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声音与电影画面的结合
2014-04-02唐早
唐早
摘 要:在电影作品创作中,有一个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声音的运用。优秀的电影音效运用可以诠释、烘托、揭示电影作品的画面和主题,还可以起到补充情节、激发情感、渲染气氛等重要作用。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声音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作品的画面是平面二维空间,在视觉上它依靠画面的构图和拍摄对象之间的大小比例从而造成立体三维空间的幻觉。电影作品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声音这个第五维度的空间关系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画面的立体感,甚至可以利用声音,来表现画外的空间关系。
关键词:声音;音乐;画面;视听
电影声音目前已成为电影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观众也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在电影院里享受电影所制造出的幻觉的。声音使电影作品从纯视觉的媒介变为了视听结合的媒介,使得过去在无声电影中通过视觉因素来表现出的相对时空结构,变为了通过视觉因素和听觉因素表现出来的相对时空结构。电影史上定义的第一部有声片是1927年华纳影片公司出品的《爵士歌王》。至此,电影的画面开始与声音相结合,电影进入了视听时代。
1 电影画面与电影声音的关系
1.1 电影画面
所谓电影画面,指的是不间断的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静止或者运动的对象,能表达一定的涵义,并且可以与上下镜头画面进行组接的有可视影像的一段胶片片段。
1.2 电影声音
[2]电影声音是电影制作的基本元素之一。它使电影从纯视觉的媒介变成了视听结合的媒介,使得过去在无声电影中通过视觉因素表现出来的相对时空结构,变成了通过视觉和听觉因素表现出来的相对时空结构。
1.3 声音和画面
当我们进入了电影作品的叙事中时,声音通过音乐、音响、语言等和画面的结合告诉我们,在故事世界或之外发生了什么事情。空间和时间是由视听的结合来决定的,场景的连接或割裂也是如此。我们通常希望声音和画面能够同步,但是为了叙事的需要,声音和画面也可以不同步。当这些视听元素有目的的并列起来的时候,对这个场景来说,或许会有更为丰富的含义。
2 声音在电影中的作用
对于“画面和声音哪个更重要”的争论一直持续着,不仅是在理论上,也是在实践上。虽然讨论仍在继续,但是,声音和画面的完美融合,已经成为电影视听语言的终极目标。
2.1 传达镜头信息
声音可以使镜头的含义更为明确,使镜头直指目的,创造紧迫赶,期待的感觉。例如科波拉的影片《谈话》的开头,街心广场上演奏着音乐,人们在欢呼,这时传来一男一女的对话,声音像是从不太好的话筒里传来,断断续续并伴随着信号干扰的声音,那个拎着纸袋子的人跟随那一男一女,并试图接近他们,窗前的人拿的并不是枪,而是一个指向性很强的话筒,他对着一男一女是要窃听他们的谈话,他们的谈话说到了“杀人”,而这一情节正是全片的关键。由此看来,这时一场在街心广场窃听的戏。
2.2 延伸画面空间
声音还有延伸画面空间的作用。单凭画面的空间,无论如何也超不出银幕的四框。[3]如果使用各种不同透视关系的声音,就仿佛突破了银幕的画框。看不见声源的声音能产生特殊的效果。如《青春之歌》中白莉萍公寓除夕的那场戏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效果。我们先看见她的一些朋友聚集在正房,聊天,唱《流亡曲》。崔秀玉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跑进耳房。接着画面上出现白和林两人走进耳房劝慰。这时画外传来正房的《流亡曲》,悲愤和绝望的喊声,砸酒杯的声音。这一效果不仅加强了耳房这场戏的情绪氛围,而且使观众下意识地在脑海中看到了正房的情景,从而扩大了画面的空间,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
2.3 音画同步
在视听语言的整体表现中,声音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电影声音可以将画面统一起来,或者说,是把画面捆绑在一起。而声音和画面的同步已经成为观众评判电影制作的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画面上的动作如果和声音同步的不好,可能会招致观众的批评。
3 不同类型的声音在电影中的运用
3.1 电影中语言的运用
电影中的语言就是电影中由故事里的角色、故事的叙事者或者隐含作者所发出的声音。如口头的语言,以及人物的对话。
1、戏剧性语言
戏剧性语言通常是画内声音,即场景中的人物发出语言声,作用是在戏剧或心理层面上互相告知和影响。他们的语言对于电影画面的结构和形式没有特别的影响力,电影画面的结构和形式超越不了本身在故事中的作用。动作有助于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语言的内容,动作与语言的内容通常是方向统一的创建视听集合。看着嘴唇的动作,可以影响到对某些语言的真正理解。
2、文字性语言
文字性语言通常是画外解说的形式,它可以出现在影片的任何时刻,以改变场景或唤起回忆、说明性格或者位置。剧情的声音和画面受文字性语言的控制,因为这种画外语言的地位使其在出现的实际上具有某种优先权。
3.2 电影音乐的运用
经典的电影音乐在技巧上、美学上以及影片的情绪上具有情感表现、连贯性、叙事提示以及完整性等功能。
电影音乐的分类有很多种,这里我们大致将其分为虚构性音乐和话语类音乐。
1、虚构性音乐
虚构性音乐又叫故事内音乐,它通常出现在故事层内部,直接为故事的真实性服务。这种音乐一般以环境音乐和动作音乐的形式出现。
环境音乐是指在特定场景中出现的音乐,这种音乐具有可见或可信的音源,能够强化观众对故事空间和场景环境的认可,从而促进对虚构事件的叙述。在《月亮上来的士兵》中,作者将20多首二战时期脍炙人口的歌曲以环境音乐的形式安排在监狱的多个场景中,使人物的生活笼罩在了悠扬的歌声中,使虚构的历史变得真实。
2、话语音乐
话语音乐又叫非故事音乐或非叙事音乐。它一般不出现在故事层内部,往往叙事者刻意安排,以叙事中介的形式出现的。它最常见的形式是电影配乐,般是由作曲家为电影画面专门创作的 。
在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子》中,主人公在唱机上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这音乐的确出现于故事内部,它使我们相信了“人物播放唱机”这一叙事信息的真实性。除此之外,它并没有对完善虚构叙事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这段音乐紧接着延续到下一个镜头,与阿瑞克斯关于性与暴力的幻想结合在了一起,产生了深刻的文化含义。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这种音乐本质上是一种非虚构的话语音乐。
3.3 电影音响的运用
音响是指在影视时空关系中,除了人声以外,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出现的一切声响。
在电影艺术中,音响不是简单地模拟自然声音,而是作为一种艺术元素纳入到了影片之中,成为电影艺术中的一种独特表现手段。
在另外一些影片中,音响被当作是一种非虚构的话语手段。例如在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中,反复出现的汽车刮水刷的噪音,即使在浴室里,这种恐惧不安的声音依然会响起,此处的音响已变为一种非虚构音乐,它以“叙事提示符”的形式出现,暗示即将到来的灾难。
4 结论
如今电影声音在电影作品中已经有着同画面同等重要的地位了,有时甚至还会超过画面的重要性,成为电影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电影声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出现变化无穷的境界,新的声画语言组合方式也因而不断被电影艺术家们所推崇。
其实,声音和画面,从绝对意义上来说已经没有固定的框框了,创作者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实践空间,而作为观众也已经习惯了在电影院里接受感官的刺激。
总而言之,电影作品中的声音元素已经不仅仅是代替字幕、代替现场乐队的作用了,声音已经成为电影艺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影作品中的声音同样能给我们带来艺术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刘立滨.影视声音基础[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5):25-28
[2]伍建阳.影视声音创作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