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如何善用绩效管理帮助教师共同成长

2014-04-01陈丽莉

关键词:共同成长民办高职绩效管理

摘要:本文首先对民办高职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了绩效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结合能使教师自我提升的因素,帮助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职 绩效管理 共同成长

我国对民办高校单位性质的定义是“民办非企业”,也就是说,作为高职高专层次的民办高职,既不是公办院校,又不是营利性企业。这就使得它的管理模式也介于公办高校与民营企业之间。目前,国内的民办高职发展远远落后公办高校,更无法与国外顶尖的民办高校(私立大学)相媲美。生源数量少、质量差,教学水平不高,软硬件设施不完善……这些都是当下我国民办高职面临的问题。而教师流动率居高不下,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几乎是培养一批,流失一批,更为民办高职的发展雪上加霜。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绩效管理也是学校对教师进行各项管理的着力点。善用绩效管理,并以此来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帮助教师成长,对民办高职来说很重要。

1 目前我国民办高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绩效管理是通过对组织、个人工作绩效的管理和评估,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工作效能,完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企业远景目标。如今,绩效管理的观念已逐渐被民办高职认可并且逐步推行,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1.1 重战术,忽视绩效管理的战略管理思维。战略管理是绩效管理的起点。民办高校首先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然后确定与战略规划一致的绩效管理目标,最后细化到与绩效管理目标一致的绩效指标。目前,民办高职大部分的绩效管理做不到这一点,订立管理目标与战略规划紧密程度不够,或者根本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不能与战略管理有效结合。独立施行的绩效管理,就好比缺少总指挥的战斗小分队,很难最大程度的实现学校的远景和目标。

1.2 重考核,忽视绩效计划制定环节的工作。有效的绩效管理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管理过程,目前民办高职的教师绩效管理,只是侧重于绩效考核这个部分。如历史悠久“德能勤绩”式的绩效管理,缺乏绩效指标的核心要素,考核指标看似对所有教职工都“放之四海皆准”,无法体现不同职务的差异。前期制定指标时没有贯彻学校战略规划的理念,后期又没有完整的绩效反馈、绩效改善的环节。笔者认为,应该在绩效计划制定环节上,将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对考核标准的认同度。

1.3 重惩罚,忽视激励改进和导向功能。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手段,却不是以惩罚为目的的。教师作为被考核者,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考核,考核结果不好,上级管理者就在教师的奖金发放、职务晋升等方面作出惩罚。这样的绩效考核是很难得到教师心理认同的。教师更认同的是,通过绩效考核,帮助其发现自身不足,引导其改进绩效,提升自我。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绩效沟通上多做努力,与教师共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造成的,应该如何改进等。

2 教师是民办高职的“第一资源”

民办高职自筹资金,依托市场生存,教学质量是其生存的保障,教师必定是民办高职的“第一资源”。国内允许开办民办高校的时间尚短,仅仅30多年的发展,软硬件条件都无法与公办高职相比。民办高职培养的骨干教师,越是优秀的,越是容易流失。而在国外,恰恰相反,美国排名前20的几乎都是民办院校(私立大学)。所以归根到底是民办高职自身吸引力还不够,吸引不了也留不住人才。留不住作为“第一资源”的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乃是无源之水。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得好必定会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生源数量及质量的提升,这乃是一个良性循环。

纽约伯纳德·M·巴鲁克学院教授杰克·弗朗西斯(Jack C.Francis)认为: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一个人到固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弗朗西斯教授的这个观点用在教师身上再贴切不过。想要发展,民办高职就必须带动教师的发展,组织与个人利益达到相对平衡,才能降低教师的流动率,留住更多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

3 绩效管理应该是学校与教师的双赢

通过绩效管理过程,学校将组织、部门、个人的绩效战略性的结合,尽量降低教师的对绩效管理逆反心理,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达到学校的愿景和发展计划。

通过绩效管理过程,关注教师的个人成长,提供一个制度环境去引导教师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即使在民办高职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和社会声誉。最终使教师也成为绩效管理的受益者。

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流失,是民办高职巨大的损失,影响了一部分民办教育举办者对待教师培养上的态度,因此便陷入恶性循环,目前来看很难解决,也是中国民办高职发展道路上无法避免之痛。但不能因此,就把学校的发展跟教师的个人发展对立起来,甚至在管理上完全放弃教师的个人发展。明确战略思路,把人才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从长远来看,必定会给学校和教师都带来双赢。

参考文献:

[1]徐奕.高校教师绩效管理需要柔性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

[2]李娇.浅析我国民营高校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办法[J].才智,2011(2).

[3]吴辉.高校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流程与体系构建[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1).

作者简介:陈丽莉(1983-),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2010级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劳动关系协调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猜你喜欢

共同成长民办高职绩效管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民办高职院校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实践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