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班组文化建设
2014-04-02廖达琼
廖达琼
1 开展班组文化建设及培训的理论依据
1.1 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企业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0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S·M·戴维斯在其《比较管理——组织文化展望》一书中,率先提出组织文化这—概念,1979年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学》一书中,把管理和文化明确联系起来,认为“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目前对其定义和理解没有统一的说法,据统计,学术界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有180多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包括:
美国学者雷特·E·迪尔、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及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日本学者威谦·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中国学者魏杰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企业运作的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归纳,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精神、战略和经营管理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和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1.2 班组文化建设及培训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战略是根据企业总体战略要求,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渗透到企业的计划、控制、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旨在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自身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它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培育形成明确的经营哲学和科学的价值观体系,并用它来指导企业员工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和学习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执行力。
企业文化建设由三个阶段构成,首先是对企业现有文化进行诊断和评估,判别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是否一致,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哲学等内容,将其细化至经营、管理、人本、品牌、创新、服务、质量各个环节,形成企业文化手册、行为规范手册和典型案例手册。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成功,文化能否转化为竞争软实力与文化内化密切相关,文化内化通过制度建设、行为准则建立、物质文化设计、规划,文化推广、培训、激励、识别、考核等措施实现。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历史沉淀与不断提炼,已经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和符合公司特性的先进文化价值体系,当务之急是将企业文化内化至企业的各个层级,特别是基层一线班组长员工。
2 班组建设与班组培训模式
2.1 班组建设
班组建设是指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班组内部进行班组文化建设、学习制度及工作制度等的建设,最大限度的调动班组成员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班组成员的生产工作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活动过程。由此,可以班组建设的核心是班组文化建设。
班组文化建设需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指导,即班组愿景的建立保证企业愿景的实现,班组价值观体系可在企业价值观体系与班组特征相结合进行细化,制度建设与行为准则制定与班组管理与班组成员行为密切相关。为了深度落实班组文化,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和考评标准,促使班组文化内化。
2.2 班组及特征
班组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目标实现的关键,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活力的源头。班组主要组成有:组长、副组长、成员(包括生产、安全、设备、技术、财务等)。从班组的定义可以看出,班组具有以下特征:
班组是企业最小的组织单位,是企业的基本功能单位,企业的重要管理职能最终都将落实到班组。
班组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企业的多数经济数据总是先在班组生成,再由企业统一核算。企业各项经济计划指标的完成需要班组的努力来实现。
班组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环节。企业管理系统离不开班组。班组是管理与业务融为一体的,既有管理又有繁重的业务活动环节。
班组是一个简单分工的协作群体。班组所从事的工作是非常具体的,其内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工。
2.3 班组管理方法
具有代表性的班组建设方法包括5S管理、7SEA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
“5S”现场管理法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
7SEA生产现场管理法采用系统论的方法,把生产现场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研究,是在原有的“5S”管理的基础上,把一些互不联系的、分散的管理理论、思想和方法,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整合,从而在企业的生产现场建立起一个新型动态管理系统。它以班组建设为中心的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在生产现场以班组为基本单位广泛开展的7SEA活动——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ary)、素养(sentiment)、节约(save)、安全(safety)、环保(environment—protection)、活动(activity)。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组织全体员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管理科学、数理统计等与教育培训相结合,建立起从产品的设计试验、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管理活动。
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
2.4 班组长能力要求
卓越班组长应具备以下能力:
管理能力。灵活运用班前预测、班中控制、班后掌握的管理技巧有效地防范、控制与解决问题;系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快速解决现场的冲突和异常;掌握教导、培育员工的方法。
执行能力。系统掌握辅助上司、带领部属的有效方法,发挥班组长承上启下的功效。
沟通能力。掌握有效沟通、高效激励的技巧,从而使班组团队更具有战斗力;
责任意识。掌握卓越质量意识,并掌握零缺陷管理方法,以降低质量异常,提高产品优良率;
专业能力。系统掌握提升产能效率的专业技能与技巧,有效完成工作任务;
个人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压力管理能力,帮助自己和下属调整心理状态,使工作氛围更加愉快。
2.5 班组长培训模式设计
基于班组长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根据各需求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依据班组培训模式设计的系统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原则,实施了“1+2”培训模式“1”指的是课堂培训,“2”包括:班组活动竞赛、专题研讨、户外拓展。
(1)、课堂培训
依据班组管理与建设理论、卓越班组长能力素质要求以及班组长需求调研结果,设置了班组培训课程。
班组培训课程体系:
课堂培训采取讲授、案例分析、研讨、角色扮演方式。其中,讲授采取讲师培训、名人报告、专家讲座相结合的方式。
(2)、班组活动竞赛
培训活动主要包括班组文化建设主题演讲比赛、班组长知识技能竞赛、班组文化建设经验分享会、优秀班组参观、班组文化建设策划竞赛。
(3)、专题研讨
可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班组长在班组文化建设和班组管理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对问卷进行汇总分析,识别出典型难题,以圆桌会议和主题会议的形式进行专题研讨。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基层企业班组建设及班组长培训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企业的落脚点,又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