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研究综述*
2014-04-01王玮
王 玮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当今世界,科技和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历史的责任。大学生的精神状态、思想政治素质的好坏,不仅仅关乎着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还关系着国家发展事业的兴衰成败。面对着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国内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败现象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这些负面效应使大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部分大学生动摇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影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培养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道德高尚,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的大学生。
一、研究现状
1.关于思想政治素质的含义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是根本、是重点、是基础,并对其他素质起主导作用。以篇名含“思想政治素质”的文章有1158篇,其中硕士论文24篇,其中15篇是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政治素质这个概念进行了阐述,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的总称。
第二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
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由人的认知因素、心理因素、品德因素等方面构成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素质从内涵上讲,思想政治素质侧重于人们的政治思想、观点,主要指一个人如何认识国家和社会的前途与命运,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观点、看法;作为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必需具备的内在基本条件和品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政治意识、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综合表现,它将在长期内影响一个人的政治活动与政治追求,与个人命运共始终。从外延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包括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私的集体主义观念。
以上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观点,各种不同观点都有合理之处,给人以启示,但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是看到了思想政治素质中所包含的政治素质,但是这一概括尚欠全面,因为思想政治素质除了政治素质还包含其他一些方面的素质。第二种观点相对概括的比较全面,但是还缺乏强有力的论证。第三种观点是从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方面谈其含义,我认为,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均衡发展的过程。第四种观点从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和外延概括思想政治素质,其实质仍然侧重于政治方面,内容欠缺。
综合以上各种观点,我认为:素质,从辞源意义上看,最早是分开使用的,“素”有“始、本”,“朴素、纯朴”,“诚心、真情”等意;“质”,有“本体”,“禀性”,“诚信、真实”等意。“质”在哲学意义上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二字合起来“素质”一词,“犹本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素质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质,就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它包括与生俱来的自然本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是最根本的。但在实际使用中,“人的素质”和“人的本质”是不同的。人的本质决定了人与动物相区别,而人的素质决定了人与人相区别。当然,二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质决定素质,素质体现本质。不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素质,而且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多方面的素质。因此,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以及行为习惯的综合品质。
2.关于思想政治素质的构成要素
所谓要素,是指构成有机系统的基本要件和因素。思想政治素质要素就是构成思想政治素质系统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因素、元素。从理论上厘清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素,对于探索和把握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规律,增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思想政治素质的构成要素,学术界主要是从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提出的三要素论、四要素和五要素理论, “三要素”构成论大部分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素质应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方面内容。如郝金英指出, “思想政治素质的构成要素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的素质,还应该包括“道德”的素质。” 四要素即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也有“五要素说”即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思想观念、理论素质和道德品质;但基本都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即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虽然提出了这些要素论,但是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强,相互关系不够明朗,多是附带于其他的研究中,无专门的论述,因此,这部分内容有待于加强研究。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认为,人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体现为多种形态。从内容上可以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等等。这些素质要素共同构成人的综合素质。其中,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基础,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是方向,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是保障。从形式上看或素质构成的层次上看,可以区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行为素质等。两种划分方法可以理解为纵横交错的关系,比如人的政治素质就是在一定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理论知识,以及参加政治活动的能力和实践的总和。因为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因此,要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理解人的素质,比如通常说的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质就是从这个角度而言的。思想政治素质应该包括:思想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政治素质,它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是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政治品质的综合表现。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思想素质是基础,政治素质是思想素质在政治方向上的具体表现,道德素质是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外化为道德行为中的具体表现。三者的层次是有低到高,逐渐递进的。
3.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因素
除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情况外,一些研究者研究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因素,主要结论有:
第一,大学生个体的身体、心理、生理特点和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宏观和微观环境因素;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因素;介体因素。 这种观点基本包含了影响思想政治素质的因素,但其中的内容有交叉和重复。
第二,陆中会从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对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
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由人的自身状态决定的,而有人则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由环境和教育所影响的,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我认为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内在因素讲,包括个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个人原有的道德境界、价值取向、政治观点等影响个人的接受程度,继而影响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从外在因素讲,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教育者本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一定影响;同时也包括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教育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的环境,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大众传播媒介。社会的经济制度从根本上对思想政治素质起着制约的作用,政治制度、政治观点以及文化因素对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大众媒介,如报纸、网络、杂志、书籍等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的直接性和迅速性是其他因素难以相比的。微观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同辈群体、社区环境等。个人的社会化离不开家庭,家庭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活动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有着一定的指导性。个体所在的社会组织及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全面性及不可控性,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人们生活在一个社区里,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影响是广泛和复杂的。
4.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途径和方法上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突出表现在:曾艳在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中,通过完善党建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通过社团等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建立良好的氛围。 李树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亟待提高中,指出通过提高高校“两课”的教学质量、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成立政治理论小组、进行社会实践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王东、王锦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考中提出,以正面教育为主,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加强基础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大力开展社会实戏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二、结语
已有的研究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实证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如何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如何进一步总结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实效性,学术界应该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在通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加强“两课”教学改革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进一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进行理论构建,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效性的建议,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郭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其拓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4):154~156.
[3]郭淑颖.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传承发展的特点与经验[J].思想教育研究,2013 ,(5):108~111.
[4]石龙虎,王必胜.弘扬主旋律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0):53~54.