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2014-04-01邱海霞
邱海霞
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范文都是名家之作,各具特色,要么具有丰富的情感,要么有着鲜明的个性,配合上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很容易地培养起来。教师要善于运用语文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独特的创新能力。
一、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兴趣出发,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让他们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有趣的语言情境,情境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有所创新,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的课堂,更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及其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进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小学生具有自身的优势,好奇心强,对形象直观的事物印象深刻,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充分运用起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出现在课堂上,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以形象生动的实物给学生展示出来,或运用多媒体把生动、优美的画面、有趣的动物让学生一饱眼福,为他们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给学生更多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产生创新的渴望。
教师要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创新的因素,通过向学生质疑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可以在富有创造性的语言环境下,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来编写故事、改写故事或者给故事续结尾等等,使学生的语法知识更加丰富,运用起来更加灵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要改变课堂角色,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积极倡导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合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思考、创新,让学生在不同的想法和思维中去探索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1.大胆假设,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互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结果,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敢于怀疑,并且勇于探索事物的根源,这样学生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善于给学生设置问题,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蓝色的树叶》这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果你是林园园,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些问题由于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而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发展。
2.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要大力提倡学生多角度想象,联系原有知识,结合新内容,经过丰富的想象,给新知识多种多样的答案,进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例如,王维的诗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若学生在学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时候,将诗里所展现的内容用一幅幅图画想象出来,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不行的。而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里面所描绘的实景与虚景、远景与近景、宁静与喧闹等只有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才可以形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3.连接课内外,拓展形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能只依赖于课内的教学时间,在课外也要积极拓展,所以,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西游记》《水浒传》及中外名人故事等等,并且学会写有关的读书笔记,把自己所想、所感写下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丰富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型品质的塑造
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他的品质、个性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拥有创新型的个性品质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能自觉提高其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能有效发挥其个人的创新精神。创新型的个性品质主要体现在要有坚定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勇于追求创新的精神状态。所以,教师从小学就要塑造学生的创新型个性品质,并加以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综合性、多维性。首先,教师要综合运用课文中的创新因素,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如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曹冲称象等会给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对于名人事迹的描述如贝多芬、李四光、张衡等会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具备创新型品质的教师,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型个性品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为学生做榜样,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给学生一些正能量,指引着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改变陈旧的观念,在课堂上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甘愿做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此外,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使他们的思想火花发生碰撞,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