悦”和“乐”这两个字都有“高兴”的意思,但是它们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悦在心,乐则见于外”,“悦”是内心自发产生的一种愉悦感,“乐”是由外部刺激激发而产生的一种快乐之感,“悦学”是在学习知识之后产生的“通晓”这一结果而自发形成的“悦”,“乐学”是“知识在我面前”外激“我快乐地主动去接受知识、获得知识”而产生的“乐”,“乐学”是“好学”的进一步提升。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悦学”是“乐学”的结果,“乐学”是“悦学”的前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倡导的是“乐友”的交友态度,当朋友从远方千辛万苦的来找你时,就说明了你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这时候,怎么能不感动呢,怎么能不欢快的迎接他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阐述的是一种“君子不愠”的为人处世态度,人生在世,都是和别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使发生了矛盾,怎么就能随便发怒呢?发怒,伤人又伤己,百害而无一利。

其实,当我们不再需要参照注释、不再需要别人的解释时,结合自己的经历脑中自动浮现了《论语》中所包含、所可能包含或所没有包含的意义时,读《论语》已经达到了最高的第三重境界了。“读《论语》的三大境界”——第一境界是看注释,翻译;第二境界是看文字,翻译,明白其中的义理结构;第三境界是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其中的义理境界。第一和第二境界都没有离开《论语》的字面意思,第三境界就慢慢的有自己的东西了。倘若真的要按照孔子原来的句意来解释的话,可能会让许多人大失所望的。或许,这一篇,孔子只说明了学习这一个方面,第一句是说明了自主学习的“悦”,“学而时习之”是要自己去做的;第二句是和别人的一起合作学习,当“学而时习之”有一定的成效之后,就会“有朋自远方来”和自己一起学习了;第三句是和别人讨论学习(或作辩论学习),在辩论时,我们的观点不一就会有分歧,“人不知而不愠”。或许它还可能是说明教的过程(由学到论到教),首先是要自主学习把知识全部弄懂,“学而时习之”;学习了之后“有朋自远方来”和自己探讨;探讨确定无误之后再来教学生(要严谨治学),在教学时学生因其智能的限制,还没能理解自己所教的,反复教导也无果,“人不知而不愠”,不也是君子吗——教师不也应该是一位君子吗?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1998:1

[2][7]钱穆.论语新解4[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联书店,2002:3-5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石衡潭.东风破:《论语》之另类解读[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3-8

[5]陈晓强.《论语》“学而”章辨义[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2)

[6]许慎.说文解字:附检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74

猜你喜欢

争议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感谢贫穷”是 毒鸡汤吗
争议一路相伴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20
半部《论语》治天下
自主招生:在争议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