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应用诺维本化疗致非外渗性静脉炎中的作用
2014-04-01肖荣筱
肖荣筱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山东沂水276400)
诺维本是1974年由法国学者首次合成的新一代长春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疗效突出。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在使用中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骨髓炎和静脉炎。诺维本细胞毒性明显,发疱性能强烈,局部组织炎症反应严重。一方面由于细胞毒引起的过敏炎症,另一方面由于其碱性制剂可使血管内二氧化碳通透性增高,药物渗透出血管而进入皮下间隙,导致局部浓度增高,破坏细胞内外渗透平衡;同时局部PH值改变,导致静脉痉挛,供血减少局部组织缺血,进而坏死形成水疱,溃疡,坏死。据统计,由于其刺激性大,静脉注射后87%的患者可发生静脉反应。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女性,年龄25~75岁,平均43岁。均为乳腺癌Ⅱb~Ⅳ期,其中Ⅱb~Ⅲa 26例,Ⅲb~Ⅳ期14例。采用二线化疗方案(NE):诺维本40 mg加表阿霉素75 mg/m2。21 d为1疗程,于每疗程的第1天和第8天各用药1次,间隔21 d后行第2疗程化疗,均给予6个疗程。1.2 方法:化疗前首先准备地塞米松稀释液100 mL(0.9%生理盐水1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选择手背、足背及前臂弹性好、易固定的静脉作静脉穿刺,穿刺顺利回血好,输入上述溶液约50 mL,再次确认静脉通畅,局部无肿胀后,快速(10~20 min)滴入诺维本药液(诺维本40 mg加0.9%生理盐水100 mL),再输入剩下的50 mL地塞米松稀释液冲洗静脉通道,最后滴入表阿霉素和生理盐水100 mL。
2 结果
2.1 静脉炎的判定标准
2.1.1 根据静脉反应判断标准分为5级:0级局部无疼痛;1级局部无疼痛但发红;2级局部轻度疼痛、发红;3级局部中度疼痛,轻度肿块、灼热;4级重度疼痛、中度或重度肿胀;5级顽固性疼痛、中度或重度肿胀
2.1.2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4型:红肿,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硬结型,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呈条索状;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皮肤层淤斑;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机化。
2.1.3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规定:Ⅰ度,局部疼痛,红肿和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和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和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触及硬结。
2.2 静脉反应情况:发生静脉炎11例,发生率27.5%,其中Ⅰ级7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Ⅴ级1例。无1例因诺维本所致外周静脉反应而终止化疗。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本组首次应用诺维本化疗的病人32例,对第一次应用该药物化疗的病人和家属,详细介绍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尤其强调诺维本对局部皮肤组织的损害及应对措施,使病人对诺维本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了解和心理准备,主动参与“保护行动”中。
3.2 血管的保护
3.2.1 乳腺癌病人术后为了预防患侧上肢水肿,禁忌在患侧上肢进行静脉穿刺,因此可供完成化疗的外周静脉血管相对减少,加之术后要完成6个疗程诺维本化疗,静脉保护至关重要。化疗护士保护血管的意识尤为重要。穿刺时应先从远心端小血管到近心端的大血管,避开关节活动部位,有计划地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免在同一血管反复穿刺化疗;采用下肢静脉穿刺者(双侧乳腺癌术后),抬高下肢20°~30°输液,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液在下肢静脉滞留的时间;术后避免长时间使用留置针和自控镇痛泵,尽量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和刺激。
3.2.2 在病人输入诺维本时护士最好不离开病人,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补液不畅或药液外渗等问题,尽可能降低对局部组织和血管的损害,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3.3 静脉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3.3.1 在使用诺维本前后分别快速滴入0.9%生理盐水50 mL加地塞米松5 mg,以降低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预防局部炎性渗出[1]。
3.3.2 密切观察穿刺局部位情况,重视病人主诉,检查无回血或病人诉局部刺痛、胀痛,应警惕药液外漏。一旦疑有外漏,应立即停止输入诺维本,用空针接头皮针,回抽空针,在负压状态下拨针,以免针尖的诺维本漏入皮下。立即给予药液间歇性冰敷,冰敷药液配方:维生素B120.1 mg,50%葡萄糖液20 mL加50%硫酸镁40 mL。充分混匀,现配现用。将8 cm×15 cm的纱垫(四层纱布)浸湿药液,敷于渗漏处,纱垫上放置冰袋冰敷1 h,间歇1 h,交替连续24 h。本组病例中疑有渗漏者15例,均未造成穿刺处皮肤坏死。
3.3.3 根据静脉反应程度进行针对性处理,0~Ⅱ级者可涂喜疗妥软膏,本组病例有40例;Ⅳ~Ⅴ级静脉反应者2例,应用维生素B120.05 mg加庆大霉素8万U涂擦患处。对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而影响正常生活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安眠药及多瑞吉局部外贴,可有效缓解疼痛。
4 讨论
NE是目前治疗中晚期乳腺癌最有效的化疗方案之一,但诺维本发疱性能强烈,局部皮肤组织反应很重。其机制主要是:①由细胞毒制剂引起的过敏性血管炎。②因其属于碱性制剂,可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增高,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药液渗漏至皮下直接刺激神经末稍。同时,局部组织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可引起疼痛[2]。因而对应用诺维本化疗的乳腺癌病人,预防及适时地处理外周静脉反应,减轻疼痛,帮助病人顺利完成化疗就显得更为重要。诺维本所致静脉炎的预防。
4.1 血管评估:输液前了解可能增加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如静脉硬化,脆性增加,一侧肢体淋巴回流障碍等,应避免此类影响。
4.2 血管选择:适宜选用近心端、管腔大、回流好的静脉用药,避开手背和关节附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靠近动脉和肌腱,易造成永远损伤。其次避免下肢穿刺,由于下肢静脉瓣最多,血液回流缓慢,输液时,液体和药物滞留于下肢静脉时间比上肢静脉时间长,所以易发生静脉炎。
4.3 用具的选择: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应避免使用头皮钢针。据统计头皮针注射诺维本引发的静脉炎发生率55%,而使用静脉留置针,因其质地柔软,贴合血管壁,可避免患者活动时损伤血管[3]。
4.4 静脉给药预防:给予诺维本注射前先用生理盐水推注,确定在血管内方可推注[4]。有护士在旁情况下使用微量注射泵进行推注,有研究表明,在恒速恒压下推注法能降低静脉化疗对血管组织破坏,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5 局部冰敷:冰敷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敏感性降低,减轻疼痛和对细胞组织的损害。药物处理,透明质酸酶可降低皮下组织透明质酸,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
4.6 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外周静脉置管术:研究表明,picc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同时picc放置时间可长达6个月~1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总之,静脉炎是在乳腺癌化疗应用诺维本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关键在于早期的预防和治疗,在应用各种方法及药物时,应仔细观察、考虑个体差异,使药物对静脉的损伤降至最低,真正减轻患者身心两方面的痛苦。
[1] 郑明新,高储文.医院感染[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6-87.
[2] 屈凤莲,李峻岭,郝学志.去甲长春新碱加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J].中国肿瘤临床杂志,1999,26(10):765.
[3] 张玲莉.浅述肿瘤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1):92.
[4]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19-428.
[5] 刘艳华,辛萍,李芬.运用PDCA循环管理预防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J].现代护理,2002,8(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