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贴压配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78例疗效观察

2014-04-02齐辉明梁岚萍张丹平杨晓东

河北中医 2014年9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窦激光治疗

齐辉明 卫 芬 梁岚萍 张丹平 杨晓东 李 达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理疗康复科,北京 100089)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因机体对外界某些特异性变应原,如空气、花粉、粉尘、微生物等敏感而引起,具体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等。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主要以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控制和免疫抑制为主,只能临时解决鼻通气,并不能彻底解除病变原因,且毒副作用较多,效果不理想。2007-01—2011-08,我们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78例,并与西医治疗8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59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男36例,女42例;年龄19~72岁,平均(42.3±6.7)岁;病程1.5~3年,平均(2.1±0.8)年。对照组81例,男43例,女38例;年龄18~79岁,平均(40.6±8.9)岁;病程1~3年,平均(1.9±1.1)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发作表现为常年性;临床症状具有以下特点: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每次发作具备3个以上);1 d内累计发作时间超过30 min,1年内累计发作时间超过6个月;病程≥1年。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耳穴贴压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

1.3.1.1 耳穴贴压 取穴:主穴取耳穴肺、脾、内鼻、外鼻、皮质下、风溪等。肺肾两虚者,加肾、神门;肺气虚者,加咽喉、气管;肺脾两虚者,加胃、内分泌;年轻、实证者,加大肠。方法:双耳取穴,75%酒精棉片擦拭耳廓,清洁去脂,待干。小号弯止血钳夹粘有王不留行的医用胶布逐个贴于所选穴位上。如对胶布过敏者,可换防过敏橡皮膏。保留3~5 d,嘱患者用拇指、示指和中指分别放在耳郭后面和前面轻轻按压所贴耳穴,使其出现痠、胀、痛、热等得气感。手法不可过重,以防压破皮肤。每日轻按2~3次,每次1~2 min。

1.3.1.2 半导体激光治疗 采用上海曼迪森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MDC-500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进行穴位照射。取穴:迎香(双)。治疗参数:光斑直径3 mm,连续输出功率250~300 mW,功率密度3.54~4.29 W/cm2,每个穴位照射3~5 min。每日1次。

1.3.2 对照组 采用西医治疗。氯雷他定片(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410)10 mg,每日1次口服;布地奈德喷雾剂(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040082)1喷,每日2次。

1.3.3 疗程 2组均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近期疗效。

1.4 疗效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的总和,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改善的百分率≥51%为显效,50% ~21%为有效,<21%为无效[1]。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78例,显效54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对照组81例,显效39例,有效3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6.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上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多见,且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病程日久,可导致头晕、目胀、记忆力下降,有的可并发哮喘,严重时影响工作生活,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表现为:①炎症治愈较困难。由于鼻腔的解剖结构特殊,一旦细菌进入鼻窦内,极易存留并且迅速繁殖,加之鼻窦口较小,鼻窦黏膜口处黏膜和鼻腔黏膜肿胀,从而使鼻窦口阻塞,加上鼻窦的生理特点,药物很难进入鼻窦中。②病菌产生耐药性。长期以来,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上,治疗目的和方法一直停留在快速解除临床症状上,使用常规治疗鼻炎药物,只能较短时间改变鼻腔通气状况,对于鼻炎症状的消除起不了治本的作用,而且经过长时间的不规范用物,一旦停用,症状就会反复,而且随着药物的滥用,使病菌变异,从而产生耐药性,最后甚至有的发展成鼻癌。③患者体质。体质的改变是变应性鼻炎的内在条件,临床治疗发现,变应性鼻炎患者大多体质较差,因此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稍受风寒或外源因素的诱发就会发作症状。④外源因素诱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空气污染加剧,化学变应原过多使用,细菌病毒的变异,人们工作状态精神紧张,气候恶化等因素,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且迁延难愈,致使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多因肺气虚损,卫外不固,腠理疏松,导致风寒异气侵袭,肺气不宣,津液内停,壅塞鼻窍,而致喷嚏、流清涕。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脾气虚则肺气虚。而其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阳气易于耗散,外邪得以内侵发为鼻鼽[2]。耳穴是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疗法之一,其机制是通过经络神经体液的调节,达到疏通经络、调畅气血的作用,同时可促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通过辨证取穴,可不同程度的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对变应原的敏感性。本研究所选耳穴,其机制为取肺穴,配合鼻、皮质下等主穴,使肺气宣而鼻窍通;取风溪,可以起到抗过敏的作用。对于老年患者可加配肾经穴,起到壮肾阳的作用,使气有所归,液有所摄;对于年轻实证患者,加配大肠经穴,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表里相配,以达通腑宣肺。主穴配穴辨证取穴,起到了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脱敏作用。

半导体激光是利用其局部照射鼻双侧的穴位,起到迅速止痛、消炎、修复病变组织及脱敏的作用。半导体激光具有热作用和光化学效应,照射时能引起血管扩张,促进组织局部的血液循环,通过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症的渗出速度和程度,从而加速对渗出物的吸收。通过增加局部氧和营养物质的交换,加快消退组织水肿。能减轻病灶部位神经末梢的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调节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从而加速组织代谢,消除鼻黏膜水肿,达到消炎、消肿的目的[3]。研究表明,半导体激光对鼻腔内厌氧菌杀伤作用明显,在直接灭杀鼻部内腔表层病菌的同时,增强了鼻腔自身组织杀灭细菌的免疫功能,能够快速地修复受损的鼻黏膜,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4]。

我们采用的半导体激光波长为650~810 nm,属于低功率激光,恰为人体的光学窗口,该激光照射时穿透深度可达皮下50~70 mm,能有效作用于人的深部的病变组织,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因其治疗时间短、疗效好、无创伤及无副作用,操作简便,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同时在其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可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鼻黏膜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及水肿,减少渗出,提高组织修复能力,使鼻腔通气功能得以尽快恢复,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减少或消除变应性鼻炎的发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2] 李春风.辨证分型治疗变应性鼻炎84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2):193-194.

[3] 郑涵明,周双琳,陈立峰.针灸配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4):639-640.

[4] 马品仲,马劲峰,张金艳.半导体激光在医疗中应用研究[J].应用激光,2007,27(3):254-259.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窦激光治疗
支气管镜下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眼睛的激光治疗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肾移植术后泛发性扁平疣1例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