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土石山区坡林地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2014-04-02尚润阳夏青张怀
尚润阳,夏青,张怀
(1.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300170;2.承德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河北承德067000)
北方土石山区坡林地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尚润阳1,夏青1,张怀2
(1.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300170;2.承德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河北承德067000)
坡林地是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坡林地水土流失治理也是当前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薄弱环节。在分析坡林地水土流失危害和总结水土流失防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5种技术对策和3项管理对策,为今后坡林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北方土石山区;坡林地;水土流失;防治
北方土石山区广泛分布着坡林地,尤其是经济坡林地,如河北省遵化市和迁西县的板栗林、山东省蒙阴县的核桃林、安徽省金寨县的茶园等。这些坡林地对发展当地特色经济、提高群众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当地群众水土保持意识淡薄,并长期受传统农林业种植、经营方式的影响,在经济坡林地建设中,全垦、全复整地造林,人为清除林下灌木及枯落物,使地表长时间裸露,引发了严重水土流失,形成“地上绿油油,地下水土流”景象。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提出:坡林地已成为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 坡林地的定义
坡林地包括存在水土流失的经济坡林地和其他坡林地。经济坡林地指由于除草、施肥等人为活动,使林下地面裸露而产生水土流失的成片经济林地,如板栗林、茶园、柞蚕林、核桃林等。其他坡林地指由于林相结构单一或人为扰动而产生水土流失的非经济林地,如马尾松林等。
2 坡林地水土流失危害
2.1 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地退化
北方土石山区土层薄,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低,坡林地形成的水土流失使土壤表层中最有耕作价值的细颗粒随之流失,大粒径砂砾比重明显增加,破坏土壤结构,使耕作层变薄,甚至形成土壤沙化、石漠化;由于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植物需要的养分严重流失,造成土地退化,生产能力降低。
2.2 危害生态环境,影响农村人居环境
坡林地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林下坡面细沟密布,山体支离破碎,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同时,为了便于生产,经济坡林地多处于村庄、道路附近,引发的水土流失经常使农田、交通、水利等设施严重损坏,若发生崩塌、滑坡,还会危及群众房屋和人身安全,影响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2.3 淤积水库湖泊,导致面源污染
坡林地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挟带着大量泥沙随降雨径流汇入下游湖泊水库,造成湖泊水库泥沙淤积,降低了湖泊水库行洪调蓄能力,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大量有机质和化肥农药随着泥沙进入水体,成为主要污染源,引发水库湖泊面源污染,影响下游水资源安全。
3 坡林地水土流失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尚未受到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坡林地由于有林木覆盖,引发的水土流失很难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出来,其严重性不仅容易被忽视,还经常被作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对待。由于存在很强的“隐蔽性”,坡林地水土流失还未引起各级水土保持部门的足够重视,目前国家和地方均未出台有关加强坡林地水土流失防治的文件或政策,当前实施的国家级重点水土保持工程也未将坡林地纳入防治范围,坡林地已成为当前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防治的死角。
3.2 尚无成熟的治理技术及模式
目前,现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均未对坡林地水土流失防治进行规定;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有限等因素影响,近些年只有个别地区针对坡式经济林地开展了试验性的治理。虽然探索出一些防治技术,但均不成系统,缺乏科学试验和评估,加之北方土石山区南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比较大,这些技术的可靠性、适用性、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总结。
3.3 涉及群众利益,治理难度大
坡林地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对其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改变耕作及管理方式,恢复林下植被,会影响经济林的产量,减少群众的经济收益,不容易得到群众的支持,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极易发生。同时,经济坡林地一般都承包到户,且受水热条件限制,分布比较零散,在项目规划、实施、管护中不仅容易留下死角,而且会降低治理效率,提高治理的成本,增加管护的难度。
4 坡林地水土保持技术对策
通过树下筑盘、水平带状整地、植物绿篱带种植、蓄排水系统建设、封禁治理5种措施综合配置,“蓄、排、拦、挡、封”相互配合,形成综合防治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治理坡林地的水土流失。
4.1 树下筑盘
适用于坡度较陡、零星分布的老经济林坡林地改造。依据株行距和树龄大小,在果树根部环状筑埂,形成水平树盘,用来拦蓄坡面流失的土壤和雨水,防止化肥农药随雨水冲蚀。树盘半径最大不超过1 m,埂高一般0.5 m,在石料缺乏地区可采用水泥砌块、装土编织袋或木、竹篱笆筑埂。果树生长所必需的垦复、施肥、除草等扰动林地土壤的生产耕作限定在水平树盘内进行。
4.2 水平带状整地
适用于坡度较缓、地形比较完善、土层较厚的坡面,包括水平阶、水平筑埂。沿等高线在坡面上开挖水平阶或筑水平土(石)埂,缩短坡面长度,变坡地为平地,降低径流对地面的冲刷力。水平阶阶宽一般为1~2.5 m,阶高0.5~1 m,阶面外高内低,呈反坡状。水平土(石)埂埂高一般0.5~1.0 m,土质埂外边坡栽植固土性好、有经济价值、耐阴的草本或低矮灌木,防止土埂造成冲刷。
4.3 植物绿篱带种植
适用于行间距较大的经济林裸露地面防护。经济林两行或多行之间,密植一排耐阴、耐平茬、无异味低灌(草)植物带,以拦蓄坡面流失土壤,减缓坡面径流汇流时间。植物防护带带宽一般为0.8~1.0 m,北方土石山区适宜作植物绿篱的物种主要有柠条、荆条、紫穗槐、茶树等。
4.4 蓄排水系统建设
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坡长较长的坡林地。通过布设水平截水沟和纵向排水沟以及消能跌水、沉沙池、蓄水池等配套工程,拦截、引导坡面径流,减少水流对坡面的冲蚀,防止水土流失。横向截水沟间隔一般20 m左右,顺坡主排水沟一般布设于坡面沟谷处,沟出口处设置蓄水和沉沙设施,蓄积和利用坡面雨水,截、排水沟断面尺寸按来水量确定。
4.5 封禁治理
适应于集中连片的非经济坡林地。采用网围栏、人工管护等措施,对坡林地进行封禁,促进坡林地林下植被自然恢复,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防止雨水对地面击溅和径流的直接冲刷,也起到减少地面水分蒸发的作用。在条件适宜地区,可通过密植乔灌木设置生物围栏进行围封。
5 水蚀坡林地水土保持管理对策
5.1 加强基础工作
一是北方土石山区各有关省市应抓紧组织开展水土流失专题调查工作,摸清当前坡林地的分布、类型、数量、水土流失状况等底数,为以后项目规划、实施提供基础数据。二是开展坡林地水土流失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提炼、总结当前成熟有效的坡林地治理技术和模式,并以技术规范的形式予以明确,为以后规模治理提供技术依据。三是由水利部出台加强坡林地治理的有关文件,为地方开展坡林地治理提供政策支撑和指导。四是在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规划、可研等前期阶段,将坡林地治理列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并明确治理规模和资金,推动坡林地水土流失治理迈向正轨。
5.2 强化预防监督
一是针对由企业或个人承包开展大规模开发的新栽植坡林地,应按照水土保持法规定,要求开发主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作为林地开发活动审批、实施的前置条件。二是将规模较大、集中连片的已有坡林地进行登记、建档,建立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农林行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的联动管理机制。三是基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对坡林地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在水源保护区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应当限制或者禁止经济坡林地开发活动,对检查中发现存在严重水土流失的行为责令整改,按照水土保持法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5.3 广泛开展宣传
一是利用专题汇报、邀请参加检查等方式,开展面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宣传,让政府和有关部门真正意识到坡林地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采取设立宣传牌、刷写标语、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各种形式,面向广大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林开发企业等开展宣传,推广有利于水土保持的理念、种植及管理方式,告知水土保持管理和技术要求,提高农户及开发企业的水土保持意识,赢得群众对水蚀坡林地防治的理解和支持。三是根据当地实际,针对不同类型坡林地制定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指南,并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上门指导等形式向广大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林开发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北方土石山区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70-272.
[2]翁存雅.坡式经济林地水土流失防治[J].中国水土保持,2004,(12):36-38.
S157.1
B
1004-7328(2014)01-0009-03
10.3969/j.issn.1004-7328.2014.01.003
2013-09-20
尚润阳(1981-),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