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4-04-02李孟学
李孟学
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向西行,过博厦、万江两桥,再行六七里,就到了大汾村。
大汾村位于东莞市万江区的中西部,紧邻广州,辖区面积2.63平方公里。在一片纵横交错的水网中,它被一南一北两条河涌温情地围住。河涌名叫汾溪,如两个张开的手掌,将大汾村温柔地捧在掌心,呵护着这个800多年的古村落一代一代繁衍生息,绵绵至今。
与大汾子孙一样绵绵不绝的是村里的翰墨飘香。这股翰墨的香气飘了800多年,历久弥新;其间名士辈出,终被誉为近代的“四大名乡”之一。2004年是这一代的大汾人最应该记住的日子;这一年,大汾村荣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书画之乡)”称号。——据说,这是广东省内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称号的村级单位。
进士妙答大汾之“大”
据史料记载,大汾这个地名来源于800多年前。大汾村保存的《大汾何氏族谱》说,大汾立村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61年),迄今已有853年的悠久历史。
大汾历来都是万江区的一个大村,人口一度逾3000人。据《东莞市地名志》记述,大汾历史上被钦点的进士甚多。而关于“大汾”村名的来历,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当朝皇帝在钦点之后好奇地问道:大汾称“大”,到底有多大竟生出如此多的人才?一名新科进士巧妙回答到:“上至罗浮尾,下至白市洋;横行十八铺(一铺路等于五公里),掂行(直行)无计数;万六太医,千七药材铺。”皇帝听了心想:这大汾上接山、下连海,太医就有一万六千个,药材铺有一千七百个,的确不小。于是就赞许道:真是名符其实的大汾哪!从此大汾村名扬四方。
其实,那位新科进士玩了一会文字游戏:“罗浮尾”、“白市洋”是当地土名;“横行十八铺”并非横行百里,而是有十八间店铺;“万六太医”的“万六”亦非数词,而是一个医生的名字;“千七药材铺”的“千七”则为药材铺的铺名“千七堂”而已。
书画爱好者众多
据大汾史料和当地民间流传,从有明一代开始,大汾村民喜爱书画之风即盛,临池习墨者比比皆是。加上当时朝廷开科取士,非常重视他们的字与画,学子们必须十分用心练笔,学好书法。从明至清,大汾村出了四名进士、三名举人,他们大都诗、书、画俱精,名扬四乡,并多有作品散落民间。书画之风传承下来,大汾村里学子个个能书善写。东莞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民谣:随便哪一个地方的人都可以到大汾来卖东西,就是不能卖对联、卖弄文采!因为大汾村民个个都能画几下、写几笔。
民谣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一个村里面仅仅近代就出了不少名人。早期以何星榆、何友文为代表人物。苏观生,明万历赐进第,官拜“产部给事”;和翰,明正德年间乡进士,授河南封邱县教谕。清朝咸丰年间举人何星湖、何日宾、&之禄等等。至当代,广东省的中医名家何炎燊,书法家何为、何镜贤等等。现在,你随意弯到村里走一走,也许就能遇见几个握笔拎墨之人,或为鹤发似雪的耄耋老人,或为总角宴宴的黄嘴小儿。
人物众多,事迹突出,自然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1978年1月,东莞县文化馆举办书法展览,大汾村的作品占有七成多。当年5月,东莞县文化局在大汾村召开了全县书法创作现场会。30年之后的2008年,东莞市在市博物馆举办了“大汾社区首届书画展”, 共有50多位大汾书画社成员以及大汾外出乡亲书画爱好者的作品111幅展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书画展是东莞市首次举办的社区级大型书画展。2010年东莞市文化系统又在大汾的何氏大宗祠举办书画名家作品巡展。还有一件让大汾村民引以自豪的事:2004年10月,大汾村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书画之乡)”称号。据说这个也是广东省首次给一个村级单位颁发的艺术之乡称号。
原生态的艺术部落
大汾村的书画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社区既重视培育书画活动骨干,又积极引领多种群众文化艺术发展,是东莞市生机勃勃的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其原生态的历史文物多多,是滋生和灌溉这个村子生生不息的文化香花与大树的源泉和活水。几百年来,大汾村民酷爱书画艺术的传统,追根溯源,完全来自它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大汾存有众多文物古迹。古桥就是“大汾十二景”之一。它一共有三座——连步桥、种德桥、青云桥,均为明朝年间所建,1993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连步桥和种德桥皆于明嘉靖年间由大汾乡人何应阳所建,后裔何启亨于康熙年间重修。前桥由红砂岩砌筑,长15.7米、宽3.6米、高4.8米。《大汾何氏族谱》记载:“连步桥头钟韵,桥下有神奇梵语,交峙远近。登斯桥边,钟声袅袅,随风送至,音韵悠扬。”后桥则为红砂砌墩式平拱,长13米、宽4.1米、高3.1米。两桥仿佛“姐妹”般相向而望。《大汾何氏族谱》说种德桥:“桥下风帆,桥上人踪,往来相继。”“日里尘嚣,夜间娴静可亲”。青云桥于明朝万历年间由乡人何景瞻等筹建,清朝同治二年(公元)重修,为梁式平拱桥,长17米、宽4.1米、高3.4米。桥身仍是红砂岩所建,桥面栏杆和望杠均为花岗岩,极具浓郁的水乡特色。族谱里有言:每当潮涨溪头,鸥鸟寻盟,浦里渔歌互答;眺玩于斯,愈畅雅怀。如今这三座古桥依然保持很好的面貌,只有些许的砖石被岁月磨损,桥下的河涌已被填埋成了“旱桥”,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另外,何氏大宗祠、文昌庙、素庵和多个家塾等等的文物古迹,在沧桑岁月中依然屹立在大汾村,依然一日复一日地注视和影响着它的子民后裔。
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浓郁的书画艺术氛围,名家辈出的人物榜样,已经越来越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和文化艺术爱好者纷至沓来,也使得一些学者专家前来观光考察。为进一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将保护盒开发并举,大汾村自2012年起开始有计划维护这个难得的“原生态艺术部落”,以保护为主,适当开发,目标是成为东莞市书画创作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让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魅力。当地文化工作人员告诉我,大汾村正在围绕书画主题,逐步建立起一个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以九座祠堂展示路线为主轴的艺术创作、艺术交流中心,使大汾村慢慢地真正变成原生态的“艺术部落”,在表现大汾书画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展现岭南传统文化的光辉与灿烂。endprint
沃土新苗:
何泽鑫和他的百翠阁
1978年5月出生的何泽鑫是地地道道的大汾人,衣着简朴整洁,谈吐优雅斯文,一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模样。也许自幼耳闻目染的缘故,他自小学四五级起就爱上了书画,从学校的墙报到村里的各类宣传栏。画着画着不知不觉就特别爱画竹子。成年以后,他更是一心一意醉心于画竹子,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二十余年的磨练,他潜心学习,触类旁通,博采画竹大家之长,每每力求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慢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观摩他的竹子画,呈现在众人目前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清新洒脱、生机盎然的竹子画卷,令人仿佛置身在青山翠竹的海洋之中。
每当有人问起为何醉心画竹子时,何泽鑫总是凝神静气地回答说:竹在中国文化中是气节、坚贞和骨气的象征,是“岁寒三友”之一。他从小就对竹子有深厚的感情,非常崇尚竹子的精神与品格。二十多年来,竹子的神韵和形态以及所表现出了的高洁,在何泽鑫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不可抹灭。特别是2011年他参观苏州博物馆,那些传世的画竹名作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画笔下的竹子,体现了他对社会、人生、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他的人文情怀。
2012年11月,他的画竹之作《君子图》入选并参展“广东省政法系统第三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评选展览”,并刊登在2014年1月号的《广东党建》杂志上。2013年10月,由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和东莞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此君日日报平安——何泽鑫书画展”在万江区图书馆开幕,展示了何泽鑫二十余年画竹的40多幅代表作。开幕那天,书画界领导、同事、朋友和参观者络绎不绝,展览厅里面处处呈现议论、赞许和鼓励的声音。《南方日报》以《20余载画竹不辍》专题报道,本地广播电视台也以“本土青年书画艺术家何泽鑫书画展今日开展”为题广泛宣传,以赞扬和激励这位青年艺术家的勤奋和成果。何泽鑫参加了东莞市的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并担任万江区的书法协会副会长、美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还是加拿大书法协会海外名誉顾问。2007年9月,他的书法作品送到加拿大参加“首届加拿大国际书法艺术大展”,被对方称赞是“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书法艺术及亲善友谊作出了贡献”。
2013年8月,他自筹资金,把已有120多年历史的祖屋加以改造、装饰,整理出来近200平方一个简朴、优雅、书香味极浓的书画工作室。因为极爱竹子,又很喜欢现代大作家袁鹰的著名散文《井岗翠竹》,所以他把工作室取名为“百翠阁”。百翠阁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五个功能各异的房间,有创作室、茶室、书室、作品展览室,供良师益友们互相学习、交流。为了给对书画有兴趣又好学上进的学生辅导和培训,为了继承和保留古圣先贤的文化传统,他还专门布置了一间上课培训室,招收了40余名本村少年儿童来此学习书画。他还打算邀请一些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来此共建书画活动室,并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读经活动。他相信,在当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工程里面,一定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
百翠阁门前,黄菊花郁郁葱葱;院内兰花香气阵阵,年桔金果灿灿。尤其是一盆盆的小叶竹子,苍翠欲滴,挺拔似剑。还有悬挂在堂前室内的一幅幅竹画作品,把这个简朴又充满古风韵味的书画工作室装点得优雅、静谧,散发着浓郁的翰墨香气。百翠阁前,宽宽的母亲河汾溪水蜿蜒而下,在阳光下像一条金色的纽带,滋养和护卫着这个800多年的古老村落,也抚育和照耀着这个咿呀学语的稚子百翠阁。
何泽鑫看到记者来采访他,一边在古朴、典雅的茶室给记者泡茶,一边略带腼腆地摆手摇头。他很谦虚地说,自己生长在农村,不是书画科班出生,又没有正儿八经地拜过名师,爱画画那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自学成长。记者赞扬他是“沃土新苗”。他微微点点头,又说到,可能是因为没有名师指路,所以进步缓慢,甚至常常走弯路。但也正因如此,他的艺术没有条条框框,没有因袭老路,往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形成竹画风格多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临别之际,何泽鑫送了一本他的《百翠阁书画工作室活动》和《何泽鑫书画墨痕》给记者。放眼望去,汾溪河堤上,一排排随风摇曳的岸柳和榕树枝,就好似预示着何泽鑫与他的百翠阁,正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乘风破浪,朝向光明的未来前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