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学科服务模式研究
2014-04-02吴景芝吴红芝董凌霄
吴景芝,吴红芝,董凌霄
(1.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3.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1418)
学科服务是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的学科馆员主动参与式的创新服务。然而,单靠某一个学科馆员来完成对口学科的服务不太现实,学科馆员因主客观的因素难以主动深入所服务用户的教学、科研活动中,深层次的学科知识服务多拘泥于形式。构建学科馆员团队,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开展学科服务,可有效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和用户的满意度。
1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笔者于2013年9月15日~20日对112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访问各高校图书馆网站及查阅相关文献信息,重点调查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学科服务内容、学科馆员数量、服务学科数量等内容。在112所“211工程”院校中,50所高校图书馆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占调查院校总数的45%左右。表1列出的是学科馆员数量排名前15位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情况。从表1可知,在学科服务模式方面,有3所高校图书馆采取团队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学科服务组或学科服务团队,面向用户开展学科信息服务。而其他图书馆则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方式开展学科信息服务。当然,有的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学科馆员—学科顾问”等服务模式,但图情教授(学科顾问)只担当学科馆员联系人的角色,没有实质参与学科服务。在学科服务内容方面,15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大致相同,基本为学科信息联络、参与学科资源建设、用户培训、文献检索服务、专题信息服务、用户意见收集与反馈等方面。在学科馆员人数上,各馆人数不一,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配备了35名学科馆员,而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只配备了15名学科馆员。在服务学科数量上,各个馆要负责所在学校所有院系的各个学科。从表1可以明显地看出,学科馆员数量较少,难以为各个院系师生用户提供周全的学科信息服务。有的学科馆员要为几个院(系)开展学科信息服务,很显然,完全靠单个学科馆员难以完成其应履行的职责。
表1 部分“211工程”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情况统计表
2 构建学科馆员团队、开展学科信息服务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提高学科馆员服务质量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是以信息咨询部门工作人员为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是以提供传统的信息咨询内容为主,如信息检索方法、文献传递、科技查新等。因现有学科馆员知识、技能的不足,深层次的学科信息服务基本没有开展。同时,一个学科馆员要为几个院系的广大师生用户提供学科信息服务,服务时间难以调配,服务精力难以集中,势必影响学科信息服务质量。建立学科馆员团队,实现学科馆员知识的互补,充分调动各学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团队内各学科馆员优势,不仅可弥补单个学科馆员知识的局限性和服务能力之不足,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科馆员信息服务质量。
2.2 有利于培养学科馆员的服务能力
如前所述,学科馆员服务内容十分广泛,信息咨询服务、资源建设、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存储及组织、特色服务、院系学科联络已成为当今学科馆员服务的基本内容。在为学科服务的过程中,学科馆员一方面需要掌握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熟悉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与资源分布,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技术,具备利用各类参考工具与检索工具帮助用户利用图书馆和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更要了解对口院系的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公关能力、科研能力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良好的用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学科馆员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仅需要从书本、实践中学习,而且需要吸收他人的隐性知识。学科馆员服务团队的建立,为学科馆员之间隐性知识传播和相互学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科馆员团队所形成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能激励每个学科馆员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
3 学科馆员团队的构建
3.1 团队人员组成及素质要求
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校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要求,组建学科馆员团队,为学科建设提供专业化服务。如果说学科馆员制度是学科服务的初始阶段,那么学科馆员团队服务就是适合当前高校校情、馆情的学科服务中间阶段,而学科知识服务就是学科服务的高级阶段,学科馆员团队建设是深化学科服务的重要环节。图书馆应组建一支善于学习、注重创新、服务质量高、有一定专业知识及科研能力的学科馆员服务团队。学科馆员团队的成员都应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业务基础、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及对外交流能力。图书馆可在馆内各个部门选配一些具有专业背景、业务能力强、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人员做学科馆员,根据工作流程及学科馆员的特长组建学科馆员团队,下设资源建设服务小组、学科用户培训小组、技术支持服务小组、学科知识服务小组等服务小组。学科馆员团队成员要相互信任、技能互补、有共同的目标和强烈的责任感。
3.2 团队管理
加强组织管理,使学科馆员团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保障学科馆员团队服务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应制定严格的考评制度及竞争激劢机制,在团队内形成一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促进整体学科服务水平的提高。团队要建立例会制度与定时沟通机制,加强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工作协调,通过调研与分析、参与科研教学活动来了解学科发展需求,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学科服务。
4 学科馆员团队学科服务模式
学科馆员团队学科服务是一种协同学科服务,通过团队各小组之间的协同,为用户提供集学科资源服务、学科用户培训服务、学科知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信息服务。具体地说,资源建设服务小组在深入了解用户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熟悉学科文献资源分布的基础上,面向学科用户开展学科信息资源推送服务,如开展纸质文献的原文传递和数字文献的网络传输等一次文献服务。学科用户培训小组在调查用户信息素养现状的基础上,面向用户开展培训服务,通过讲座、报告会、宣传手册、网站等形式,帮助用户掌握图书馆资源利用方法,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技术支持服务小组负责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系统运行顺畅。学科知识服务是学科馆员团队服务的核心内容,由学科知识服务小组负责,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能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如开展学科知识咨询服务、科研动态跟踪服务、科研专题信息服务、科技查新等。通过各个小组的协同服务,实现了图书馆对用户提供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科信息服务。学科馆员团队学科服务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学科馆员团队学科服务模式
图1所构建的学科馆员团队学科服务模式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模式。在技术支持服务小组建立学科服务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学科馆员团队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根据用户需求特点,各小组通过协调、交流、合作,利用图书馆建设和引进的各种数据库以及其他学科资源,为用户提供学科信息服务。用户通过该模式,可将所需学科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科馆员团体,获得“一站式”学科信息服务。
5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的建立,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深化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学科馆员团队是一支具有开创性的、高效规范的团队,它密切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改善了图书馆对院系的服务和院系师生用户对图书馆的态度,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层次。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的加强,高校图书馆理应构建学科馆员团队,为学校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以及师生用户的科研提供多样化的学科信息服务。
[1] 廉立军.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建设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6):75-79.
[2] 颜世伟.学术服务团队: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探索[J].现代情报,2010(2):62-67.
[3] 董颖,孟德泉,张保伟.高校结构化学科服务模式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78-82.
[4] 龙艳军,周芳笃.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及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视角[J].图书馆,2013(5):126-128.
[5] 胡良.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