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奶牛乳房炎
2014-04-02张铁刚
张铁刚
(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 150069)
乳房炎是在奶牛饲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和乳头的一种炎症。实际是乳腺炎,但习惯上称为乳房炎。
1 奶牛乳房炎的分类
一般分为临床型乳房炎、亚临床型乳房炎,或急性临床型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等。
2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
乳房炎通常是由病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乳房炎的致病微生物可分为两个主要的流行病学模式:环境性模式和传染性模式。
2.1 环境性乳房炎模式
致病菌会在奶牛体外的新鲜粪便、泥浆、卧床、土壤、饲料和水中生存和繁殖。奶牛常在挤奶时感染,细菌通过乳头污物蔓延至乳腺深部。该模式的主要致病菌是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2.2 传染性乳房炎模式
乳房炎致病菌可在乳房和乳头溃疡中存活,但很少能在体外长期存活。感染通常在挤奶的时候互相传播,最常见的传染性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
2.3 其他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除受病原体影响外,还受气温、环境、管理、饲料、挤奶方式、泌乳量、泌乳阶段、胎次以及乳头形态、不同乳区、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高、病原菌大量繁殖;雨季,运动场积水泥泞,易使乳房脏污,发病率高;有时气温突然升降,运动场坑凹不平,有灌木丛或障碍物,乳房容易受到外伤而发生乳房炎,挤奶方式的影响等都可引发乳房炎。
3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目前,乳房炎防治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无药物残留的中药开发、生物疗法的研究等方面。主要分为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
3.1 西药治疗
主要以抗菌消炎、解热镇痛为主,改善血液循环为辅。常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和磺胺类药。
对病情较轻的、初中期及慢性型、硬块难消、乳区病灶的患牛,宜选择用量小,疗效高而持久敏感的药物。杀菌消炎以乳房灌注为主,常规的方法是将药液稀释成一定的浓度,通过乳头管直接注入乳池,这样可以在局部保持较高浓度,达到治疗目的。具体操作为,先挤净患区内的乳汁或分泌物,用碘酊或酒精擦拭乳头管口及乳头。经乳头管口向乳池内插入接有胶管的灭菌乳导管或去尖的注射针头,胶管的另一端接注射器,将药液徐徐注入乳池内。抽出导管,以手指轻轻捻动乳头管片刻,再以双手掌从乳头乳池向乳腺乳池再到腺泡管顺序轻度向上按摩挤压,迫使药液渐次上升并扩散到腺管腺泡。每日注入2~3次,用0.25% ~0.5%盐酸普鲁卡因作乳房基部封闭。对并发全身症状或乳池注入困难的患牛,可肌注或静注抗生素。
3.2 中草药治疗
中医用药以清热解毒、消痈散肿、活血化瘀为主,以健脾胃为辅,可单用,亦可与西药共用,均有良好的效果。
方1:瓜萎散——瓜萎65 g,当归45 g,乳香35 g,没药35 g,甘草10 g,研成细末后,用开水冲,候温灌服。
方2:乳炎散——将金银花120 g,蒲公英120 g,连翘60 g,黄连40 g,花粉60 g,赤芍50 g,白芷50 g,皂刺50 g,混拌均匀,加水2 000 mL浸泡60 min,放于火炉上烧沸后,将炉火调至文火煎熬60 min即成。每间隔12 h灌服1次,一般2~3次即可。
总之,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在奶牛生产中,应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尽量减少乳房炎的发生。在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上,必须根据其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并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将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