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淘汰种公、母猪,提高猪群的生产效率

2014-04-02高立新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4年2期
关键词:性欲公猪后备

高 安,高立新

(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畜牧兽医站 136500)

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和管理手段的提高,生产者为了追求猪群生产的高效率,对猪群质量(品种、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猪群在严格的生产计划控制下,进行满负荷的生产运转,使得基础猪群的淘汰率有所增加。过高的猪群淘汰率将会给正常的生产带来压力,增加种猪群和后备猪群的生产成本,同时对整个猪群生产的稳定性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淘汰种猪要根据具体情况,有原则性的适时淘汰,不能盲目性的淘汰。

1 种公猪的淘汰原则

种公猪的淘汰分为自然淘汰和异常淘汰。

自然淘汰通常是指对老龄公猪的淘汰,包括由于生产计划变更、种群结构调整、选育种的需要,而对公猪群中的个体进行针对性的淘汰。生产中使用的公猪由于已经达到了相应的年龄或使用年限较长(超过3年),年老体衰,性欲下降,精液品质不好,则应该淘汰。计划淘汰是指为了适应生产数量调整、品种更新、品系选留、疫病净化等,对原有公猪群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选留和淘汰。

异常淘汰是指由于生产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疾病的感染或生理缺陷等因素造成的青年公猪在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而被淘汰。主要有:1)性欲低下。经调教及药物处理仍无改善的后备公猪;公猪由于过度使用或饲料中维生素A、E,矿物质等缺乏引起性腺退化、性欲低、厌配,经过加强饲养管理,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添加,适当的运动仍没改善则淘汰。2)睾丸器质病变(肿大、萎缩)的公猪。经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没有恢复正常的应淘汰。3)精液品质差,与配种猪产仔数少的公猪应淘汰。4)患过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等疾病的公猪应淘汰。5)公猪由于运动、配种或其他原因(如裂蹄、关节炎等)造成肢蹄损伤,使公猪不能爬跨或爬跨时站立不稳,失去配种能力,经过治疗后没有改善的,则应淘汰。6)公猪体况过肥或过廋造成配种困难的,经过处理后,仍然没有明显改善者,则淘汰。7)某些公猪形成恶癖,如自淫、咬伤母猪、攻击配种员等,应淘汰。

2 种母猪的淘汰原则

母猪群要保持合适的年龄和胎次结构,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性能。理想的胎次结构为:后备母猪和第1胎母猪的比例为30%,2~6胎次母猪的比例为45% ~55%,6胎次以上母猪比例低于20%(8胎次以上的母猪比例低于5%)。

母猪的淘汰分为自然淘汰和异常淘汰。自然淘汰包括衰老淘汰与计划淘汰。衰老淘汰是指母猪使用年限太长,生产性能低于平均水平,则应淘汰。计划淘汰是指由于生产计划的变更、引种、换种、疾病等原因,对生产性能低下或患病的母猪进行淘汰。

在生产中引起母猪异常淘汰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1)后备母猪达不到选留的标准,则应淘汰。2)后备母猪长期不发情,经过处理无效者淘汰。3)母猪产后不发情(超过3个情期)或者3次配种都不怀孕的,则淘汰。4)连续2次流产的母猪,则应考虑淘汰。5)能发情、配种,但是生产性能低下,连续3胎产仔数少于4头,排除配种、管理原因后,确认是母猪本身的原因,则淘汰。6)母性差,泌乳少,易压死仔猪或有咬、吃仔猪恶癖的,则应淘汰。7)患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等繁殖性疾病,患乳房炎、子宫炎、阴道炎等经过治疗无效的母猪,则应淘汰。8)出现肢蹄疾病,久治不愈,严重影响生产的母猪,则应淘汰。

猜你喜欢

性欲公猪后备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关于性欲的故事
男人性欲强烈也是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