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住宅供配电高低压系统施工管理
2014-04-01张顺文陈二彪
张顺文 陈二彪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房地产发展迅速,高层住宅越来越多。考虑到住宅的高度和密度,而且又要保障电力系统的经济适用,使得对于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设计难度增大。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层住宅建筑的供配电系统智能化将成为主流,并且将作为最主要的供配电方式进行普及。
关键词:高层住宅 供配电系统 施工管理
0 引言
供配电系统直接关系着住宅是否能满足人们需求,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对小区的整体建设规模及规划等进行分析,全方面考虑制定出供配电基本方案,从而保证供配电系统能为人们舒适生活提供服务。本文将对高层住宅建筑中的供电系统进行分析,让读者对高层住宅的高压供电系统和低压配电系统等有所了解,为高层住宅供配电系统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1 高层住宅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结构
供配电系统为高层住宅的防盗保安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照明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等提供了电力支持,是保证它们正常运行的根本。可以看出,供配电系统设计对于高层住宅是至关重要的。
1.1 高层住宅用电设备的负载等级。根据用电设备的主要性将负载等级划分为三级,作为重中之重的防火方面,如消防电梯、火灾照明、灭火、报警以及计算机等通信设备被划分为一级负载,作为公共设施的民用电梯系统、供水泵房等属于二级负载,其他的各种照明系统及住户用电被划分为三级负载。
在电网稳定的环境下,供电电压和变压器装机的单机容量都要求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内。同时,多个独立电源同时供电也是对高层住宅供电的有力保证,即使一个电源出现问题,其他电源也能保证基本供电。根据具体电网条件及负荷确定独立电源的数量,一般较为常见的是两个独立电源。
一般都在高层建筑的中间层设置变压器,这样能更好的保障供配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高层住宅的供配电系统结构。高压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变电所和用电设备是高层住宅供配电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基本输送电能的过程是,高压配电系统将10KV的进线电压通过变电所进行处理后,将转变成民用电压的电能通过低压配电系统输送给用户。
2 变电所的配电母线处理
高层住宅中,用一种设备(自身拥有发电机,容量较大,一级负荷设备)将低压母线进行分段,一般根据其重要性分成三段,最重要的是应急负荷母线,主要供给消防及重要公共设施等,其次是重要负载母线,保证居民的生活用电,最后是一般负载母线,为高层住宅其他普通用电设备供给电能。
3 低压配电系统的干线问题
3.1 高层住宅中低压配电系统干线的确定。从供配电系统的管理维护、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入手,通过全面的分析,能更好的确定高层住宅中的低压配电干线系统。配电系统要根据其用电要求进行配置。由于电力负荷系统容易出现负荷过大的情况,因此需要将照明系统与其分离,以保证正常照明。此外,消防供电也要单独分离出来,避免其他电力设备造成影响。下面将对我国常用的三种垂直方向多层配电干线进行介绍。①最常用的配电干线系统是封闭式母线,因其输电量大,安全性高,使用灵活,维修方便等特点,已被大规模广泛应用。②预制式分支线缆的优势主要在于其可靠性,这点要强于封闭式母线,使用预制式分支线缆,不需要每个楼层再设置分接箱,增强了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③穿刺饰线夹分支电缆灵活性非常好,方便干线电缆和分支电缆的使用。
3.2 低压线路的安全与防火。高层住宅内部的供配电线路分布很广,线路不但多,而且十分复杂,因此,如果线路出现故障引起火灾,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建筑高度较高,疏散和灭火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保障低压配电线路安全,防止火灾发生,对于高层住宅建筑是极为重要的。①对于高层住宅建筑中低压配电线路使用的导线采用难燃烧的材料,这种导线的难燃性和阻燃特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线路的安全,并且让火源难以扩散,降低了火灾发生时带来的危险和损失。②高层住宅中的配电线路耐火性很高,能在火灾发生后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工作,极大的延长了其他消防设施的供电时间。③高层住宅中的低压配电线路都具有一定的防火功效,将因其故障而引起火灾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3.3 特殊设备的配电管理。①消防设备。诸如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水泵、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配电时需要在最后一级的配电箱上都有自动转换装置,除此之外,消防线路是与其他线路单独分开的,这样,火灾发生时,可以立即切断居民用电以防止火势蔓延,同时能够保证供电系统对消防设施仍能持续供电。②计算机设备。高层住宅中,计算机设备的配电也是要求非常严格的,除了和消防设备一样的配电,还做好了避雷设施,防止自然灾害给计算机带来伤害。
4 结束语
作为整个建筑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核心和源动力,供配电系统的地位是重中之重。为了保证高层住宅用电方便的同时又能保障安全,进行供配电设计时应认真以现场情况为出发点,本着满足用户需要的原则,全面分析问题,使供配电系统科学合理,为人们提供舒适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别朝红,李更丰,王锡凡.含微网的新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综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1:1-6.
[2]季涛.基于暂态行波的配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D].山东大学,2006.
[3]王晓勇.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规划与组建[D].南京邮电大学,2013.
作者简介:张顺文(1974-),男,河南三门峡人,研究方向:高低压供配电;陈二彪(1982-),男,河南新安人,研究方向:高低压供配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