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黄黄茶发展正当时

2014-04-02余苏平朱建宜

老区建设 2014年1期
关键词:安吉县白茶安吉

余苏平 朱建宜

为了发挥宜黄县生态资源优势,精确找准市场定位,切实加大特色产业培植力度,加快全县产业扶贫发展步伐,全力打好农业产业化升级战。2013年6月,宜黄县组织有关单位、贫困村的领导赴浙江省安吉县对黄茶产业开展了考察活动。实地考察了安吉县白茶主产地的白茶、黄茶生产基地、苗木垫地,回来后,我们对本地的气候、土地、环境、生产技术、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品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在宜黄县乃至于抚州市发展黄茶都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一、安吉茶叶的发展现状

浙江安吉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中国白茶原产地。十几年来,安吉县通过对这一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形成了具有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的白茶产业。到201 2年,全县有白茶面积13万余亩,年产值达6亿元,打造了如宋茗、大山坞等多个全国知名白茶品牌和多项国际品牌,并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蓬勃发展的白茶产业致富了安吉百姓,在安吉白茶核心种植区溪龙乡,有专业的白茶销售一条街,我们走访的黄杜村通过种植和营销白茶,家家盖起了洋房,买起了轿车。还有大量的人从事白茶加工、中介、交易、包装、销售、出口等,白茶已成为安吉农业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安吉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抓手。习近平主席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视察溪龙镇(安吉产茶第一大镇),曾赞赏:“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安吉黄茶,茶中极品。恐怕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确切地说,它最早发现于1998年秋,一个茶技人员偶然在安吉孝丰皈山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中再次发现的原生品种,然后采用无性繁殖,经过长达10年的培育而来,目前已经内质稳定,完全具备市场推广基础。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检测,和白茶相比,安吉白茶氨基酸含量为6.19%-6.92%,茶多酚含量为10.7%,而黄茶所含氨基酸含量高达8%-13%,茶多酚含量为13.3%,所含叶黄素等浓度也更高。“安吉白茶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是现有中国绿茶最高的,而安吉黄茶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又分别高出安吉白茶3.6个百分点和0.11个百分点。”浙江大学茶学系一位教授这样评价。金色黄茶呆黄叶茶精心焙制而成,色泽金黄色润,茶香嫩香持久,冲泡之后,茶芽朵朵,叶底玉黄,叶脉黄色,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金枝独立,饮之,滋味鲜甜,唇齿留香,美味生津,回味无穷。黄茶的泛黄期出现在整个生长周期,出芽即黄是黄茶的一种特殊的生理机制,幼嫩芽四季呈玉黄色,能采摘的嫩芽金黄,故采摘期为每年的4月至10月底,每亩地单产量高,回报率高。归纳起来黄茶的优点就是就是三高:产量高(白茶亩产一般为20-30斤,黄茶一般有30-40斤),营养价值高(氨基酸含量高,且茶多酚含量高,在茶类中属珍稀品种),经济价值高(黄茶价格高于白茶和绿茶的深层次原因是它的物理特性)。

二、黄茶的发展前景

黄茶品种珍稀,风格独特,营养丰富,甘甜美味。经多方专家诠释,此茶与白茶一样同属绿茶的变异品种,只是其变异程度更高,色泽更好,是绿茶变异品种中的极品。而且其抗性更强,生长速度更快,三年便可成林,其相对白茶更具商业推广价值。

黄茶的经济效益可观,专家介绍,以当年种植一亩黄茶为计算单位,农户包括种苗在内的全部投资为6000元/亩(其中种苗4500元、土地开垦650元,整地、种植人工费400元,肥料240元,地膜、虫草防治、管理费用、农用工程机械、间接费用等210元)。黄茶种植三年后采摘,每亩可产十斤干茶,第四年产二十斤干茶,第五年达盛产期,可产四十斤干茶,黄茶采收期长达20余年。黄茶比种水稻、烟叶、果树的效益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果建立起万亩黄茶基地,盛产期每年将给农民增加上亿的收入,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安吉黄茶还处在苗木生产推广阶段,只有非常少的茶叶进入市场。黄茶在安吉的种植面积不到100亩,产量不过200斤(为了加速育苗,茶农不愿意采茶,而是剪茶芽头),凭借其独有的品味,在市场上非常抢手,一般售价在每公斤1万元以上,而且还是有价无货。剪下来的芽头每斤都要卖300-400元。另据了解,黄茶目前还处于发展早期,201 3年春,全国只有安徽的芜湖、江西的吉安、靖江、浙江桐庐等地少量引种,最大的种植面积不足200亩。可以说,谁做大了规模,谁抢得了先机,谁就有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打造品牌,形成原产地产业并做大做强。

综上所述,黄茶以其独有的品质,是未被开发的“农业黄金”,具有极大商业价值和推广的潜力,而且很容易打响品牌,在茶叶行业中独领风骚。开发黄茶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黄茶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均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因此,只要采取准确对策发展黄茶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三、安吉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启不

安吉县茶叶产业定位高、规模大、品牌响、市场旺、影响广,成为国内茶叶产业发展最快、最具实力的地区之一。安吉经验带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发展茶叶产业,贵在领导重视,思路清晰,持之以恒。安吉县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茶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安吉白茶从产品做成了品牌,把品牌做成了文化。

二是发展茶叶产业,胜在品牌营销,龙头扶持,市场开拓。安吉县为打造“安吉白茶”品牌,开展多层次、多地域、多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发展初期以政府投入为主、后期以企业为主)。同时,安吉县按照以市场促生产的思路,实现了由原来的单纯抓生产向抓市场促生产转变。市场的有效拓展,提升了茶农的积极性,推进了基地建设,实现了产销良性循环。

三是发展茶叶产业,重在做大基地,规范运作,科学管理。在市场和品牌的共同推动下,安吉县引导茶农和茶叶加工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等模式,通过承租、承包等形式,加速山地流转,促进茶园向大企业、大公司集中,形成规模经营。在发展壮大的后期,政府及时出台有关政策,从基地建设、市场营销、产品检测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既实现了茶叶基地规模由小到大的量变,又实现了茶叶生产品质由粗到精的质变,确保了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发展茶叶产业,巧在挖掘文化,彰显特色,提升内涵。安吉县充分利用、挖掘和展示了安吉白茶绚丽多姿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推动茶文化与茶经济的互动共荣。把茶文化景观与旅游结合起来,建设茶文化博物馆、国家级及省级示范园区、生态观光茶园等茶文化旅游景点。

四、宜黄县发展黄茶的优势

众所周知,茶树的生长环境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茶叶的味道会随着生长地的土质、水、气候、光线等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以,土质的好坏决定着茶叶质量的好坏。而在我们宜黄的山区以及贫困村和移民村,有数以万亩的荒山荒坡及稀疏林适宜种植黄茶,有种植白茶的技术和经验,有大量的劳动力。我们认为,在发展黄茶产业方面,至少具备以下三大优势:

1、有良好的区位和气候优势

宜黄属赣东南中低山丘陵区。境内水系发达,溪流众多,分布均匀。气候和生态条件十分优越,供黄茶生长的光、热、水资源丰富;境内群山环抱,峰峦起伏,蜿延连绵,竹海茫茫,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更有溪流纵横,清泉泗溢,土壤肥沃。春季初寒渐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雨少,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温度17.3℃,年平均降水量为1749.4毫米。春秋短而夏冬长,非常适合黄茶高产种植的发展条件。

2、有丰富的生态土地资源优势

宜黄县内的土地以及优越的空气质量和水源质量,境内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水质达到二级以上,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保障了特种黄茶的整体水平都处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更为关键的是,凡四周为竹林或靠近竹林的茶园所采制的茶叶,一般都含有板栗香或豆花香,且越邻近竹林的,其香味越是明显。由此不难看出,宜黄独特的生态环境,必将孕育出弥足珍贵的特种黄茶。

宜黄广大山区还有大批生态优越、土质肥沃、适宜开发黄茶的缓坡地和山冲田等山区土地资源。为今后宜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特种黄茶业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3、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目前,宜黄县已有几千亩白茶生产园,更有一批栽培和加工的白茶生产技术能手。而黄茶与白茶的栽培管理和加工都完全类似。与此同时,为了确保黄茶产业的苗木品质、管理技术,减少种植风险,宜黄县经过近一年的试种,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栽培、管理经验,初步掌握了黄茶的育苗、栽培技术,为黄茶的进一步开发和繁育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保证。

五、宜黄黄茶产业发展的建议措施

安吉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当然,地域不同,市情不同,要因地制宜,提出发展目标。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把黄茶产业发展的主攻目标锁定在:面积上规模,品牌创特色,走开发宜黄黄茶之路。并按照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减少风险、培育市场的原则,用3-5年时间,在全县山区、贫困村、移民村建立10000亩黄茶园,然后以万亩高效黄茶园为支撑,高效种植与特种养殖为配套,体验休闲观光为提升,形成景观式、立体化、多元结构的特色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园区。通过加强管理,精心培育,提高产量。同时,充分挖掘黄茶品质的优势,采取商标注册,品牌包装与动作,黄茶文化宣传,市场综合推介等措施,使宜黄黄茶成为江西乃至全国的知名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

1、科学安排茶区布局,增加高山优质黄茶的比重。要充分利用我县的山冲梯田和缓坡台地,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开发黄茶园,以提高优质高山云雾黄茶的比重。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帮助搞好规划,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对丘陵地区的黄茶园周围,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2、加强黄茶种性的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工作。坚持内育本地良种和外引外地良种结合,建立黄茶良种繁育基地,培育我县自己的当家品种,保证我县黄茶特有品质,为我县发展黄茶园提供优质良种茶苗,并保证优质良种茶苗的供应。县级黄茶基地和重点黄茶产区的乡镇,要做好黄茶品种的提纯复壮和选优工作,改良黄茶品种,建立黄茶种质资源库,和黄茶良种母本繁育基地。

3、加强黄茶生产技术的研究、指导和培训。从引进先进制茶机械,改进黄茶制作工艺技术入手,进_步提高黄茶的品质水平。在大力发展无公害和有机黄茶生产的基础上,建立黄茶的环境、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在黄茶生产中要严禁使用无公害茶叶禁用的农药和化学物品。鼓励有条件的茶区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黄茶。茶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宜黄黄茶生产、加工和经营的单位及农户提供产销信息服务。扶持黄茶中介服务组织,推行黄茶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加快宜黄黄茶产业化经营的步伐。

4、加强宜黄黄茶的品牌建设。提高宜黄黄茶在国内外的声誉和知名度,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借鉴安吉白茶的发展经验,当我们的黄茶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可通过举办特种黄茶节,兴建黄茶街;制定宜黄黄茶的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申办宜黄黄茶的原产地域证明商标,组织宜黄特种黄茶产品参加国际和国内的各种展销和评奖活动;建设无公害和有机黄茶的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推动特种黄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5、出台宜黄黄茶产业扶持政策。借助省级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县每年100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并适当安排财政专项经费,对各乡(镇)、村和黄茶种植户,采取“开始发展时多补点,发展中后期少补点,后期实行以奖代补”以及“造血为主、输血为辅”的方式进行政策引导,大力扶持。

责任编辑:李佳佳

猜你喜欢

安吉县白茶安吉
绘本
“防疫指南”
小丑拉绳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看到了什么
世界最美婚礼
世界最美婚礼
安吉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湖州市安吉县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孩子和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