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重镇的资本试验
2014-04-02劳佳迪
劳佳迪
上海国资改革正花开数朵。3月17日晚间,浦发银行(600000.SH)一纸公告掀起“婚配”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信托”)的盖头,同一天,地产巨舰绿地集团也借壳金丰投资(600606.SH)驶入A股。
3月11日,有消息称上海工业投资公司和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等上海5家国有投资公司被传将合并同类项。在跑过多年“马拉松”后,国泰君安也终于确定要将“同门师妹”上海证券迎娶回家。
在去年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发布后短短3个月内,在上海这座国资重镇的地界上,资本运作鼓点密集:前有私募股权标杆——弘毅资本输血上海城投、上海国资委甩卖大众保险股权、上海蔬菜集团并入光明食品集团等多宗重组大戏,而今浦发银行、国泰君安、绿地集团和另外5家国有投资公司将分别演绎怎样的国企改革大戏,日前《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上述几家国资业内人士,进行了独家梳理分析。
样本之1
浦发银行:拥抱信托美人
3月17日早上,浦发银行紧急停牌,被传极有可能低调“求娶”上海信托。当天下午,两家公司在媒体狂轰滥炸下三缄其口,皆以敏感为由避而不谈。
当日晚间,浦发公告称“正与上海国际集团研究受让上海国际信托控股权等事宜”,等于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信披平台上公开了“恋情”。
从股权架构梳理,上海信托此次算是“下嫁”。隶属上海国际集团的上海信托曾是浦发银行第一大股东,2006年在政府授意下,上海国际集团从多家本地国企手中收编浦发股权,跃居其上。浦发银行去年三季报显示,上海信托持股数仍屈居第二。
截至3月18日,浦发银行未披露收购方案,但鉴于政府竭力将浦发打造成上海金融控股巨头的意图,上海国际集团会将手中66.33%股权悉数转让被认为是大概率事件。倘若成真,为避免交叉持股,上海信托原先所持浦发银行超过5%的股权也可能划归集团公司。
透视
打造上海本土金控旗舰
轰动上海金融圈的这场盛大“婚礼”前期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但浦发银行急于拿到一块信托牌照却不是秘密。由于监管层不再发放新的信托公司牌照,所以“限量版”的现有牌照成了众家眼馋的对象。
而上海国际集团的定位已从过去的战略控制型金融投资集团变身为资本运作平台,剥离旗下像上海信托这样的“经营性资产”也在意料之中。
不过,收购上海信托的价格估计不菲。从2012年年报数据可以一窥上海信托的价值,公司净资产合计达58.25亿,实现净利润9.6亿,管理信托资产超过1200亿。
记者日前采访数位信托业内人士,得到的说法较为一致:上海信托在圈内以风险控制严格、对客户资质要求较高著称,业务量排名靠前。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整体负债率较高的背景下,上海信托2012年负债仅4.9亿元,资产负债率还不到10%,公司被圈内公认“非常干净”。
除了雪中送炭的信托牌照外,上海信托还持有陆家嘴 (600663.SH)、爱建股份 (600643.SH)等上市公司股份,及上投摩根基金51%股权、上信资产管理公司100%股权、华安基金20%股权、上海证券33.33%股权将——这份丰厚“嫁妆”收入囊中的浦发银行,其“金控旗舰”的形象将越来越清晰。
样本之2
国泰君安:迎娶“小师妹”
浦发与上海信托并不是近期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唯一主角,就在方正证券(601901.SH)与民族证券、宏源证券(000562.SZ)与申银万国好事频传之际,国泰君安和上海证券也“婚事”将近。
记者从多渠道证实,在上海市金融办主导下,尽管关于时机和对价仍存不同说法,国泰君安收购上海证券股权的交易细节即将公开。和浦发收购上海信托的背景类似,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也是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同门。
一种说法是:为了不耽误国泰君安上市,两家公司的整合有望在3~6个月内完成,相比华泰证券收购联合证券经过耗时数年的两轮重构,以及方正证券与民族证券定下的5年整合期限,可谓“超音速”。
但也有版本称,为找到更合适的价格,整合进程将在国泰君安IPO后开启。可以肯定的是,5年间不断被传易手他人的上海证券终究花落自家,交银国际、东方证券、平安证券等绯闻对象皆成往事。
透视
再造证券业巨舰
据知情人士透露,交银国际和平安证券的铩羽而归,一是因其银行系背景而卡壳,二是上海国资委一直力主为师出同门的国泰君安和上海证券牵线。就在浦发银行被选作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时,国泰君安也被定位成以券商为主体的金控集团龙头。
决策层想在上海这片金融热土打造第二艘本地券商巨舰,所以在流程上大开绿灯也许并不意外。国泰君安现由上海国际集团持46.74%股权。为急于IPO,国泰君安需摆脱“一参一控” (指实际控制人参股的证券公司不得超过两家、控股的证券公司不得超过一家,不符合该规定的证券公司不能申请上市的规定)的政策束缚,使公司实际控制人上海国际集团只控股一家证券公司,洽购上海证券51%股权,把上海证券的控股权由上海国际集团转入自己囊中就势在必行。
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12年营业收入排名第一的是总部位于北京的中信证券(600030.SH),排名第二的是由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兰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等几大上海国资参股的海通证券(600837.SH,6837.HK),国泰君安排名第三。
2012年,国泰君安营收64亿元,若加上上海证券的7亿元,排名就将超过海通证券。两者相加达到1016亿元资产,有望位居行业第一。推动国泰君安上市后,上海将拥有第二家上市券商。
样本之3
绿地集团:大象被蛇吞
就在上海金融国资重组如火如荼时,地产界也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自2013年7月1日起停牌的金丰投资,2014年3月18日复牌,没有任何悬念地开盘涨停,过不了多久,这只代码为600606的股票,将会改为“绿地集团”或“绿地控股”。据金丰投资公告,绿地集团欲通过重组金丰投资实现A股整体上市。重组方案显示,金丰投资拟置出预估值为23亿元的资产,换之以绿地集团预估值为655亿元的资产。 地产巨鳄绿地的借壳上市由此成就A股迄今为止交易金额最大的一次重组并购案。endprint
本次交易前,绿地集团控股股东为上海地产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交易完成后,公司股东上海地产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星集团、上海城投总公司、上海格林兰持股比例较为接近,均不超过30%,且没有任何一个能单独对绿地集团形成控制关系。绿地集团将成为上海市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
透视
私募协作的范本
绿地集团新闻发言人王晓东接受 《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借壳还需要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交易还需耗时数月。据记者了解,被公认是“靓女”的绿地,之所以会“情定”知名度一般的金丰投资,背后推手正是上海国资委。
金丰投资的大股东是上海地产集团,相比让绿地的境内资产独立IPO,这种“壳身份”让政府“很放心”。换言之,这场“姻缘”是以董事长张玉良为首的管理层与上海国资委旷日持久的博弈。
不过,尽管有非市场化因素的介入,绿地集团的上市也提供了市场化的样本。据悉,在上海国资委安排借壳上市之前,2013年底,绿地集团吸收了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宁波汇盛聚智、珠海普罗、国投协力等数家具有典型国资改制概念背景私募股权基金加入,以部分股权国退民进的方式尝试混合所有制的探索。
投行观点认为,私募看好绿地是可以借道进入国资,可以利用国资的优势控制周边资源,同时也笃信上市后的丰厚回报。而绿地复杂的股权问题则借私募之手剔除上市障碍。
样本之4
五投资公司:合并同类项
3月11日,市场还有数条关于国有投资企业整合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一周之内,上海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农业投资公司并入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商业投资公司并入百联集团、上海创业投资公司与上海科技投资公司宣布合并。
而这种雷厉风行的合并同类项,在国资系统人士眼中并不意外。一位熟悉内情的投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上述5家投资公司的业务架构彼此有重叠,经营发展水平又参差不齐,上海国资委层面早有意愿将之整合到更清晰的框架内。
据记者了解,在2009年统一划转到上海市国资委之前,这5家投资公司原先分属于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商委等不同委办监管,组织形态比较松散,归入国资口后进行了资产梳理,加快了资产处置的力度,此番合并更利于资源整合。
透视
部分投资平台经营困难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五家投资公司中,好几家都存在政府指令性投资较多的历史问题,“导致了公司对参股企业控制力不足,历史上产生过较多的沉淀资金甚至坏账,有些投资公司经营状况持续不佳。”
记者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拿到的一份信贷风险评估报告显示,经营水平处中流的上海工业投资公司在2004年前经历了实业投资与贸易业务规模的高速扩张期,2005年以后主业就开始下滑,依靠证券市场股权投资变现退出的机会回笼大量资金,2008年之后则受到金融危机和证券市场下跌的双重冲击,2009年实业投资额仅6074万元。
而上海农投近年来的投资成果甚少。2003年,它曾现身于*ST大盈(现更名为丹化科技,600844.SH)第三大股东。但2006年,其所持股份即被卖出。而上海国盛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股权经营的国企,但其投资动作相当低调隐蔽,鲜少在媒体面前露脸。已知的是,2009年公司曾募集约10亿元大农业发展基金,全资控股上海建材集团,参股商飞集团,横跨工农两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