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江千里润北国——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回眸

2014-04-02张光辉李晓玮方化祎张海涛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丹江口南水北调库区

□张光辉 □李晓玮 □方化祎 □张海涛(河南日报记者)

引子

公元978年,北宋王朝谋划了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襄汉漕渠,史上又称方城运河。

这项工程计划从汉江支流白河开一条河道,引水北上,达于淮河水系的沙河,解决长江中上游及汉江湘江地区物资北运的问题。

浩大的工程动用民夫官兵约10万人,牵动河南等地8州40余县。当渠道开至今方城县时,因当时的技术水平所限,地高水不能至,工程半途而废,一项未竟的“南水北调”工程自此淹没于历史的风烟尘埃之中。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时序轮转,岁月更替。10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伫立于方城县襄汉漕渠遗迹旁,不远处,气势宏伟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已昂然穿越方城垭口,向着远方的天际无限伸展。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的重要支流,亘古南流的丹江水,掉头北上,开启了远赴京畿的新征程。

抚今追昔,心事浩茫

5000年来,从大禹治水到李冰筑堰,从京杭大运河到南水北调,炎黄子孙秉承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在兴利除害、江河安澜的不懈追求中,镌刻下一篇篇光辉壮丽的民族史诗。

60余年来,从一代伟人经略江河,提出天才构想,到数代国人焚膏继晷、朝乾夕惕,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新时代精神,谱写了一曲贯穿共和国历史的辉煌乐章。

10余年来,在广袤的神州大地,豫鄂两省34.5万移民泣别故园、浩荡迁徙;数十万建设者披星戴月、奋力鏖战,一条纵贯三千里的大运河豪迈地流淌在世界的东方。

大江北去,绘旷世之华章;众志成城,铸千秋之丰碑。

煌煌新渠,利泽万方。兹事伟哉,千古浩荡。

民族精神的当代传承

“辟九岳、掘九泽、通九江、定九州”,大禹治水的远古传说,彰显了华夏先民不畏艰险、重整山河的雄浑气魄。

这种气魄,也是《周易》所揭示的中华民族之精神内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渗入炎黄子孙血脉的这种精神,犹如一团永不熄灭的爝火,光耀历史长河。

泱泱华夏,欲治国者先治水。一部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治水史、一部知难而进的民族奋斗史。灵渠、都江堰、大运河……一座座名垂青史的水利工程,折射着华夏精神之光,薪火相传,绵延万代。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当时光的脚步行至1952年10月,在郑州邙山,毛泽东凝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沉吟道:“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一代伟人的声音穿越时空,与历代治水先贤遥相呼应,寄托着海晏河清、人水相谐的千年梦想。南水北调这一战略构想由此横空出世,伴随着新中国的历史逶迤前行。

借水之梦,是新中国宏大治水战略的一部分。一个新生的人民政权,虽然国力薄弱,但却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谋划治淮治黄建三峡,打响了一场兴利除害、造福华夏的浩大战役。

对于东方农耕文明而言,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攸关庙堂的安危和百姓的苦乐,攸关民族的贫弱与富强。放眼寰宇,以水为邻,逐水而居,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

中国是个水患大国,灾害频仍。但相对而言,河湖枯竭、赤地千里的旱灾,更是中华民族的心头大患。

民国时期国内外学者曾利用《古今图书集成》、《东华录》以及其他文献记载,对中国历史上的水旱灾害进行统计,均显示旱灾的次数多于水灾。

干旱缺水,是驱之不去的中华之殇。

我国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假如世界上每人拥有一杯水,每个中国人只能拥有这杯水的1/4。预计在本世纪中叶,全国的用水总量将达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上限,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道门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古老神州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而华北地区,缺水之痛尤其令人揪心。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已大大透支,并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危机的巨大阴影笼罩着华北大地。那些曾被诗人深情讴歌的一条条北方的河,如今多已萎缩干枯,只剩下风在河床上流淌。

有一个事实或许让你大为震惊:目前北京市的人均水资源量已不到100立方米,仅仅是沙漠国家以色列的约1/3。北京远期存在17亿立方米的用水缺口,若无外来调水补救,一年将有1/3的时间滴水全无。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历史上并不缺水,但近几十年来饱受缺水之苦,外流域调水和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已超过天津市供水量的一半,属重度缺水地区。

河北30多年来已经累计超采地下水1500亿立方米,超采区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漏斗”,总面积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量的1/3。

河南省同样是全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今夏中原遭遇63年来最严重旱情,河湖干涸、机井枯竭,景象触目惊心。

几十年来,广袤的华北大地,四处是焦渴的呼喊。对一些地区来说,干旱缺水已经不是灾年才会发生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都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国的水资源总体匮乏,同时空间分布也很不均匀。全国水资源量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京津冀地区以占全国1%的水资源承载了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总量。

长江,这条全长6000多公里的世界第三大河,浩浩汤汤,丰沛充盈,水量相当于黄河的20倍,但每年约有94%以上的水白白流入大海。

大江北去,是实现水资源均衡分配的现实抉择;大江北去,是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当代传承。

1958年3月,中央正式决定动工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来自湖北、河南等地的10万建设者,肩挑手扛,筑高坝、锁苍龙,迈出了实现南水北调梦想的坚实第一步。

其后,南水北调工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长期广泛、艰辛缜密的勘察、论证工作。有反对之声,有质疑之论,在往复诘难中,其理愈明。一次次论证,一次次试验,为千秋伟业加载着保险系数与科技含量。

南水北调工程,并非世界上人工调配水资源的孤例。目前,全世界至少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350余项调水工程,遍布6大洲。

借水之梦,从伟人雄奇不羁的瑰丽想象,演进至审慎周密的科学规划,描绘出一幅碧水北送、豪情万里的壮丽长卷。

半个世纪的等待,神州大地终于勾勒出三条南北走向的运河轨迹,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流域的下、中、上游向北方地区调水,规划最终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相当于北方再添一条奔腾的黄河。

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当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举行开工典礼,东线吹响建设号角,南水北调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在当今众多的调水工程中,南水北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

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区域控制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5%,其中仅中线全长即达1432公里,包含水库、河道、大坝、泵站、隧洞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型水利工程。其供水规模之大、调水线路之长、受益人口之多、受益范围之广均为世界之最。

一张巨大的水网正在神州大地铺展延伸,未来将构建起的我国水资源配置“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新格局,不仅能大大缓解华北上亿人口的饮水问题,而且将有效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与水资源不匹配的难题。

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道路上,总会发生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熔铸成一种精神,积淀于民族记忆的深处。生于这个时代,见证了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的梦想成真,见证了一渠清水济京津的奇迹诞生,见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次华丽绽放。无疑,我们是幸运的!

世纪工程的中原担当

中原,沃野千里,人文荟萃,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

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幕开启,这里再次成为主战场,既有干线工程、配套工程,又有移民工程和水源工程,是沿线各省市中任务最重的省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原成则中线成!

移民最多。搬迁安置丹江口库区移民16.54万人,加上总干渠沿线征迁群众,共计22万人,是中线工程移民征迁群众数量最多的省份。

干渠最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长1277公里,河南省占全线的57%,超过了河北段和北京段的总长度。

开工最晚。河北段、北京段工程从2003年年底相继开工,2005年已经实现全线开工。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南段工程2011年才破土动工,比其他段开工整整晚了6年,而主体工程完工时间都是2013年年底,加之高温、雨雪天气影响,让原本捉襟见肘的工期紧上加紧。

难度最大。河南省干渠工程中各种交叉建筑物密集,渠首大坝、大型隧洞、渡槽、桥梁、倒虹吸等1254座,平均每公里达到1.7座,其中公路桥梁767座、铁路穿越27处。

中原大地上的工程,很多都是“硬骨头”,穿黄隧洞掘进、沙河渡槽预制吊装等可谓世界级技术难题。被称为“土工界的癌症”的膨胀土(岩)也特别“偏爱”河南省,中线干渠穿越膨胀土(岩)渠段累计长约340公里,大部分在河南省境内。高填方、高地下水位、煤矿采空区等难点渠段也较多。

此外,焦作是整个中线工程唯一从主城区穿越的城市,涉及3890多户居民。这么大规模的拆迁在焦作城市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在中国治水史上也不多见。

配套工程连通总干渠与各受水市县,是确保丹江水流向千家万户的重要一环。河南省配套工程建设任务也十分艰巨,输水线路总长1000公里,通过总干渠的39个分水口,向11个省辖市以及34个县(市、区)供水。点多、面广、线长,穿越工程、设计变更、城区段地下顶进,难题层出不穷。

建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河南的神圣使命,是河南服务全国大局的责任担当,是摆在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是对执政能力、决策水平的一次严格检验,也彰显着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和宗旨意识。

几届省委省政府都将南水北调工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领导、完善政策、统筹协调、为民务实,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多次深入调研,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分管省领导把南水北调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克难攻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凝聚起推动工程建设的强大动力。

移民工作是铸造千秋伟业的第一块基石,举足轻重,攸关成败。

为确保工程源头顺利开工,国务院2003年下达了“停建令”,“不发展”成了库区的硬道理,经济水平在一个时期内处于停滞状态,有人甚至把这里称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每逢刮风下雨,从县领导到乡镇干部,都心惊肉跳睡不着觉,生怕塌房子出人命。

千秋伟业不容有失,移民群众亟待发展。大干问题很大,小干问题不小,晚干不如早干,慢干不如快干。

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庄严承诺:四年任务两年完成!

提出这一目标,河南承受着巨大压力:三峡工程移民中农村人口45万人,搬了17年;小浪底水库河南移民16万人,搬迁了11年。两年内完成16.54万移民搬迁任务,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绝无仅有。

河南省成立了省委副书记任政委、分管副省长任指挥长的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负责全省的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各有关市县党委政府,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移民安置指挥部。

河南省实行了库区移民迁安包县工作责任制,省直25个厅局分包有移民迁安任务的25个县(市、区)。省直36个部门都根据要求制定了具体细化措施,向移民征迁安置市、县拨付了支持资金50多亿元。

集全省之力、汇全省之智,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顺利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16.54万人不伤、不亡、不漏一人,创造了中国移民史上的奇迹。

世界银行原社会政策与社会学高级顾问、来自美国的迈克尔·M·塞尼博士,考察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移民新村后这样感叹:丹江口库区移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项奇迹只有在中国能够完成,其他国家都应向中国学习!

南水北调纵贯华北,跨越千障关山,工程建设艰辛繁难,在水利工程专家眼中,其复杂性远远超过三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工程。包括河道、大坝、泵站、隧洞、渡槽、暗涵、倒虹吸等,沿途与铁路、公路、管道、光缆等交叉,加之工程建设又处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涉及众多地区、众多部门利益关系的调整。

全省上下万众一心、共襄盛举,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特事特办,无数的力量在千里干渠上汇聚。服从国家大局、建设好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政治生态保障。

郑州铁路局、省交通厅和各地党委、政府对跨渠铁路公路交叉工程建设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力亲为,靠前指挥。省国土资源厅、省公安厅、省安监局以及有关省辖市政府针对砂石料供应紧张问题,积极协调,圆满解决。省政府移民办、省通信管理局、省电力公司及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妥善解决征迁遗留问题,临时用地移交、专项迁建等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国逢大事,奋袂而起,披肝沥胆,克难攻坚。在这场风云激荡的建设大潮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南省广大移民征迁干部与工程建设者谱写了一曲浩荡激昂的奋斗之歌、为民之歌。一部南水北调建设史,就是无数基层党员干部、普通建设者的奉献史。

在艰苦卓绝的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为民务实、无私奉献的移民干部,有拔下针头偷偷跑回移民新村工地的王玉献,有面对个别移民群众打骂始终微笑以对的女乡长向晓丽,有累得失声面对面只能短信交流的镇干部徐虎、张广东……

在丹江口库区的移民工作中,还先后有13名同志牺牲在第一线,他们用人间大爱托起了移民幸福的明天,书写了中国水利移民史上的感人一页。

2010年4月16日下午,连续忙了几天几夜的淅川县委机关党委副书记马有志,乘车赶往他包的移民村。还没出县城,马有志突然晕了过去,经抢救无效,年仅52岁的马有志离开了人世。他曾对妻子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是为农民走了,这辈子没啥遗憾!”

当一切尘埃落定,搬迁群众启程之时,在欢送的队伍里再也看不见他们熟悉的身影。渠首大地,这些平凡普通的党员远去了,但一份赤诚情怀、一种大义担当却永驻人间。

在千里干渠的建设工地上,也涌现出一大批默默奉献、创新进取的优秀建设者。

2011年短短的一年时间,方城六标项目经理陈建国失去了母亲和哥哥两位亲人。陈建国一方面为了照顾老父尽孝,一方面不误工作尽忠,毅然决然地把已经75岁、病魔缠身的父亲接到工地上,带着老父修干渠。

为抢工期,禹长段七标项目部经理潘奎生带领近千人与几百台机车,在8公里的战线上,轮班日夜奋战。潘奎生累成重病,每天一早到医院治疗后,输液瓶挂在车顶,又急匆匆赶回工地。

“10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统筹协作,把南水北调当做光荣的历史使命和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政治责任,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打赢了一场场硬仗,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卓越不凡的答卷。”省南水北调办主任王小平说。

移民群众的家国情怀

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的何肇胜一生都在搬迁。

1959年,23岁的他远赴旷无人烟、一片荒凉的青藏高原,后返流淅川;1966年,30岁的他,再迁湖北荆门,然后又返回老家;2005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蓄水水位将提高到170米,正好又淹没了老何的房子,他只能再次搬迁;2011年5月,70多岁的老人又一次踏上迁徙之路,搬迁到黄河以北太行山下的辉县常村镇沿江村。

何肇胜迁徙不定的一生,是丹江口水库移民史的缩影。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意味着一次史无前例的移民大搬迁,豫鄂两省共有34.5万移民泣别故园、远赴他乡,在陌生的天地里重新扎根生长。

移民工作关系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舍小家顾大家的千千万万移民,奠定了千秋伟业的第一块基石。

据《淅川县移民志》记载:

1958年,丹江口大坝开工,1959年淅川县2.2万人移民青海。

1961年,大坝围堰壅水,丹江岸边的淅川县又有2.6万人搬出库区。

1964年,国家同意丹江口水库工程恢复施工。

1966-1968年,3批近7万人搬迁到湖北的3个地区。

1971-1978年,因水库加高,淅川县又有8万多人搬迁到县内其他地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为了保证丹江水全程自流到京,需要把丹江口大坝加高,由原来的162米增加到176.6米,水域面积扩至1050平方公里,由此造成大量农田、房屋被淹。其中淅川县再次被淹没的面积达144平方公里,涉及11个乡镇、1276个村民小组,搬迁人口16.54万,占全县人口的1/4以上。淅川因此成为中国水利移民第一大县。

2008年11月7日,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正式启动,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搬迁工作全面展开。

移民搬迁,这是一首交织着悲伤与希望的史诗,这是一曲演绎着断裂与重生的交响乐,读之令人潸然泪下,闻之令人荡气回肠。

丹江之畔,移民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美丽家园,古村野渡,渔歌帆影。

故土难离是中国人几千年来融于血脉的观念,顷刻之间,从温暖富饶的楚汉之地一路向北,痛别祖祖辈辈生活劳作的家园,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艰难的抉择和心灵的考验。

“丹江水甜啊,但再也喝不上了。”古稀之年离别家乡,何肇胜老泪纵横。

这是大搬迁中司空见惯又感人至深的场景:白发苍苍的老人让儿孙扶着,回到了那破旧的土坯瓦房前,转来转去,无限忧伤地回味着什么。最后,老人伸手从房檐上抽下一片长满青苔的瓦揣到怀里,又抓把土装进口袋里,作为思乡怀旧的情感寄托。

提升后的水位线,把仓房镇胡坡村一分为二。搬迁之日,70多岁的杨奶奶泣不成声:“搬吧,舍不得女儿;不搬吧,舍不得儿子。”此时,村头大槐树上的喇叭里一曲《父老乡亲》在空中回荡: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

但移民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一句“国家需要”,毅然迁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故土、远赴他乡。曾经满载欢声笑语的家园,将淹没于万顷碧波之下。16.54万淅川百姓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移民史,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移民精神。

香花镇刘楼村村民赵福禄10年前在丹江边开饭店,专做丹江鱼生意,搬迁前已经投入600多万元,每年收入80多万元。但为了南水北调工程,他毅然带头签订了搬迁协议。

鱼关村70岁的村民吴姣娥,当年是从湖北大柴湖返迁回来的。这次大移民,她的9个孩子中有6个将分别迁往3个安置地。深明大义的老人忍住骨肉分离之痛,对孩子说“:北京能喝上咱家的水,也是咱的光荣,不要让国家作难了,走吧。”

九重镇王家村因干渠征迁既要迁祖坟,又要拆房子,村民们谁也不想第一个“出头”,抵触情绪非常大。这时,村里的党员尚付先带头迁坟拆房,一下子打开了僵局。

2011年10月26日,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史册。中牟县官渡镇移民安置点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来自淅川县金河镇金源社区的247名移民顺利入住移民新村。至此,全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外迁移民搬迁工作圆满完成。

搬迁任务完成了,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旧问题交织、矛盾纠纷丛生的移民村,要扎根生长,也急需政府和社会帮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后期帮扶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后期帮扶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帮扶资金累计50多亿元。

“发展是解决移民问题的关键,河南省近年全力推进‘强村富民’战略,以此谋求移民村的长治久安。”省政府移民办主任崔军说。

在实施“强村富民”战略中,河南省移民村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路径发展,形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专业村,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目前“,强村富民”战略已在河南省所有移民村全面实施。丹江口库区移民人均收入已由搬迁前的4200元增至8000多元,老库区移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

在帮扶移民发展的过程中,河南省还注重壮大集体经济。丹江口库区共208个移民村,目前有集体收入的村已超过80%,集体收入超50万元的村子有30多个,辉县市侯家坡村去年集体收入已突破200万元。

今年9月21日,辉县市常村镇的朱彦波和峪河镇的袁媛喜结良缘。一对新人的特殊之处在于,新郎朱彦波是丹江口库区移民,而新娘袁媛则是辉县市本地人。

在广大移民村里,这样的结合方式正变得越来越多,移民的根扎得越来越牢。

16.54万移民,其人生轨迹因为国家建设猝然发生改变,如今泪水早已擦干,欢笑浮现面庞,新的种子已在这里种下,新的梦想正在这里实现,短短数年间,他乡已成故乡。

波澜壮阔的大搬迁,有太多震撼人心的场景,有太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太多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一种“顾全大局、克难攻坚、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将永远激励中原儿女铿锵前行。

十万大军的千里鏖战

半个多世纪前,10万林州儿女,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在崇山峻岭间修筑了一条人工天河,古老中原的一面精神之旗,飘扬在巍巍太行,飘扬在神州大地。

面对再造中华新水脉的神圣历史使命,中原建设者扛起沉甸甸的责任,怀着赤诚之心破难关、克天堑,10万雄师挥戈进军,历经10年艰辛奋战,在中原大地上修筑了一条雄伟壮丽的大运河,在新时代续写了红旗渠精神的不朽篇章。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工程,“穿黄不通,千里无功”是许多施工人员挂在嘴边的话。穿黄隧洞让长江与黄河深情“牵手”,而这场浪漫邂逅的背后,是一次次艰难的技术攻关。

在穿越大江大河的隧道施工中,穿黄工程是国内盾构领域在高地下水,充满泥沙、淤泥等复合沉积地层中的第一次穿越,是国内第一条穿越黄河的输水隧道,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工程。

如何从黄河底下复杂的地层中开凿数千米的隧洞?如何保证隧洞能承受黄河河水和河床的沉重压力而不漏水?这些巨大的难题,不仅在国内无先例可循,在国际水利工程界也难求借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项目部耗费2亿多元引进了德国的盾构机,又组织技术骨干、邀请国内专家组成一个个攻关小组,全力寻求破解之道。经过技术人员的刻苦钻研,穿黄工程先后攻克了7项在国内外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

随着一个个技术难题的成功破解,全长4.25公里的穿黄工程两条隧洞顺利完工,上游洞误差不超过5厘米,下游洞误差不超过3厘米,盾构精度大大高于误差不超过10厘米的设计要求。

在建设者10年艰辛努力下,长江黄河已实现了浪漫的“会师”,这样的壮丽诗篇早已超越了文人骚客的雄奇想象。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行进至鲁山县宝丰县交界处时,遇到了另一个大难题:如何跨越宽阔的沙河、大浪河、将相河三条河流。

如今,沙河渡槽像一条气势雄伟的巨龙,横亘于三条河流之上,丹江水从高空中汩汩滔滔流向远方。

沙河渡槽综合规模位列世界第一,全长11.9公里,设计和施工中多项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渡槽槽身为钢筋混凝土U形槽,单跨长为30米,最大高度达9.6米,单槽重1200吨,跨度大槽壁薄槽身重,施工起来难度极大。

沙河渡槽采用槽上运槽的方法进行架设安装,需将架槽机架设在只有35厘米厚的槽身薄壁上,再吊装槽身架设在下一个槽墩上,一次吊装重量达1200吨,相当于吊起由20节车厢组成的满载运煤火车,这种槽体结构设计、施工技术都属世界首创。

除了架槽施工外,槽片之间连接处的渗水问题也是工程技术的另一大难题。为了防止漏水并便于维修更换,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反复摸索尝试,最终选择采用橡胶止水方法,以橡胶、混凝土、钢板、特制胶黏结缝隙。

沙河渡槽的建设者们经过刻苦攻关,不但确保了工程如期推进,而且架槽误差不超过1厘米。在今年进行的多次充水试验中,沙河渡槽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位于平顶山的穿越焦柳铁路西暗渠工程堪称“亚洲第一顶”。

工程主要有两大难,一是在繁忙的焦柳铁路上施工。焦柳铁路每天有260多列列车运行,平均行车间隔7分钟。首先要在铁路上将铁轨架空,施工只能抓住零星的间隔时间,高峰时300多人集中在只有86米的架空范围内作业。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双层顶进施工。工程采用上下两层顶进施工,技术要求非常高,不能有丝毫偏差。顶进施工要先预制一座52.2米长,35米宽,8.5米高,重达8678吨的6孔连续框架式格构梁作为上层结构,一次顶入铁路线下。下层结构采用六节11.6米高、23米长的预制分离式框架桥作为南水北调的过水通道,分三列在上层结构下部顶进。顶推的结构物宽度及吨位接近目前国内同类工程最大值,结构形式和工艺难度堪称“亚洲第一”,世界罕见。

已到退休年龄的徐开富出任项目经理,毅然挑起了南水北调穿越焦柳铁路的重担。当工程进入最关键的60天时,徐开富吃住在工地,几乎每天凌晨两点左右就到现场巡视。在他的带领下,广大建设者全力以赴、夙夜奋战,工程最终以安全零事故如期完工,“亚洲第一难题”顺利破解。

在黄河以南段工程中,方城六标地质条件最为复杂。该标段全长7.55公里,其中膨胀土5.5公里、硬岩近1公里、高渗水地层近3公里。

面对各种严峻考验,项目经理陈建国组织项目团队成员,不等不靠,勇于创新,敢闯敢试。

方城六标有一段近1公里长的渠道,里面全是十几米厚的淤泥,开挖十分困难。陈建国与挖掘机司机商量,把一块块厚钢板焊起来,又在钢板上焊上一条条钢筋棍,先在淤泥上铺上碎沙石,再盖上钢板,将挖掘机开到钢板上,使得淤泥开挖作业顺利进行。

类似的创新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他不惜成本购买锅炉,在冬天预制桥梁时采取蒸汽加温养护,使桥梁预制不因天气寒冷而停工;再如在改性土施工中,大胆使用路拌法与场拌法相结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宝郏一标工程被业内专家称为“南水北调工程的缩影”,地下水水位高,地质构造复杂,渠道穿村过户,征地拆迁难度大……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只有适应环境,变压力为动力。”项目经理陈学才说。

针对全线石方爆破量大、毗邻村庄等问题,他采用液压锤碎石方案施工,此方案不但进度快、不扰民,安全性还高。针对页岩段原设计渠道衬砌存在沙砾垫层遇水沉降,导致上部混凝土面板下沉开裂和下部面板隆起等难题,他和项目部技术人员反复论证,最终采用了无砂混凝土衬砌方案。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千千万万个大禹式的建设者,以神圣的使命感,克难攻坚、夙夜奋战,奏响了一曲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他们就像无数涓涓细流,汇聚成了南水北调这条澎湃激荡的生命之河;就如同块块山间岩石,夯实了南水北调这座千秋丰碑的坚固基石。

呵护碧水的庄严承诺

一渠连南北,共饮丹江水。三千里关山阻隔,从遥远的丹江调水入京,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在水质。

作为核心水源地,面对水质保护问题,河南做出了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庄严承诺,义不容辞地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共涉及南阳、洛阳、三门峡3个省辖市的淅川、西峡、内乡、栾川、卢氏5个县和邓州市,流域总面积为7815平方公里。水源区内总人口132.14万人。汇入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支流有丹江、老灌河、淇河、蛇尾河和丁河。

在水源区,一场声势浩大的治污战役已持续多年。河南省积极行动,关停并转污染企业,引导各县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水清民富的双赢梦想。

同时,河南省积极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建立完善了省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协作配合、务实高效的工作局面,每半月对水源区县市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导。

水源保护区所及的南阳、洛阳、三门峡3个省辖市、6个市县,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硬手斩污,强力扼污,关停并转企业801家,10年累计损失70多亿元。

南阳泰龙纸业原本是淅川县的明星企业,每年纳税超千万元,但造纸是重污染项目,泰龙纸业每天产生的1万多吨污水,都排入丹江口水库的支流鹳河。2004年,南阳市痛下决

心关停了泰龙公司的纸浆生产线,上千工人下岗待业,目前该公司已完成转型,新上电动车专用电池生产项目。

关停污染企业,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因为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治理起来更加不易。

丹江两岸,一场农业大变革已拉开帷幕,水源区各县市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改变传统耕作方式,为实现水清民富的双赢目标,探索出一条成功路径。

河南省水源区普遍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深施的方法,调整施肥结构,推广使用有机肥、沼肥和绿肥;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上,禁止使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引导农民使用安全、高效、经济农药,采取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在水源地大力发展以沼气为主的生态能源工程,使农业废弃物及人畜粪便得到了有效处理和转化。

一望无际的竹柳、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的湖桑……如今沿丹江而下,你会看到这样的美景。

目前,西峡县种植猕猴桃面积已达10万亩,野生猕猴桃面积达30万亩,中药材30万亩,在299个行政村中,“果药菌”产业“一村一品”达160个,涉及20万农民。

淅川县已在丹江口库区种植茶叶3万余亩、种植金银花2.8万亩、薄壳核桃1万多亩。淅川县计划利用5年时间,高标准建设13万亩优质茶产业种植基地和10万亩优质金银花种植基地,力争将淅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有机茶生产集散地和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业基地,将丹江口库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生态示范区。

20世纪50年代修建丹江口水库时,淹没了淅川50万亩土地。为解决库区群众生活问题,1997年淅川制定了“百里万箱下丹江”的网箱养鱼目标。丹江口库区淅川境内共有网箱4万多个,涉及群众2.8万人。

但网箱养鱼给库区水质带来了一定危害。淅川县不等不靠,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养鱼户进行补贴,全面取缔网箱养鱼。一纸禁令,万千渔民洗脚上岸。

不仅仅产业在转型,生活在丹江两岸的淅川人也在转型。为保护一库清水,自幼生活在丹江口水库岸边的张小伟,关掉了渔船上的饭店,当起了护水员。他告诉记者,以前餐饮船多,一些人把脏东西直接倒河里,污染水质。“假如咱自己吃水,谁要是把手在咱的水缸里沾沾,心里都不美,要是给污染了更接受不了。”

如今,淅川县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从县直单位、库周乡镇和保洁公司抽调人员1900余人成立5支护水队伍,对城区河道和重点部位的垃圾、堆积物、漂浮物进行经常性巡查、全天候保洁,并对破坏生态、污染水质的行为进行联合打击。

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在守护好丹江口水库这口“大水缸”之外,干渠两侧也是防范重点。

总干渠水源保护区范围涉及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个省辖市的35个县(市、区),特别是总干渠穿越焦作市中心城区,穿越南阳市、郑州市、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及10余座县城的郊区,沿线人口稠密,城镇村庄众多,水质保护任务同样艰巨。

为保护干线水质,2010年省政府颁布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共划定水源保护区面积3054.43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203.17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2851.26平方公里。目前,已有200多家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被拒之门外。

一泓碧水,不仅能解决郑州航空港的缺水难题,还将为其增加一条靓丽的生态走廊。航空港干渠两侧将实行高标准绿化,规划建设的林业生态公园、人行步道错落有致,航空港多了一张熠熠生辉的生态名片。

这是河南段干渠两侧绿化的一个缩影。

河南省决定在南水北调干渠两侧各栽植宽度100米以上绿化带,建设南水北调生态走廊。如今,千里干渠畔,两条靓丽的生态绿丝带已初具规模,静静守护着一渠清水。

目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内的181个项目中,163个项目已顺利完工,占全部项目的90%,超额完成了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44%提高到76%,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艰辛努力不寻常,一泓碧水映辉煌。今天,丹江口水库犹如一颗碧绿明珠,静卧于满目苍翠的群山之中。监测结果显示,河南境内丹江口库区水质始终稳定保持在II类标准,其他主要入库河流水质满足水功能区目标要求。甘甜的丹江水,将源源不断地流向远方的千家万户。

结语

丹水汤汤,扬波万重;南启淅川,北通京津。古老神州豪情涌动,奏响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曲壮歌。

这是一条碧波荡漾的生命之渠,穿越黄河,挽起海河,丹江水以最合理的方式流动,采撷江南绿色,点染北国生机。

这是一条奔涌澎湃的力量之渠,八方鼎力,众志成城,广大移民和建设者,于此凝聚万千心血。

这是一条光耀千秋的精神之渠,一泓碧水,映照古今,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新时代精神,中原大地上的愚公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此汇聚升华,凝结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摘自2014年12月11日《河南日报》一版)

猜你喜欢

丹江口南水北调库区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河南丹江口库区滑坡危害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南水北调
丹江口柑橘价格“破纪录”啦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
舌尖上的丹江口
丹江口库区旧石器考古调查记
DRAINING THE S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