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2014-04-01柳志财
柳志财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传授学生身体练习的基本形式、基本技巧,是增强学生体质以及促进学生情绪发展成熟与社会性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它不单是传授技能,也不是等同于身体锻炼,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智力,更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尝试开展了“体育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并总结出以下的经验。
一、活动材料的设计
(一)准备的材料考虑多功能性
比如一张报纸,材料虽然简单,但在体育活动中其功能就很多,可以将纸放在胸前快速跑,可以放在地上练习跨越,也可以卷成纸棍玩击剑,还可以学生间合作玩冲破纸的游戏,最后破的报纸团卷起来可以练习投掷等等。多功能性的器材才能体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根据学生的差异,准备的材料也应有所不同
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小学生因为年龄、性别、身体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体育活动时所需要的器材类型和型号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正确观察、评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活动材料,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材料的拿取和摆放要尽可能方便
一节好的体育活动课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充分而有合理地利用一节课时间,以达到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活动中途摆放教材,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因等待而使练习密度降低的情况。活动器材的摆放应该适合小学生的取用,不致于影响学生的正常使用,或者需要花费小学生太多的练习时间。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考虑仔细,“怎样的材料会更方便?”“是不是可以让学生来摆放?”等等。
二、活动过程的设计
(一)活动过程
问题假设→初步体验→实验性探索→验证性学习→结论评价
举例:内容——《好玩的小砖块》
教师提出问题:“小砖块除了可以用来坐,还能怎样玩?”学生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反应,在学生对小砖块的玩法已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上举砖块走怎样最稳?”“怎样跨跳最安全?”等等,这也就是学生的实验性探索过程。接下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好的玩法、掌握好的玩法,最后得出结论(小砖块有哪些玩法、怎样才能玩得更好)。
(二)根据动作形成规律设计活动过程
动作形成一般要经过粗略掌握动作、改善和提高动作、巩固和运用自如三个阶段。据此,我设计出相应的活动过程结构,并经过实践证明,有一定的可行性。如下:整体认识→分解学习→完整串联→熟悉巩固
举例:内容——学习第八套儿童广播操第一节
首先教师完整示范儿童广播操第一节,使学生对第一节操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然后分解动作教学生学习。当他们能做出每个动作后,教师就带领学生把动作连贯起来,先是跟练,再边说口诀边练,然后听口令放慢速度做,到最后听音乐做操,使他们轻松地掌握了这节操。体育教学的精髓就是通过动作的训练最后使学生把运动内容达到熟练并自动化的程度,在这期间有规律的强化训练必不可少,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训练。
三、活动方法的设计
1.主动探索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学法,然后请学生自己总结经验,然后经教师指导练习巩固动作的方法。
2.非言语指导法。非言语指导法的基本原理是心理暗示,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手段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方法。
3.榜样激励法。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具体形象性、模仿性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善于发现榜样,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以鼓励、刺激学生的学习。一是教师的表现作用,二是同伴的影响作用。
4.儿歌辅助法。就是把动作的基本要领或游戏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教给学生,使他们在理解儿歌的同时记忆动作的要领或学习的规则。
四、几点体会
(一)激励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欲望
同样是教学生画苹果,中国教师往往是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苹果,日本教师则是在讲台上放一个苹果,而美国的教师则是每人发一个苹果,放手让学生自己画,如果学生画得像胡萝卜,就鼓励他,能否种出长得像胡萝卜的苹果来。而在我国,则早已把这类学生打入异类,严加批评。美国教师的可鉴之处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创造的个体。由此可见,没有了创新,哪来的进步呢?所以,要从小就激励每个学生有创新的欲望。
案例:玩呼啦圈
一般在玩呼啦圈中,大部分是在腰间转动,学生乏味,兴趣也不浓。我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1.扩散思维。圈可在手上、颈上、上臀中、膝中旋转,也可单脚进行等,总之,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和表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让呼啦圈在学生的手里成为转动的精灵,学生则是和精灵共舞的仙子。
2.求异思维。一组学生手持圈成一排,另一组玩“钻山洞”游戏;把圈当成铁环,可进行滚圈游戏;两人一组,两圈放在地上,互相进行“绕8字”游戏;也可以站在圈中进行“推出圈、拉进来”的素质练习等。
经过以上的创新练习,学生由乏味变成兴致勃勃,变体育的枯燥教学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游戏,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创新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产生了创新欲望。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育中,不但要注意学生知识的增进和道德的养成,还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学习、锻炼的主人。可让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归纳得出新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
案例:学习弯道跑技术
在“弯道跑”技术讲解中,一般都是教师示范一次,学生练习几次,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这样做,学生难以专心听讲、专心练习,仅是完成任务的观点。这次,我改变一下方法,先不讲解示范,而让学生先自己进行练习,在跑动中提示学生注意直道和弯道上身体姿势的变化,在弯道上左脚和右脚着地部位,两个手的摆臂幅度大小,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自身体验得出弯道跑的技术要领,教师适时进行表扬鼓励,认可学生的能力。
学生自己归纳,自主学习,又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弯道跑技术的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体育活动课的设计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在事先准备好的情况下,我们的体育活动课设计才能有针对性,达到体育教学锻炼身体、陶冶性情、磨练意志的最终目的。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