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上如何对待学生的“插话”
2014-04-01莫静霞
莫静霞
摘 要:参加历史教学工作将近三十年,经历了多次的教学改革,最大的改革是正在进行的新的教育理念的改革,它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的教学是一次愉快的师生互动交流,在师生的交流中,学生会经意不经意地出现许多“插话”,这些“插话”有的很有道理,有的失之偏颇,处理好学生的这些突然之间的“灵光一闪”,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乐趣,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也难达目的。应该怎样对待课堂上学生的“插话”呢?
关键词:课堂;学生插话;历史
一、正确引导学生的“插话”
对于不经意插话的学生,要尽量保护他们听课的积极性。如果插话内容切题,说明他们紧随老师的思路,对教学内容有所理解和把握,教师可以当即表示肯定,鼓励学生敢于发言的勇气,同时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插话跑题,也要宽容学生,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走上正题。如,在学习文艺复兴运动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来导入的环节,在播放《大卫》这部作品的时候,有个学生突然说:“老师,那时候的人真开放。”他的话显然是针对这个作品的裸体而言的,如果回避绝非良策,我灵机一动,说:“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个时期会有这么多裸体的艺术作品?”最后我告诉学生:这恰恰是人文主义者以艺术作品来表达对人的个性的宏扬和人体健美的赞赏。从而引导学生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欣赏艺术,否则会闹出幼稚的笑话。一场即将出现的尴尬轻松化解。
二、针对学生的“插话”反思自己的教学
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宽松、融洽的教学环境,当课堂上学生的“插话”具有挑战性时,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拉近师生间的关系。有一次在讲到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突然有学生插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很恼火他打断了我的话题,于是没好气地问:“你怎么知道的?”他高兴地指着墙壁说:“在那儿贴着呢,还有孔子的画像。”我一时语塞,多好的教学资源,我怎么就没注意呢。于是我转而一笑,肯定了这个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鼓励他以后要多给老师做这样的提醒。我应该感谢“插话”的同学,是他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是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资源无处不在。
三、巧妙利用学生的“插话”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如果学生的插话是为了引起大家哄堂大笑,这就会影响课堂效果。对这样恶意的插话,教师要及时把握课堂,不要让他的恶意尽情发挥,要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在讲新中国外交一课时,我展示乔冠华的照片问学生:乔为什么大笑?一个学生抢着说:中彩票了。我说:是中彩票了,是全中国人民中了个大彩票,这个大彩票是什么?学生回答出是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插话,达到教学目的,也促使他进入学习状态。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动态的课堂,是对话的课堂,是教师教学设计随着课堂上几十个学生思维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课堂。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是智慧的火花,都是可贵的,要真正地还课堂给学生,就要让学生敞开心扉,快乐地交流,让学生的“插话”成为历史课堂的鲜活的资源。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三中学校)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