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的一致性

2014-04-01单梨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动手数学知识情境

单梨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把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分开来看的结果,不论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还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两者都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发展,会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强,思维发展更快,同时,对数学学习的得心应手会使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更感兴趣。思维和兴趣互相促进,能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大大提高。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除了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职业能力外,还要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目标合理设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儿童感兴趣的课堂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例题讲解时,可以把小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中故事情境融入进来,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接受和探索新知识。在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能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得到强化。在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时,教师要因人而异,不断在课堂教学中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条件

在对一个事物引起兴趣的基础条件就是要对这个事物进行观察,只有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在逐步对这个事物进行深入观察的同时,兴趣也就自然地形成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初步接触时,引导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在深入的同时,教师要以有趣的情境进行导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让他们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逐渐形成在每次接触新知识时都能主动进行探索,主动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和探索中,一点点成功的体会都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巨大兴趣。久而久之,这种成功感会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的学习,同时在进行数学探索时也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有条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借助语言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很枯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具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多媒体的设计上要从简到难,逐步深入。学生通过观看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直观上进行深入,逐步达到从直观向抽象的过渡。

三、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理解数学中的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中的“数的认识”时,在教学两位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来理解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意义。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从直观上理解这些知识,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会能更好地进行新知识的讲解。又例如,在学生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量一量身高来加深对米和厘米的理解。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又会激发他们的动手欲望。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中,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断提高,数学的思维不断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高。

小学生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先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通过他们好奇心的引导,对数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接触,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兴趣了,在发展数学思维方面才能提高速度,提高效率,才能在新知识讨论中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一)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水平不同,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启发,使他们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在情境创设时,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进行讲解,但是创设情境时不能只在乎新奇感,而是以学生容易接受的、通俗易懂的事物进行导入。在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加强思维锻炼的强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这一点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善于发现教材中所隐含的深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做功夫。教师还应将拓展意识运用到课堂上。例如,涉及其他知识,可以多讲一些与其相关的,让学生们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融会贯通,从真正意义上产生对知识需求的渴望。

(三)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一题多解是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也是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源泉。只有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思维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的产生的,而浓厚的兴趣是靠着思维作铺垫的。两者之间一种无意识的连接关系,是一同成长的。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激发兴趣,也不能只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平台,思维是兴趣的基础,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维潜意识中某些问题的探索而产生的结果。

总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时,要利用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自觉地对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探索。在不断探索过程中,由于主动性和兴趣的激发,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会退缩,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满意的答案。在兴趣中研究数学问题,思维和兴趣的互相促进会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信心。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通过他们的积极主动,相信学生会在数学学科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动手数学知识情境
我也来动手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动手画一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动手演示找错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