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
2014-04-01高丽君
高丽君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功的教学不再仅仅看重知识传授的量,而且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思考程度与创新程度,可以说一堂成功的课堂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得主动而愉悦,而教师的教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与享受,是师生间多向互动、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真正成为一体,整个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的情感体验、知识互动与心灵沟通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能称之为现代教学。
语文作为小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长期以来的应试教学观,将生动活泼的语文课上成了生字的认读与段落的分析课,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生硬地分割成几大模块,教师教学热情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整个语文教学处于低效之中。在新形势下,扭转语文教学模式,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而高效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与追求的目标。现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与对新课改的认识浅谈如下几点。
一、运用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正是学生主动求知的动力。一个巧妙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与注意力,当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时,就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避免那种毫无悬念、平铺直叙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必要的时机抛出有价值的问题,以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如在学习《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针对“染”字来展开交流与讨论,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整个课堂一片活跃。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那么春光如何来“染”绿我们的双脚。这一问题极具感情色彩与想象空间,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生活阅历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其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此时再进行文本的学习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处理突发事件,挖掘资源,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的随机反应来巧妙提问,延伸学生的认知空间,拓宽学生学习平台,使之成为学生思维认知活动的新起点。
二、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形式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优势。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多媒体是教学的一个亮点,鲜艳的色彩、直观的画面,逼真的画面、多彩的屏幕、动听的音乐,这些都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思维,实现学生注意力与思维的顺利转移。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多媒体可为我们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得我们的教学更为生动。同时这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只需相应的操作便可以将这些内容形象直观地再现于学生面前,尤其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实现有效突破。这无疑大大减轻了教学负担,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大了知识密度,扩大了知识容量,大大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多媒体更能生动直观地展现文字的魅力。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通过多媒体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转换成直观的画面、生动的场景、优美的意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取形象信息与感官认知,更利于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强化学生的理解,深化学生的体验。
三、运用课本剧激发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喜爱模仿,与有声语言比起来,他们的肢体语言更为丰富,这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最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妥善运用、机智处理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意识与主体参与意识,会造就更多课堂的精彩。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激情,我让学生进行情景剧的创编,来想象诗人的生活时代、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的心情、情感、处境等,然后运用丰富的表情、动作与语言来进行表演。这样的活动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想象得以施展,思维得以激活。可以说这样的活动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集人文性与情感性于一体,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让学生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进行情景剧的创编与表演,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总之,全新的教育形势赋予了课堂教学更为丰富的内涵,在新课程下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改,践行新课标,将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付诸于语文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摸索与创新,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富有魅力与艺术色彩,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最爱的学科,引导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