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习作看细节描写
2014-04-01刘启彦
刘启彦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已经基本掌握了记叙文写作的思路,他们在作文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只会泛泛而谈,缺少细节描写的能力,缺少通过细节描写提升文章生动性的能力。实践表明,学生作文缺少感人的细节描写实在是一个制约作文成绩,甚至语文总体成绩的瓶颈。
关键词:习作;语言;神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细节决定一篇作品的成败。平常习作或是考场作文,得高分的多是注重细节描写的文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制胜法宝。
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在细节中进行的,一个人的动作、语言都跟他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动有关联。文章要形象地反映生活,细节描写就必不可少。那么,初中阶段的学生,写作中该如何展开细节描写呢?
一、抓住一些富于特征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譬如“去民间采风”的习作《春酒》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进杯子里好几回,已经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偷偷”“好几回”体现了“我”对八宝酒的喜爱,“伸”“舔”“指甲缝”刻画出一个活泼顽皮、天真可爱的孩子形象,这个细节既真实又感性。
又如,习作《我的表弟小猴哥》中的一段描写:
他飞快地跑到假山底下,身子一猫,双腿一蹭,钻出山洞,爬过假山上的一道坎,身子紧贴着山壁,手扶着突出的石块,敏捷地在假山的小坎上跳来跳去,一会儿就到了山顶。
一个身手敏捷、活泼好动的表弟形象就在“一猫”“一蹭”“钻”“爬”“跳”等动词的刻画中鲜明生动起来。
再看学生日记《买鞋》中的片段描写:
我一路喜笑颜开,东望望,西瞧瞧,走过一家又一家店铺,最后,我看上了一双棕色外增高皮鞋,满心期待地向老妈指了指它,“财经大人”拿起那双鞋,左捏捏,右捻捻,仔细检查了这双鞋的质量,检验过关后,“财经大人”暗暗给我打了一个OK的手势。我心下正窃喜着呢,却见“财经大人”望向老板,两眼定睛似火星将冒,我不禁后背一直,后退三步,冷汗直冒,依照惯例,我知道“财经大人”老妈要发功了!
“东望望,西瞧瞧”写出了小作者去买鞋的高兴,“左捏捏,右捻捻”写出妈妈买鞋的谨慎细心,“我不禁后背一直,后退三步,冷汗直冒”一句尤为形象生动,侧面表现出妈妈买鞋讨价还价功夫之厉害,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这些动作描写在文章中看似闲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其实都是需要精心设置和安排的,不能随意取代。
二、抓住富于个性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请看学生习作《我的爸爸》中的语言描写:
爸爸打开门一看是我,就说:“怎么回来了,忘了什么吗?”我就想:爸爸平时那么疼我,应该不会骂我吧。于是我老老实实回答:“等了这么久都不见58路车来,又要迟到了,所以我就上来看电视!”爸爸一听,脸色马上变了,随手抄起一双筷子,对我吼道:“把手拿出来!”我看爸爸变脸了,不敢违抗,慢慢地伸出左手,爸爸抓住我的手,抡起筷子就打,边打还边说:“你以为赚钱容易啊,还逃学,不好好读书,长大有什么出息啊……”我流着泪甘心挨打,爸爸的气消了,我的手却肿成一个大馒头,他又轻轻抚摸着我的手说:“疼吗?”
“怎么回来了,忘了什么吗?”“疼吗”写出父亲对子女的关爱,“把手拿出来!”“你以为赚钱容易啊,还逃学,不好好读书,长大有什么出息啊……”极具个性的语言充分表现了父亲恨铁不成钢的情感。
再看获奖作文《珍珠姐二三事》中课间趣事的描写:
坐在我前面的洪子晴回来了,我刚准备找她聊天,珍珠姐冷不丁对我说:“你最好快点吃!吃得越多越好!”刘欣也抬起头劝我快点吃。我见她俩窃笑的模样,顿时疑云四起,脑子里回荡着警钟的声音,仿佛看见了黄鼠狼、狐狸等动物形象。“你们什么意思?”我质问他们,“难道这包零食有问题?”“没有!没有!绝对没有!”珍珠姐连连摆手,一副受冤枉的神情。他们俩这副模样,我猜一定有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抵制不住零食的诱惑,不管三七二十一拆开包装,拼命往嘴里塞:“有什么问题,找你们承担责任!”
珍珠姐偷拿洪子晴的零食贿赂“我”,故作镇定而又破绽百出的状态就在“你最好快点吃!吃得越多越好!”“没有!没有!绝对没有!”的语言中展露无疑,我虽有怀疑但又抵制不住诱惑的矛盾心理在“你们什么意思?”“难道这包零食有问题?”“有什么问题,找你们承担责任!”的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抓住富于特点的神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还是习作《我的表弟小猴哥》,文中对表弟提前交卷的描写:
他几乎是跳出座位,冲上讲台,以第一名交卷的神勇,昂然走到走廊上,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踱着方步,时不时隔着窗户对我们不屑地一笑……
“神勇”“昂然”“洋洋自得”“时不时隔着窗户对我们不屑地一笑”这些神态描写把一个学习上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表弟刻画得淋漓尽致。
又如,习作《他给了我信心》中有这样的描写:
老师想提一个问题,谁能说出三国魏、蜀、吴的第一位国君?有同学回答:“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老师:“很好!”可是我觉得不对,我在书上看过,魏国是曹丕称帝的。老师刚要接着讲,我举起了手,老师说:“你还有什么要讲的?”“老师,不对,魏国国君是曹丕。”老师一愣,紧接着微笑了一下:“嗯,是的,曹操在世并未称帝。你表现得非常好!为我纠正了一个错误,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一愣”、一个“微笑”既写出了老师的心理变化,又写出了一个寄希望于每个学生的老师发现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发自内心的喜悦。
文章传达感情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间接地渗透作者浓郁的主观情感,潜移默化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一篇优秀的习作,往往能将以上三种描写综合运用,使文章别具魅力。
请看习作《冲刺信息课》中对学生等待冲刺前的状态描写:
“只一分钟了!”——盼望着,盼望着,突然,不知是谁的一声低语打破了数学课堂死一般的沉寂。
刹那间,临近前后门的几排同学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而粉面含笑、沾沾自喜,一条腿无声无息地跨出桌外,放在过道上;中间的几排同学则有些忧心忡忡,一边埋怨老师迟迟不下课,一边准备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来弥补不足。此时,同学们的动作惊人的相像:左手扶桌,右手推椅,身子前倾,两腿肌肉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身体如在弦之箭,一触即发。大家精神高度集中,双眼紧盯老师,耳朵开到最大功率。全场“满座寂然”,大有“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之势。
这里小作者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综合运用,将一群急于去上信息课的学生刻画得活灵活现,可谓其声可闻,其容可睹,如同立在读者面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读学生习作看细节描写,细节犹如文章的细胞,一篇文章往往要靠细节来丰满血肉,有时候一个好的细节,就好比在灯笼里点亮了一根小小的蜡烛,把整个灯笼都照亮了。也就是说,一个好的细节,有时候能使满篇生辉,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作品形象丰满,鲜活多姿,情意万千,光彩照人,以其浓郁的生活现实感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感官和心灵,让读者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康丽云.浅谈小学生作文中的细节描写[J].作文教学研究,2012(03).
(作者单位 湖南省常德市第七中学)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